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识字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10-05-24林妙真

广西教育·A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形声字识字汉字

林妙真

一、培养迁移思维

中国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畴,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开展教学,能有效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字。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我会读”中的汉字有:“扫地、提水、搬桌子、挑土、抬木头、捕鱼、捉虫、抓小鸡。”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生字,然后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马上脱口而出:“都是‘扌旁。”我再让一名学生用动作演示汉字:“扫、提、搬、挑、抬、捕、捉、抓。”通过动作演示,学生明白了“扌”旁都是跟手的动作有关。最后,我问他们:“想想看,还有哪些汉字也是‘扌旁?”经过思考,学生想出了很多与‘扌旁有关的汉字,如有的学生回答:“有扎、扑、打、扒、扔、扛、接、插、摘等汉字。”有的学生说:“有扣、托、扶、找、挥、捞、捏、摸、摆等汉字。”还有的学生说:“有扯、抄、折、抢、投、握等汉字。”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说出这么多汉字并不容易,虽然有些汉字他们不认识,但是,当我一一把它们写到黑板上后,学生马上记住了。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形声字的造字方法,理解了字义,还提高了识字兴趣,有效地增加了识字量。

接着。我写了“足”旁,并告诉他们:“这个偏旁读‘足字旁,和脚有关的字几乎都带这个偏旁,你们再想想,都有哪些汉字?”学生开始认真思考,最后回答出了很多与“足”旁有关的汉字。如有的学生回答:“有跳、跑、跺、踩、跷等汉字。”有的学生回答:“有趾、跌、跃等汉字。”还有的学生说:“有跛、跨、跪、蹲、蹿、跟、蹦、踮等汉字。”

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今后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木”“目”“氵”“纟”等偏旁的汉字,并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二、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能使人的思维更加灵活。识字教学方法的多异性、创新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教学汉字“休”时,我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识记。这个提议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大海,在学生中间激起了踊跃的浪花——

一个学生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人加上‘木就是‘休。”

一个学生紧跟着说:“我用减一减的方法,‘身体的‘体去掉—横,就是‘休。”

一个学生不甘示弱地说:“我用换一换的方法,我姓‘林,把‘林字的‘木字旁换成‘亻旁,就是‘休。”

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说:“我这样识记,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就是‘休。”

多么精彩的课堂景象啊!这是思维发散的可贵成果。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表述,在编儿歌、猜谜语、故事联想、形象识字、连环识字等游戏中,有效地记忆生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和智慧结晶,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体验识字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让识字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这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培养想象思维

识字教学是一个讲究效率的过程,单靠枯燥的拼读进行识记,不仅学习效率差,而且学生兴趣不高,因此,识字教学要讲究趣昧性。除了可以用动作演示汉字的意思。还要根据汉字的字形特点,诱发学生展开想象,赋予汉字新的内容、新的意思,让识字形式活泼有趣,学生也好学易记。

如教学“翔”字时,我启发学生:“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一个学生说:“一只小羊看见天上的云朵又白又软,想把它拿来当棉被。于是长出带羽毛的翅膀,飞上了天。”从童稚的脑袋里想出这么美妙的故事,真是让人惊讶、赞叹。

“汉字‘爷和‘爸都是‘父字头,怎么区分呢?”一个学生抢答道:“‘爷爷是‘爸爸的爸爸。”我马上给予肯定:“你是从字义上区分的,那字形呢?”另一个学生说:“爷爷比爸爸年纪大,下面的‘卩就像胡子,而爸爸没有胡子。”多么形象的比喻啊!学生一下子就把这两个汉字区分开了。

运用这种识字方法,学生还记住了很多汉字,如“驮”:小马长大了,就能驮东西了。“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真暖和。“牵”:牛儿躲在屋檐下,抬头看天少一画。“困”: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间。

听着学生的奇思妙想,任何人都会感慨:有了这样丰富的联想能力,识字教学还会枯燥乏味吗?学习过程还会单调无趣吗?

中国的汉字具有其他文字所不具备的联想功能,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汉字的联想功能,對开发学生的大脑,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责编郝勋)

猜你喜欢

形声字识字汉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