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治疗94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2010-05-29林焕雄谢昭雄孙卫江黄振添叶绍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9期
关键词:胰酶乌司生长抑素

林焕雄 谢昭雄 孙卫江 黄振添 叶绍光

乌司他丁是从男性尿中分离纯化的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最早应用于临床是在急性胰腺炎,该药治疗胰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在用药剂量及用药途径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目前仍存在广泛争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94例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6例男28例,女18例,27~69岁,平均(48.8±1.2)岁,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26~72岁,平均(49.6±1.4)岁。入选条件:无严重基础合并症,重症胰腺炎诊断参照文献[1]标准综合判断。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禁食、胃肠减压、消炎、制酸、舒微、补胶体、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基础上,24 h微泵静脉持续输注乌司他丁(20~40万单位+生理盐水48 ml,每小时2 ml)。实验组在以上保守治疗基础上单纯静脉持续输注乌司他丁(10~20万单位+糖盐水250 ml,每天bid)。均连续一周。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腹痛、腹胀)及体征(压痛)自入院至消失的时间;②实验室数据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白细胞变化;③并发症假性胰腺囊肿发生情况。

1.4 资料分析 两组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pss13.0软件)

2 结果

表1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1周内需急诊手术例数

表2 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数据差异

3 讨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机制中,除因胰酶的激活和释放而致胰腺细胞自身溶解和破坏外,还与激活体内各种炎性细胞使之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进而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有关。乌司他丁除对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脂肪酶有抑制作用外,还能稳定溶酶体膜、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递质的释放,并有效防治由此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2]。

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制品,临床主要通过静脉方式给药,其生物利用度为100%,半衰期短为40 min,给药后在肾与肝迅速积累,5 min达到峰值[2]。实验组腹痛、腹胀、压痛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急诊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第3天、第7天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白细胞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微泵使用乌司他丁效果好可能原因乌司他丁半衰期短,微泵使用更能维持一定药物血药浓度有关。全身静脉分次用药,药物大多经过肝脏而蓄积于肾脏,到达胰腺组织的浓度较低且不易通过血-胰屏障,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药效。实验组不同剂量乌司他丁腹痛、腹胀、压痛消失的时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微泵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可能的最佳剂量偏低,无需浪费大剂量。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表4 试验组不同剂量乌司他丁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天数(n=23)

而并发症假性胰腺囊肿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是否合用生长抑素密切相关(P<0.05)。乌司他丁主要作用机理是抑酶活性和抗炎反应为主,而生长抑素是一种胰液及胰酶分泌抑制剂,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胰腺多肽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胰酶对胆囊收缩素及促胰液素的反应。胰液及胰酶分泌量减少可能与并发症假性胰腺囊肿的形成息息相关。故我们认为:重症胰腺炎动态CT复查一但发现胰周积液应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且禁食、延长生长抑素用药时间1~2周。

[1]上海乌司他丁临床试验协作组.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1,5:294.

[2]曾文红,白国强.乌司他丁研究进展.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1:52.

猜你喜欢

胰酶乌司生长抑素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不同溶液对口服药与肠内营养乳剂固态标本的溶解效果分析
浅谈高活性低损失胰酶的生产技术
乌司他丁治疗免疫功能降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疗效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