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沂河蓝藻水华发生、预警和治理

2010-05-29孙英伟郭庆良韩文庆

治淮 2010年6期
关键词:沂河水华蓝藻

孙英伟 郭庆良 韩文庆

沂河全长574km,流域面积17325km2,主要支流有汶河、蒙河、柳青河、 河、涑河等。年径流量为35.1亿m3,河床最宽处1540m。

近年来,随着各项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推行,沂河水质大幅提高。但是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短时间难以消除,2002年以来屡发蓝藻水华。现就2006年以来发生水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沂河水华特点、预警指标及适用防治措施。

一、沂河蓝藻水华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种群

形成沂河蓝藻水华的主体为微囊藻,其次为鱼腥藻。

(二)发生时间

2006年、2007年、2009年沂河暴发的3次蓝藻水华时间均为6月,2008年未有较大强度暴发。

(三)发生水域

均发生在沂河小埠东拦河坝上游水体。

(四)发生的气象条件

蓝藻的生长与水华的形成可以分为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上浮和积聚形成水华等4个主要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量增加、上浮和积聚形成水华两个阶段。沂河主要在6月暴发水华(上浮和积聚),可以推测5月为生物量增加阶段,所以着重分析5月、6月的气象条件。

通过对4年来5月、6月的日光照时间、日平均最高气温、日降雨量分布进行对比(详见图 1、图 2、图 3),可知2008年日均光照时间、日平均最高气温均低于其他3年,日降雨量分布较均匀。

二、沂河蓝藻水华的主要影响因

子分析

当前研究普遍认为,促进水华发生的因子主要有充足的营养盐、缓慢的水流流态和适宜的气象条件。三方面条件具备时,将出现某种优势藻类疯长的水华现象。

(一)营养盐因子

一般认为水体中N类的浓度达到0.2mg/L时,藻类就会大量滋生。根据监测,该段水体总氮浓度为0.5~1.0mg/L,总磷浓度为0.1~0.2mg/L。在5月水浅、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会促进底泥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向水体中释放,造成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浓度远大于藻类大量滋生所需要的浓度。

(二)水流状态

由于5月、6月正是临沂枯水期、丰水期交替的时间。四个月的枯水期及农业用水造成河流水量缺乏,下游小埠东拦河坝截流蓄水,水流缓慢甚至不流动,适合藻类数量上的积累,容易促使水华发生。

(三)气象条件

1.气温

水库中的围隔实验证实当水温为26℃时,最适宜于微囊藻的聚集、上浮而形成水华。5月、6月沂河水温一般低于最高气温3℃~10℃,2008年平均最高气温低于27℃,水温低于24℃,未暴发水华,所以水温、气温可以成为限制水华发生的因子。

2.光照

光照强度可以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并影响水温,对水华有直接、间接地影响。由前文可知,2008年平均日光照时长略低于其他年度,所以光照可以成为水华的限制因子。

3.降水

降水对沂河水华的影响比较明显,降水过程可以减少光照,降低气温、水温,冲稀河水,促使河水流动。2006年水华缓解于6月29日56mm的降水,2007年水华缓解于6月20日119mm的降水。2008年5月4日、5月17日、5月18日,6月4日、6月16日、6月20日降水48mm、22mm、17mm、58mm、21mm、58mm(仅统计15mm以上降水)。由此判断,出现水华前20mm以上降水可延缓水华的形成,水华出现后50mm以上降水可缓解水华现象。现阶段,降水为水华的主要限制因子。

三、沂河水华的预警

与一般通过监测水中总氮、总磷浓度来进行水华预警的做法不同,通过前文分析,在现阶段水体富营养化未明显改善情况下,总氮、总磷浓度不能作为沂河水华预警的指标。

而降水作为沂河水华的主要限制因子,可作为沂河水华的预警指标。每年的5月、6月为沂河水华的高发危险期,由2006~2009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在此期间,连续10天无雨或连续16天无15mm以上降水,且预报无雨情况下,为沂河发生水华可能性前兆。今后如再发生水华现象,可通过积累更多的气象数据,继续细化分析,更精确的确定沂河水华预警现象。

四、沂河水华适用治理措施

虽然降水作为现阶段沂河水华的主要限制因子,可以作为沂河水华的预警指标,但是降水难以人为影响和控制,明显不能作为沂河水华的控制手段和治理措施。由于近年来治理水华的技术措施研究比较多,现就水华发生的不同阶段综合使用不同方法加以讨论。

