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堤防工程堤顶塌陷与裂缝原因分析

2010-05-29钱财富宋新江

治淮 2010年9期
关键词:堤身堤顶堤防

钱财富 宋新江 李 宏

(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蚌埠 233000)

1 引言

某堤防工程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工填筑而成,堤高4.2m,堤顶宽2.2m,全长约350m。2009年7月汛期,连续降雨时间约60h,累计降雨量213.6mm,该段堤防堤顶出现塌陷及裂缝现象,塌陷最大深度为1.0m左右,裂缝开展方向平行于堤轴线,最大裂缝开展长度约70~100m,裂缝宽度约为5.0cm。该段堤防填筑至今已达30年,堤身填土固结沉降已基本完成。

为了分析堤顶塌陷及裂缝产生的原因,本文根据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结果,利用现场检测堤身填土的干密度范围值,进行湿陷和湿化试验,反演分析堤顶塌陷及裂缝的主要原因。

2 工程地质

经现场勘察,该堤防工程地质主要可分为3层,具体如下:

(1)堤身填土层:层厚约4.20m,灰黄色,松散,以轻粉质壤土或重粉质砂壤土为主,土层中夹有植物根茎,干密度为1.26g/cm3~1.43g/cm3,饱和度为28%~38%,塑性指数为7.9~9.1,粘粒含量为8.5%~14.5%,平均标准贯入击数为7.9击,平均比贯入阻力为4.13MPa。

(2)轻粉质壤土或重粉质砂壤土层:层厚约5.80m,灰黄色,松散,干密度为1.35g/cm3~1.55g/cm3,饱和度为29%~73%,塑性指数为7.3~10.1,粘粒含量为8.0%~14.5%,平均标准贯入击数为10.4击,平均比贯入阻力为3.68MPa。

(3)粉质粘土层:本层未揭穿,棕黄色,可塑,粉质粘土,干密度为1.53g/cm3~1.65g/cm3,饱和度为100%,塑性指数为12.2~14.8,粘粒含量为20.0%~37.0%,平均标准贯入击数为8.4击,平均贯入阻力为2.80MPa。

3 堤身填筑质量检测

3.1主要试验指标

为了解堤身填土的物理性质,室内对不同深度土样进行液塑限和颗粒分析等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3.2击实试验

室内对堤身土料进行击实试验,土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78g/cm3,最优含水率为16.5%。

3.3压实度检测

主要对该段堤防的堤身填筑质量进行检测,经检测,堤身填筑压实度在70%~85%之间,压实度变异系数为0.044。检测结果表明,堤身填筑质量差,存在松散层,且不均匀。

4 湿陷试验

一般情况下,在浸水作用下不论黄土或填土均具有湿陷性,“GB50021-2001”规范中指出填土具有湿陷性。湿陷试验试样的含水率按最优含水率控制,根据现场检测干密度范围值,试样按压实度为70%、80%、85%、90%和92%进行配制,配制后试样相应的干密度分别为1.25g/cm3、1.42g/cm3、1.50g/cm3、1.60g/cm3和 1.64g/cm3。土样湿陷性试验采用双线法,试验结果见表2。

根据湿陷试验成果绘制湿陷变形系数与压力关系曲线,如图1。

由表2和图1分析,随着土的干密度的降低土的湿陷变形系数越大;随着压力的增加土的湿陷变形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干密度小于1.25g/cm3时湿陷变形系数降低幅度较小;当压力大于300kPa时,湿陷变形系数趋于平缓。在垂直压力(或自重压力)为12.5kPa时,干密度小于1.50g/cm3土体,湿陷变形系数,在此条件下填土属湿陷性土。

5 湿化试验分析

湿化试验试样仍按照最优含水率16.5%配制,根据现场检测干密度范围值,试样配制干密度值分别为1.25g/cm3、1.35g/cm3、1.45g/cm3、1.55g/cm3、1.65g/cm3、1.75g/cm3进 行 制备。根据试验成果绘制崩解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如图2。

由图2分析,土样干密度越大,崩解速度越慢,反之则快;相同崩解量所需时间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崩解时间其崩解量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6 塌陷及裂缝原因分析

