APP下载

阅读小城镇乡土景观

2010-06-12葛之刚

山西建筑 2010年24期
关键词:小城镇乡土景观

葛之刚 邱 璞

1 阅读景观

什么是景观,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这美丽一词都难以说明。《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版)中这样阐述:1)风光景色。如:居屋周围景观甚佳;2)地理学名词。a.地理学的整体概念:兼容自然与人文景观。b.一般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c.特定区域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d.类型概念:景观学中主要指特定区域的概念。这种说法,只是工具书上对非专业人士提供的依据,以便于他们很好的理解。

同时,不同专业的人,由于价值体系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理解上也是千差万别。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年):景观是人向往的自然;人栖居地;人造的工艺品以及景观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是美。

2 阅读小城镇乡土景观

乡土景观,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出生地的景观,反映了当地人生活特点和习性,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晶,无设计师的。小城镇乡土景观局限于更小的范围,更加的具象,把其对象定向为小城镇,并不是大的城市。对于小城镇,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小城镇是由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组成,其结构上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基础,在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上与农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有所相异。

乡土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物质上的基本需求而被创立的。物质环境上的匮乏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乡土景观大部分位于远离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在条件差的情况下人们首先要满足“衣食住行”。阅读小城镇乡土景观,我们可以从一个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居民种类,生活习俗等多个细节着手;而学院式则要熟悉文人的生活背景,知识构成等。

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建筑师们为了在此领域上再做突破,西方学者开始把越来越多的目光锁定在乡土建筑上。其原因:1)表现在西方建筑教育体制和价值取向。西方从地理、历史上来讲,气候条件恶劣。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与上天争抢,致使人们崇尚力量,高大显赫的建筑形式无疑是人定胜天最好的外在表象;2)在现代生活中乡村在地域上占有巨大的比例优势,乡土景观、建筑中占多数;3)“人本主义”开始流行,对人性的关注越来越多。

以上这些成果,对后来的乡土建筑研究具有突出贡献和意义。然而,新事物产生必定会存在众多的误区,西方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在东方。西方实证科学观,常把东西分类,如景观、建筑分为“学院式”和“非学院式”。其实“学院式”和“非学院式”是一种辩证的范畴,在哲学上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大至皇家的宫殿,小至文人私家园林都是由“匠作监”或匠人来完成,这些“匠作监”与匠人多数来自民间,社会地位相对低下,不曾被社会和知识分子所接纳,所以说中国的建筑、园林都流淌的是“匠人的血”。比较起来,“文人园林”虽由“知识分子”创作理应属于“学院式”,但这些人深受传统教育和仕途坎坷,及儒道“出世入世”学说影响,也使他们融入乡土中,在园林中找回自己的失意。

基于以上之观点,中国的小城镇乡土景观的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中国的建筑、景观划分为“经典式”和“民间式”不如划分为“传统形式”和“现代形式”。2)事物总是相联系的,找出共有的东西。3)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阅读小城镇乡土景观要认清其结构纹理。此外,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构成以及所处时间段上的差异,类的划分是多样的,不只此种方法。我们也可以从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等多方向分析。

3 阅读小城镇景观的几大公理

公理1:文化。小城镇乡土景观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外在显示,内在的情趣、价值观、灵感甚至恐惧的外在的表象。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理解。对于我国的小城镇乡土景观来讲,历朝历代的变革无疑是乡土景观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每次朝代的更替都对上一个朝代文化制度进行否定。当然这种变化是微妙的,用肉眼觉察不到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民族信仰与景观的关系是紧密的。

公理2:历史、沿革、来历。历史提供理解景观的线索,历史记载和诠释了人的活动进程。理解一种景观历史知识无疑是重要的,文化的变革,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扩散是跨越状的,景观的变革虽之缓慢但无疑也逃脱不了历史、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转变。

公理3:常规法则,普通的、大众的景观更难阅读。随处可见的景观因为普通,更容易被人忽略和去驻足让人留恋。在学校中,我们对景观的认知与学习往往是那些设计师精心思考过的“经典”。但这些规则却不一定适用于平民化、大众化的乡土景观。小城镇乡土景观是大众化的。普通的景观元素,并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中,因为被忽略真正面对时而不知所措。

公理4:地理、生态和环境。我国自古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虽然大环境下控制中国小城镇的乡土景观多受儒道文化的影响,向往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使人和自然相互和谐统一,但是每个民族又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和文化。抛弃地理、生态和环境要素,无从谈起中国的小城镇乡土景观文化的意义。

公理5:小城镇乡土景观的模糊性。小城镇的每一个元素传递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小城镇乡土景观,可以像书本一样被翻阅,但是并不能像商品的说明书一样完全是为了说明而写,客观的单方面的传递清楚的信息。

4 小城镇乡土景观映射的实例

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有近千年,历史上为“汪”姓家族避难集聚;于此也为徽商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徽商又被称为“儒”商,他们特别注重商人文化素质的培养。在村落的选址上地处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11 km,是古黟桃花源里一个奇特的“牛”形村落。整个村落约为30 hm2,枕雷岗山,面南湖,山青水秀。在村落的整体设计上,宏村人十分注重“风水”,宏村地理风水形式为一卧牛,必须按照“牛”形村落进行规划和开发,利用村中天然泉水,开塘掘渠,由西绕南向东流经整个村落,使得形成“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见图1。

在建筑上,隶属于徽派,“粉墙黛瓦”、高大的马头墙,建筑细部注重雕饰,住宅布局上多为二进院落,有天井(见图 2),取“四水归明堂”之意。

5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乡土景观,介绍乡土景观的理解方法。了解了乡土景观是大众的、普通的,是广大人民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试探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血液的精华。在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的继承、保护、发扬和创新它是十分重要的,也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深层次上思考、借鉴传统的小城镇建设是怎么样,利用人的“生存观”“宇宙观”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使之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内涵丰富的小城镇。

[1] 何晓昕.景观的阅读与理解[J].建筑师,2003(2):90-92.

[2] 俞孔坚.论景观[J].景观,2004(20):12-15.

[3] 俞孔坚,李 伟.以新文化运动的名义:呼唤白话的景观与白话的城市[A].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C].2004.

[4]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 张世政,张德操,周 敏.小城镇发展中的自然生态景观规划[J].山西建筑,2009,35(24):37-38.

猜你喜欢

小城镇乡土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乡土中国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芬芳乡土行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