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控技术研究初报

2010-05-29魏振铎王红敏

河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蚕蛾卵块结茧

魏振铎,王红敏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控技术研究初报

魏振铎,王红敏

(栾川县林业局,河南 471500)

银杏大蚕蛾在河南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上越冬,幼虫4月下旬开始活动, 7月份开始结茧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在栾川县主要危害核桃,严重时可将林木叶子吃光。栾川县主要采取收购虫蛹集中销毁和采用25 %灭幼脲3号1 500倍液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达90 %以上。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防控技术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又名白果蚕,俗称白毛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幼虫杂食性,取食核桃、银杏、柳、樟、枫杨、盐肤木、樱花、朴、紫薇、栗、柿、梅、李、梨、苹果等的叶片。发生严重时,能把整株叶子吃光,造成树冠光秃,种子减产,并影响次年的开花结实。在栾川县主要危害核桃,1998年~2001年曾造成栾川县叫河乡梨树沟村全部核桃绝收,是栾川县核桃主要害虫之一。2004年~2007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银杏大蚕蛾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 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地点

野外观察设在叫河乡梨树沟村晚阳沟,海拔1 200 m,选择5株树冠较小核桃树进行观察,室内饲养点同样设在晚阳沟,防治实验点梨树沟村炉子。

2 研究观察方法

2.1 野外观察

选择5株树冠较小核桃树观察银杏大蚕蛾初始危害、化蛹、羽化、产卵情况,并和室内饲养情况相对照。

2.2 室内饲养

7月份银杏大蚕蛾化蛹后采集30只蛹放入养虫笼中进行室内饲养,观察其羽化、产卵情况,并和野外观察情况相对照。

2.3 防治实验

选择人工防治和仿生制剂进行防治实验,探索最佳防治办法。

3 结果分析

3.1 形态特征

成虫 属大型蛾类,翅展90~150 mm,体长25~60mm。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栉齿状。体灰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近前缘处有一黑斑,中室端部有月牙形透明斑,翅反面呈眼珠形,周围有白色至暗褐斑纹;后翅中室端部有一大圆形眼斑,中间黑色,外围有一灰色橙色圆圈及银白色的线两条,翅反面无眼形。

卵 短圆柱形,长径为2~2.5 mm,短径为1.2~1.5 mm,初产卵为灰褐色,孵化时转为黑色,有灰白色花纹,一端有圆形黑斑。

幼虫 初孵时黑色,体长5~8 mm,体被稀疏白色绒毛,后逐渐变密。3龄后体形明显增大,颜色渐变。4、5龄后,幼虫分有绿和黑两种色型。绿色型气门上至腹中线两侧为淡绿色,毛瘤有1~2根黑色长刺毛,其余为白色刺毛。黑色型气门上线至腹部门中绒两侧为黑色,气门蓝色,体长密生白色长毛,毛瘤上有3~5根黑色长刺毛,其余为黑色短刺。虫体有毛束2对,由黄绿变为白色,着生于4个瘤上。除尾节外,各节两侧下主竖生一个蓝色椭圆形斑。

蛹 蛹为被蛹,外包被黄褐色坚硬的网状茧。初化蛹时为黄褐色,接近羽化时,由黄褐色变为黑褐色。雌蛹较大,长50 mm左右,单雌蛹平均重6 g左右,雄蛹较小,长35 mm左右,单雄蛹平均重3.5 g左右,复眼呈棕色而凹陷,腹部第5、6、7三个节间由3条棕色带组成,茧常附着寄主枝叶上。

3.2 生活史

银杏大蚕蛾在栾川县一年发生1代。卵期由前一年8月中旬~9月中旬开始,到次年4~5月。4月底至5月初幼虫开始孵化活动;幼虫期约60 d,7月下旬开始结茧,经一周左右化蛹,蛹期约40 d,8月中旬~9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羽化期约10~25 d,大多于傍晚羽化,刚羽化时,蛾体周身潮湿,翅紧贴体壁,1~2 h后即能飞翔。羽化后即交尾产卵,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上旬产卵完成。一头雌蛾可产卵250~350余粒,据观察成虫羽化率为80 %~90 %左右(详见羽化情况表)。 卵集中成堆或单层排列,多产于老龄树干表皮裂缝或凹陷地方,位置在树干3 m以下1 m以上。幼虫孵化不整齐,一般阳坡早于阴坡,前后可以相差半个月之多。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处,1小时后开始上树取食,幼虫3龄前喜群集,4~5龄时开始逐渐分散 ,5~7龄时单独活动,一般都在白天取食。

表1 银杏大蚕蛾羽化情况观察

3.3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在卵期,根据其产卵地点选择性强、卵期长、卵块集中并易于清除的特点,在银杏大蚕蛾大发生时,组织人力清除卵块,如:冬季结合树木修剪刮树皮,铲除附在上面的卵块,可减少越冬虫卵;在蛹期,利用银杏大蚕蛾幼虫缀叶结茧化蛹的特性,可在核桃树下周围的灌木杂草上拾摘银杏大蚕蛾缀叶茧蛹,然后集中销毁。 8~9月份雌蛾产卵前,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良好。其中蛹期收购虫茧集中销毁,最为易行且效果较好。

仿生制剂防治 银杏大蚕蛾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特点,在5月上旬喷25 %灭幼脲3号1 500倍液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为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也可轮换使用3 %高渗苯氧威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植物杀虫剂释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1]蔡邦华.《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2010-03-11

S664.3

B

1003-2630(2010)01-0034-02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蚕蛾卵块结茧
夜晚的“舞者”
——大蚕蛾
蚕宝宝的魔法
探究绿尾大蚕蛾与宁波尾大蚕蛾的分类
一种估算草地贪夜蛾卵块中卵粒数量的简易方法
趣味问答
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与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两个名字
日记一则
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的根结大小与线虫各虫态数量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