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和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2010-06-1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李颖新

中国设备工程 2010年12期
关键词:两化融合信息化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 李颖新

编者按:2010年10月21日至23日,由我社主办、德国SAP中国研究院和瑞士SKF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论坛暨首届SAP杯设备管理信息化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在此会议上,来自国家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的13位代表和专家做了精彩发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李颖新到会做了指导,并介绍了国家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的思路和目前的工作举措;中国石油陈轩参会阐述了ERP主导的信息化环境和对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本栏目将他们的讲话选登出来,供读者参考。

首先,我受我司领导的委托,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推动“两化”融合的有关工作,供大家参考。

一、介绍一下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一些思路以及现在的一些工作举措

大家知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刚刚闭幕的五中全会也对“两化”融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信部把“两化”融合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以及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推动“两化”融合从广义上来讲,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大社会历史进程的交织融合,覆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狭义的“两化”融合主要是指推进信息化与产业体系或工业体系的融合,具体讲是推进信息化的要素涵括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化标准与整个工业体系,包括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工业市场环境、工业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和渗透,推进形成新型工业体系、产业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和调整。

推进“两化”融合的工作经过了两年的探索,现在是按照“点、线、面、体”的思路来展开。

“点”就是在企业层面,通过抓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抓信息化的综合集成,抓信息化创新性的应用,通过推进试点示范工程和典型经验的推广,来有效推动“两化”融合的进程。

在“线”这个层面,即在行业层面,主要是抓行业性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按照细分行业来推进。去年我们委托七个行业协会开展了行业性的评估工作,今年的工作已经启动并部署,涉及11个行业,目的就是树立标杆性的企业,明确“两化”融合推进的路径,带动整个行业的“两化”融合的发展。

在“面”这个层面,即在区域层面,主要思路是通过抓国家级“两化”融合的试验区,以区域性的试点来带动整个国家“两化”融合的发展。全国共有八个国家级的“两化”融合试验区,这些试验区都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套路,采取了一些有力的举措,在探索“两化”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

在“体”这个层面,即在政策层面,我们正在制定推进“两化”融合的若干意见,制定信息化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电子商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目的是营造一个更好地适合“两化”融合发展的环境。总体来讲,通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大家对于“两化”融合的认识进一步得到了深化,同时大家都把“两化”融合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来做,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当前“两化”融合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压力比较明显,同时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也将长期存在,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那么,推进“两化”融合应该根据当前新的发展环境,抓住信息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趋势,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希望大家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进一步给予关注。

第一,更加关注信息化的综合集成。我国工业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项应用阶段逐步向局部性的集成,乃至向综合性的集成方向发展。在集成的基础上也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深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推动了向科学决策、商务智能等高端应用的发展。

第二,更加关注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结合后所形成的技术创新,必将推动企业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同时在新型信息技术研发环节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研发设计体系,从而使“两化”融合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的新的动力源泉。在传统条件之下很难形成的个性化、大批量的定制、模块化的生产等新型的企业运作模式,在“两化”融合的条件下就能够应运而生,并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三,更加关注向绿色化发展的趋势。“两化”融合是促进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举措和途径。推进节能减排不仅需要工业技术的进步,还需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需要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和交织形成新型的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带来更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两化”融合推进节能减排是我们当前推进“两化”融合的一个重点领域,前期我司在有关协会和地方推荐的基础之上,依据有关的评审办法和评价标准,评选出了第一批60家“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试点示范企业。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两化”融合推进节能减排的试点示范工作,充分发挥“两化”融合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

第四,更加关注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关键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各地方、各行业、各企业在积极探索包括物联网应用等新的应用领域。下一步工作希望能进一步的突出需求导向,突出应用的驱动,结合以往工作的基础,如自动化、传感网等应用技术,进行统筹考虑,来推动物联网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应用试点。

第五,更加关注向服务化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制造业格局发展的一个变化。大型集团型企业都把一些非增值性的业务实行外部化,更加强化和聚焦基于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的产品生产,延伸基于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价值链,深挖服务领域里的价值。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转型,这也是“两化”融合工作的一个重点。

第六,更加关注向集群化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细化,某一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或某一环节逐步分化形成由某一专业化公司进行运营,从而演变成由中小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区域性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推向面向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应用,也是“两化”融合推进的一个重点领域。同时现在各行各业也都出现了面向行业性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型和运营型企业,他们面向行业提供诸如信息服务、交易服务以及其他功能性服务,提升了整个行业“两化”融合的水平。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非常重要领域,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率,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这方面的工作。本次会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大家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将一些好的经验不断地推广,从而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两化融合信息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月“睹”教育信息化
融合菜
月“睹”教育信息化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融合》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评价的“两化”“两性”
“两化”融合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东营市“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