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小刚,你不是一个俗人

2010-06-03燕达

电影 2010年7期
关键词:唐山大俗人刘震云

文/燕达

冯小刚是以一个非凡的导演著称于世的,这是他和孔子和鲁迅的区别。

——刘震云

对2010年的中国电影来说,有些影片是我们杂志关注的,比如《唐山大地震》。但从今年第3期《杜拉拉升职记》专题之后,对于如何能把一部国产的新片做透,做出人物厚度和话题的深度,也是本刊的编辑们日思夜想的大事情。对于这样一部电影,类型化探索会因为灾难而沉重,全景式介绍,会流于表面,雷同目前的网络报道。群策群力最后的结果是用与这部电影相关的人物,以及他们在这部影片中承担的不同特殊的功能来搭建一个关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专题架构,然后将相关的话题归类,各有侧重。

电影本身是需要群体才能完成的艺术创作,我们通过对这个群体核心的解读,还原电影本身的同时,也将电影幕后的故事,与电影相关的话题一并打捞。

遵从本刊社长傅红星先生“一刊,至少一电影,一人物,一话题事件”的办刊思路,“档案性收藏价值、故事性和时尚性”并举的办刊要求,本专题中,冯小刚成为了一个特例——在负担出场人物,关联电影之外,成为票房话题和重点推介的灵魂人物。

中国电影贺岁十年之际,我们做了一期相关专题,在那里,我们做过冯小刚贺岁十年的回顾,将中国第一票房导演的传奇人生和流传的佳作做了多侧面的分析。那时候,我们祭出的是传奇这一概念。冯小刚从一个美工自学成才,以编剧起家,最后因为导演辉煌,票房独大,的确是一个传奇。在传奇背后,有若干个影响并支持他的人,比如王朔,比如刘震云,从人生的履历来看,没有王朔和刘震云们,也没有今天的冯小刚,因此,我们借用了多年前王朔的一部小说的名字,“你不是一个俗人”,虽然久远,但反观着历史,也真实体现了现在冯小刚的追求。

我们说冯小刚不是一个俗人,不仅仅是他目前能不断创造票房佳绩,更不是他现在喊出的国产电影第一高的5亿票房。他的不俗在于为一个地方拍摄一部影片,却没有伤害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对中国电影来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创作者能基本按照自己的用心去拍出符合艺术规律的电影,这一回,讲述心灵史诗的冯小刚做到了,虽然“大地震”的前面加上了唐山两个字,并且唐山当地政府也为此投入了几乎全部的拍摄资金,但冯小刚成功地说服了当地政府,一切都是以剧情为主,拒绝表现当代唐山的市政功绩。这一点难能可贵!因为票房超强的冯小刚在《非诚勿扰》中曾无法拒绝过植入式广告!

虽然,生活中的冯小刚在很多人看来很狂妄,说话一向很大气,但他也绝对真诚,绝对可爱。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两极化性格的超级融合。现在很多人都在对《唐山大地震》抱着期待的态度,支持者期待他能给大家以惊喜,质疑者期待他的神话是否会继续流传。但无论是支持者或者是质疑者都承认冯小刚是在用心灵去讲故事,这一回,他很实在,没有用太多投机取巧的方法来为这部电影的票房步步为营,精心算计,因此,如果他的票房真的能够成功,绝对是自己多年以来对电影执着的梦想和用心灵和观众交流的成功。从这一点来说,作为导演的他绝对不俗!

冯小刚的性格是多侧面的,迈过知天命的门槛,现在的他很柔和,甚至有点疲惫,也许是为电影操心太多无暇顾及生活,就连他的白癜风都会疯狂地侵蚀他健康的皮肤。在关于冯小刚的内容里,我们用他的电影心灵史来映射他心情的变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在电影方面的坚持和尝试足矣让人震撼,让人由衷感叹:冯小刚,你不是一个俗人!

猜你喜欢

唐山大俗人刘震云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做一个俗人
做一个俗人
刘震云买西红柿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续上百年
拜佛
刘震云:首次和女儿合作很满意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唐山不能忘
莫以阴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