(一)水华的预警阶段

前文讨论,可以通过降水分布情况确定预警阶段。此时蓝藻生物量较少,也未上浮聚集遮蔽其他水生生物。可采用加大河道换水调控流量等措施延缓或打断水华形成。

(二)水华的暴发阶段

水化阶段再用调水措施作用不太明显。用化学法虽见效快,但是不能根本减少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量,所以容易出现反弹,且所用化学药品本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议采取打捞措施。蓝藻善于富集氮磷和其他植物营养元素,在这个阶段,蓝藻成为氮磷的载体,打捞蓝藻可以达到有效减少水体中营养物质总量,缓减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可以说是把蓝藻暴发变害为利,变为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有利时机。打捞蓝藻虽有效,但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建议研究改革打捞技术、更新打捞设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外需建立蓝藻处理设施,把蓝藻处理成有机肥等利用起来。

(三)以年为周期的生物防治

国内外专家研究认为,生物防治蓝藻水华无污染、费用低、效果明显。缺点是生物增殖周期较水华暴发时间长,需要根据不同生物以年为周期作出防治规划,在无水华情况提前培养对蓝藻水华有防控作用的生物。

1.食藻生物

(1)鱼类

食藻鱼类如鲢鳙等鱼类。但是鱼类不但吃蓝藻,而且还吃其他与蓝藻有竞争关系的水生藻类,所以容易加剧水体中藻类种群的不平衡。且沂河为开放河流,用食藻鱼类清理蓝藻,需年年投放,且投放量大,成本高,难以实施。

(2)大型软体动物

利用大型软体动物的滤食作用能够控制藻类和其他悬浮物。螺、蚌、贝类能起到很好的生物净化作用,且螺、蚌等的活动范围较小,适合沂河实施。需要人工干预的是提供适合螺、蚌生长繁殖的浅滩。

2.水生植物

(1)漂浮水生植物

漂浮水生植物(浮萍等)对藻类生长的克制作用在于争夺营养物质、阳光、食物链地位等3个方面,间接克制蓝藻生长。但是浮萍会随水飘走,且盛发期晚于蓝藻,如用浮萍控制水华,需预先培植大量浮萍,在水华初发时投入沂河上游。

(2)高级水生植物

芦苇、荷花、菖蒲等维管束植物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类(氮、磷等),可以通过打捞收获果实、根、茎、叶等产品使水体中营养盐类总量减少,同时获得经济收益。但是高级水生植物发芽晚、生长慢,需长期生长才能见效。

(3)控藻微生物

主要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噬藻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5类。所用噬藻体、溶藻菌和其他吞食藻的微生物都是从自然水体中分离纯化,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后,再投入到蓝藻水华暴发区域。分离纯化和大量培养都需要时间,需要建立相应的生物实验室培养储备相应微生物。优点是费用低、应用见效快。

(四)根治蓝藻水华的生态学思路

根治蓝藻水华的关键是彻底治愈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大幅下降,降到可以成为水华发生的限制因子的量。这样就要求减少进入沂河生态圈中的氮磷营养盐的量,同时打破沂河生态圈中的自身物质循环体系,不断把氮磷等营养元素从沂河生态圈中提取出来,最终达到治愈沂河水体富营养化的目标。上文提到打捞蓝藻就是其中的具体措施之一。还可以通过在沂河培养高产有价值水生生物(需投料的除外,例如网箱养鱼等),通过不断地输出水产品来提取氮磷营养元素,达到减少沂河生态圈中的氮磷营养盐量的目的。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沂河水华的发生目前已不受营养元素的限制。在适当的水流气象条件下发生水华成为必然,而不发生水华则是在偶然的多雨气象条件下出现。所以,长晴无雨的气象条件可以成为水华预警因子。预防和控制水华发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常规的工作,要防患于未然,真正根治水华需要用生态控制手段,逐步减少沂河水体中的营养盐总量,治愈沂河水体富营养化■

猜你喜欢

沂河水华蓝藻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河湖藻类水华应急治理决策研究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造船厂
风吹过沂河淌(组诗)
针对八月高温蓝藻爆发的有效处理方案
山东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沂河临沂城区段重金属污染调查
可怕的蓝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