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与防治指标的探讨

2010-05-30汪恩国刘伟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虫量斜纹花球

汪恩国,刘伟明

(1.浙江省临海市植物保护站,浙江 临海 317000;2.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黄岩 318020)

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ra Fabricius)是一种暴发性、突发性、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99科290多种[1]。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多样化、种植结构多元化和冬春气温趋暖,斜纹夜蛾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成为西兰花苗期和莲座期的重要害虫。但斜纹夜蛾影响发生因子复杂,田间试验不易控制,调查量大,研究周期长[2],笔者采取去繁从简办法,从斜纹夜蛾对西兰花苗期发生危害的实际出发,于2006-2008年开展了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西兰花品种为优秀,于8月25日播种,苗地播种量为75粒·m-2;于9月25日移栽,移植密度为3.3万株·hm-2;于12月下旬采收花球。

1.2 斜纹夜蛾发生调查

试验设9个处理,每处理为1块菜地,其中8块菜地每块面积1 000 m2左右,采取斜纹夜蛾自然着卵及其孵化扩散,即移植大田后坚持不用药防治,使之虫口处自然状态;另1块菜地面积为100 m2作为无虫处理 (CK),采取人工灭杀方法与喷洒药剂相结合进行控制,使西兰花全季处于无虫害状态。在秧苗移植后15 d,即西兰花生长叶龄为9叶期,采取双行直线取样,每处理每块菜地查228~282株,调查虫量、虫龄、危害株数和株为害率,于12月10日再次调查定其花球危害致损球数和损失率 (西兰花以花球单球为价收购销售,故产量损失率以近似花球损失率计算)。

1.3 斜纹夜蛾发生动态监测

在西兰花试验地,建立斜纹夜蛾监测点,全年采用性诱剂诱集斜纹夜蛾,逐日记载诱蛾量,分析种群数量消长规律。

1.4 虫量与危害损失关系模型建立

根据苗期斜纹夜蛾虫量与花球危害损失率关系,运用计算机建立相关回归模型[2-3]。

2 结果与分析

2.1 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

图1可见,全年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变化,呈M型曲线消长,年度之间相对较为稳定。从夏秋播西兰花生长季节来看,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消长与西兰花生育期较相吻合,其主害期主要出现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正值西兰花苗期和莲座期生长阶段,自播种育苗期 (7-8月)产生危害,一直持续到定植后的莲座期 (10月),常常盛蛾时间较长,产卵量大,聚集危害较重,高发年份主害期平均株虫量可达10多头,常常对西兰花苗期和莲座期生长造成较大威胁。

图1 临海市2006-2008年性诱斜纹夜蛾种群消长动态

2.2 苗期虫量与花球危害损失率关系模型

以斜纹夜蛾幼虫“株虫量”为X,花球危害损失率为Y,经计算机统计分析,两者关系呈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回归模型为:Y=5.193 4X-1.063 8(n=9,r=0.912 0**),表明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模型描述的关系存在,可信度良好 (表 1)。

2.3 防治指标的确定

表1 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虫量与花球危害损失率的关系

经济允许损失水平 (EIL)就是允许相当于防治费用的经济损失。即:EIL=C/(Y·P·E) ×100,式中C为防治成本 (由农药费用IC、人工费用HC、药械折旧费MC等构成),Y为西兰花产量(即实收花球数),P为花球单个价格,E为防治效果。

在生产实际中,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态因素,防治费用相当于经济损失时,即可进行防治。为使利大于弊,可设效益系数F,即防治收益应大于防治费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可由下式来确定:

EIL=(C·F)/(P·E·Y)×100=(IC+HC+MC)×F/(P·E·Y)×100 (1)。

防治指标模型的建立。根据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危害损失模型和经济允许损失水平,在EIL条件下的虫口密度指标XT为斜纹夜蛾的防治指标[5-6]。XT必须满足:

5.193 4X-1.063 8=(C·F)/(P·E·Y)×100。

经方程变换,得出西兰花苗期防治指标模型为:

5.193 4X=(C·F)/(P·E·Y)×100+1.063 8;

XT=[(C·F)/(Y·P·E)×100+1.063 8]/5.193 4 (2)。

防治指标的拟订。根据当前西兰花生产水平、市场价格和防治成本,以及西兰花出口生产基地农药使用指南,西兰花苗期防治斜纹夜蛾推荐药剂为24%虱螨脲1 000倍或15%茚虫威3 500倍,应用东方红18型喷雾机防治效果可达90%,折IC为52.50元·hm-2,HC为 150元·hm-2,MC为22.5元·hm-2,计防治成本为225元·hm-2,产量为3 3 000个花球 (Y),每球 1.175元 (P),取F=2,代入公式 (1),则 L=1.29%≈1.3%,即西兰花苗期防治斜纹夜蛾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1.3%;代入模型 (2),得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的防治指标为:

XT=[(225×2)/(33 000×1.175×0.90)×100+1.068 3]/5.193 4=0.454 0≈0.5(头·株-1)。即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的防治指标为株虫量0.5头。

3 小结与讨论

斜纹夜蛾种群数量高峰主要出现7月上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正值西兰花苗期和莲座期生长阶段,与田间西兰花生育期较相一致,尤其8-11月峰期为西兰花播种至莲座生长期,常常盛蛾时间长,产卵量大,聚集危害严重,对西兰花苗期基础生长潜存较大威胁。

根据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株虫量与株害损失率关系测定,两者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回归式 为:Y =5.193 4 X -1.063 8(n =9,r=0.912 0**)。

根据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危害特点和花球危害损失关系,应用防治得大于失原理和绿色防治要求,测定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株害率1.3%,通过株虫量与危害损失率关系模型确定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的防治指标为株虫量0.5头。上述指标的执行应用,对有效地控制斜纹夜蛾灾发危害,提高西兰花苗期绿色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陈文辉,林抗美,刘波.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J].中国蔬菜,2001(1):17-18.

[2] 张左生.粮油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290-292.

[3] 汪恩国,王华弟,关梅萍,等.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初报 [J].中国农学通报,2005(1):23-24.

[4] 王华弟,陈剑平,祝增荣,等.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 [J].中国水稻科学,2008(2):203-207.

猜你喜欢

虫量斜纹花球
新衣软又暖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清新格纹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七彩花球
采用花球提高乒乓球搓球技术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