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效果探讨

2010-05-29张丽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乳腺癌杂志心理

张丽华

(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江都,225200)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3]。乳腺癌患者缺乏相关手术治疗知识,心理承受力差,耐受力下降,常伴发焦虑和抑郁等情感障碍,这些负性情感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导致并发症增加,影响预后及康复[4-6]。护理干预是指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护理支持和深入研究与技术的发展发现,对乳腺癌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作者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护理学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对5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22~53岁,平均(36.51±6.82)岁。乳腺癌按TMN国际分型:Ⅰ期19例,Ⅱ期24例,Ⅲ期7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术中采用硬膜补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后镇痛。随机将5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 25例。2组患者年龄、学历、职业、手术方式、TMN分型及干预前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收集资料:患者进入术前等待室即由等待室护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支持疗法:2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在通过与患者接触和交谈中,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及预后,告知其如何配合治疗,讲解疾病康复的有关知识,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情绪应激,让患者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并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利用图片、录像、小册子、讲课等方式进行手术方法、恢复进度等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看到希望,减少悲观的心理,增加其信心。

放松疗法:放松训练的核心是“静”“松”二字,“静”指环境安静,心境要平静,“松”是指在意念的支配下使情绪轻松、肌肉放松。指导患者学习深呼吸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的技巧,使患者达到情绪稳定,提高治疗信心[8]。深呼吸放松法就是指导患者排除杂念,双目微闭,慢慢的吸足气(腹部鼓起来)稍微闭一下,用口鼻同时将气从腹部慢慢地自然地吐出来(腹部瘪下去),睁眼恢复原状。紧张时进行呼吸2~3次,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在渐进性放松的基础上进行意象性的想象,如想象愉快的情绪、美丽的自然环境,引导患者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事、自己体内的免疫细胞正在摧毁癌细胞等,使患者情绪稳定,增强治疗效果。

对家属心理辅导:主要采用支持疗法和认识方法,让家属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及有关情感支持来关心安慰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2组的焦虑抑郁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得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手术室的工作内容从单纯的疾病手术配合转移到以患者为中心的给予患者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护理援助[9-10]。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焦虑、恐惧、抑郁是患者普遍的心理状态,不良的情绪不仅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循环学系统造成干扰,而且影响手术、麻醉和治疗效果[11-13]。

表1 干预前后2组焦虑抑郁得分比较( ±s)

表1 干预前后2组焦虑抑郁得分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干预前 干预后组别 例数焦虑 抑郁 焦虑 抑郁干预组 25 45.67±3.21* 45.68±3.27* 43.68±3.16** 42.78±2.56**对照组 25 44.88±2.34 44.74±2.81 45.45±2.77 44.30±2.48

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焦虑、抑郁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情绪反应[14-16]。乳腺癌患者思想负担重,情绪消沉,担心手术导致患者的形体严重毁损,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手术效果、预后情况、术后注意点在护理干预过程中都有针对性的涉及。所以治疗不仅局限于生理方面,而应对其心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有些患者入手术室由于过分紧张而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且难以控制,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为使护理干预达到效果,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充实自己,主动去解析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将医学、心理学及社会知识综合运用到护理实践中,满足患者需求,减少并发症[17-19]。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在整体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成分,以心理支持为基础,将应激处理、健康教育与应对技巧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方法。针对每例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详细的与健康教育有关的信息,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不正确的观点,教会患者正确的应对方式、应对技巧,充分调动患者的支持资源,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应激能力和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本院自施行护理干预以来,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及信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取得患者配合,使患者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减少了并发症和病死率。

[1]欧阳晶.乳腺癌患者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12):32.

[2]陈国平,夏立平,翁 阳.乳腺癌9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2):151.

[3]蒋 午.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26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661.

[4]王振英,郭 梅,李淑瑛.择期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4,19(8):9.

[5]潘 霞,方建武.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8):13.

[6]郭兰青.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6):637.

[7]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24.

[8]邢乃玲.心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患者因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5):435.

[9]杨黎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4.

[10]勇琴歌,陈 佳.护理干预降低电子肠镜电灼术患者焦虑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6):617.

[11]王方群.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7):45.

[12]蒋凤梅.舌癌切除术前综合性干预对术后舒适度和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323.

[13]黄盈碧,徐 洁.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6):653.

[14]Fobair P,Koopman C,Dimiceli S,et al.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Lesbians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J].Psycho-oncology,2002,11(5):427.

[15]陈永侠,刘桂花,白 茹.乳腺癌根治术后自我形象紊乱的调查及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3):360.

[16]Neises M,Ditz S,Scheck T,et al.Consenting and declining patients for an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differ in term of quality of life,coping and immunological functional assays[J].Zentralbl Gynakol,2001,123(1):27.

[17]陈永侠,杨秀木,况静英,等.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9):840.

[18]梁艳娇.功能康复及心理干预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3):58.

[19]卜 玲.术前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手术患者术中多参数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5):92.

猜你喜欢

乳腺癌杂志心理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心理感受
杂志介绍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