6.1基本条件

从堤身填筑工程质量检测和试验结果分析,堤身塌陷及裂缝原因构成的基本条件如下:堤身内部存在松散土层,且填筑不均匀;土料试验表明液限小于26%,粘粒含量小于10%,为少粘性土,属分散性土;湿陷试验表明,在垂直压力12.5kPa下,干密度值小于等于1.50g/cm3(压实度为84%),湿陷变形系数δs≥0.015,即属湿陷性土,且填土干密度越小湿陷变形系数越大。堤身填土为少粘性土,崩解速度快,且崩解速度随干密度增加而减小。

6.2诱发条件

根据该段堤防工程调查材料,2009年7月21日8时~7月22日8时,降雨量87.1mm;7月22日8时~7月23日8时,降雨量126.5mm。7月23日17时发现该段堤防堤顶有近80m长裂缝,并伴随着多处塌陷。因此,连续强降雨入渗堤身内部是塌陷及裂缝诱发条件。

6.3发生时间

分析堤顶塌陷与裂缝的原因:一是人类活动与干湿交替作用,堤身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相对较硬密实土层,湿化试验表明,干密度越大,越不易崩解;二是2009年以前,虽有降雨过程,受降雨连续时间、降雨强度以及堤顶排水速度等条件影响,没有或少量雨水入渗堤身内部,所以堤身湿陷不明显。

6.4降雨作用

连续暴雨使堤身表面土体浸润湿软,大量雨水渗入堤身内部。首先,增加堤身填土自重和动水压力,在雨水渗入裂隙和松散体时,冲刷、溶解和软化了土体;其次,由于堤身内部松散土体为少粘性的分散性土,不仅崩解量大,而且在动力压力下,土的起动流速小,使这部分湿化或流动的土体填充了原孔隙和孔洞,产生堤顶土体塌陷和裂缝。

6.5发生部位

6.5.1累计湿陷量

表1 物理性质统计表

表2 湿陷试验成果表

塌陷及裂缝均发生于堤顶部位,上、下游边坡均未发现很明显的沉陷、坍塌、裂缝和滑坡迹象。从堤身断面形状可知,堤顶填土高度最大。由附加湿陷量Δh=δs×h0可知,堤身中部h0最大,所以堤顶部位累计湿陷量最大。

6.5.2自重应力作用

根据湿陷性试验结果,在同一个干密度或压实度值情况下,湿陷变形系数δs与垂直应力有关,开始阶段随应力增加δs而增加,达到临界值后,随着应力的增加δs减小,呈非线性变化,见图1。该堤身垂直应力主要是土自重应力,土体自重应力p=γh,当土重度γ为定值时,p大小与深度h呈线性增大;当填土深度h为定值时,土的重度γ的取值有:湿陷未发生时,浸水后重度增量Δγ=γ饱和-γ湿;产生微小湿陷时,重度增量Δγ=γ饱和,此时,堤顶沉陷量为固结压缩和湿陷之和。由堤身横断面可知,堤顶土层厚度最大,随着厚度增加δs也增加,故堤顶湿陷量最大。

综上所述,堤顶湿陷量最大,湿陷后使土体产生下沉,由于堤身填土为少粘性土,粘聚力很小,使堤身中部土体向下拉裂,从而形成裂缝。如果堤身内部局部存在大体积疏松层或较大孔洞,易形成塌陷。堤身塌陷拉裂破坏程度和形式主要取决于堤身填筑质量。

7 结论

综上所述,堤顶塌陷与裂缝形成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堤身填土不均匀,存在松散层或孔洞;

(2)由于堤身填土密实性差,且为少粘性土,在浸水作用下存在湿陷性和崩解现象;

(3)较长时间的连续强降雨,大量雨水渗入堤身内部,是塌陷及裂缝诱发条件;

(4)雨水渗入使堤身产生湿陷,堤顶湿陷量为最大。

所以在土方填筑工程中回填土压实度一定要满足规范要求,填筑要均匀,填土层内不能存在松散层和孔洞,否则,填土将会产生过大的湿陷或不均匀沉陷。故当填土均匀性与密实性差时,在填土沉降计算中,不仅要考虑固结沉降因素,尚需考虑填土湿陷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堤身堤顶堤防
海堤沉降变形监测分析及应急处置
施工期堤防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鹤山市西江大堤加固处理工程设计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潜堤传递波高系数研究
水利名词:子埝
水资源保护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河道边坡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方案讨论
黄河堤防工程土质堤顶的维修养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