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西比较中复习文化史

2010-05-25金兆祥陶得洋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4期
关键词:科技思想文化

金兆祥 陶得洋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既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选择和编写的基本思路,也是历史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从近三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来看,文化史试题主要考查思想文化现象的纵向(即思想文化现象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横向发展规律(即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互动关系;不同地域、类型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从2009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来看,文化史考查中西联系的试题比重有上升的趋势,如山东文综卷第27题考查了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再如福建文综卷第38题将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位中外思想家李贽和布鲁诺放在一起考查。因此,建议同学们在文化史复习中要注意中外关联,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考点扫描】

一、 同一时期中外文化关联

角度一:将同一时期中外思想家的主张进行比较。

例1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比较。

相同点:(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但人文思想并不是西方独有的,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等等,无不关心人与人类社会。

(2) 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孔子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不同点:(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

(3) 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对自然与人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角度二:把同一时期的中外文化放在政治、经济的背景中去复习。

例2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潮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例3 破解“李约瑟难题”。

(1)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一方面使广大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使剥削者用钱去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这就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②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③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2) 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①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②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而且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④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二、 不同时期中外文化关联

角度一:中国古代思想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

例4 中国儒家思想对西方近代的影响。

明清之际,欧洲的传教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儒家文化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

角度二: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

例5 四大文明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

角度三:西方近代科技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例6 进化论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十九世纪后半叶,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先后传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初期尚未被中国近代思想理论界重视之时,进化论则不仅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唤起民众、拯救祖国危亡的思想武器,而且对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进化论的传播改变了近代中国以陆王心学和佛学为支撑点的人的观念,以自然的人、群体的人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为对象的研究得到发展,从而为唯物史观的建立和发展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启发了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考,从而导致了思想方法的变革,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寻找科学的救国救民的真理铺平了道路。

角度四:西方近代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西文化也开始了直接碰撞。面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现西方的洋枪洋炮比中国的土枪土炮厉害,于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之路。

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继林则徐之后,又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救民之路进行了探索。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郑观应、王韬的同外国人进行“商战”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的状况。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康有为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但终因封建势力的强大而失败。

孙中山受美国总统林肯“民有”“民享”“民治”思想的启示,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革命,使西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李大钊、陈独秀提出“民主”“科学”口号,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大理论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创新演练】

1.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D. 推崇君主权威

2.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感叹孔子的学说并称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A. 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

B. 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

C. 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 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

3.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 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 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 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 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4.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4. D

猜你喜欢

科技思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科技助我来看云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科技在线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