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树常青

2010-05-24田源陕西马建英王强

西部大开发 2010年5期
关键词:文成公主玉树文化节

◎ 文/田源(陕西)图/马建英 王强

(作者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原副主席)

国旗半降雾朦朦,山河放悲声!老天何其残暴,夺去许多生灵!你捐款,我献血,山海诉衷情。三年后再看,扎西德勒,玉树新城!

4月14日,一声惊雷,玉树地震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立刻簇紧了:玉树同胞怎么样了?我熟悉的朋友怎么样了?嘉纳嘛呢石堆怎么样了?文成公主庙呢?……晚上7点,打开电视机,屏幕上的玉树结古镇,残垣断壁,碎砖砾石,失去亲人的同胞悲痛万分,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解放军战士和志愿者一起在废墟中手搬肩扛,搜救亲人……面对镜头,我不禁热泪盈眶,心痛焦急,热切盼望有更多的救援大军奔赴灾区救援受灾群众。面对此情此景,思绪万千,昔日美丽玉树的景象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上世纪90年代,我任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长期间去过玉树三次,主要是搞调查研究,了解州情社情。第一次去玉树,时值青藏高原气候最好的八月天。从省会西宁出发,翻过日月山,过了共和盆地,经过地区都在海拔4000米左右,就再也看不到一棵树,牧草也十分低矮稀疏,山顶上的冰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过了通天河不远就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结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在半山上的藏传佛教名寺——结古寺。大经堂金碧辉煌,耸立中央,庙宇、僧舍环绕四周,俨然一座山城。进入街区,镇子不大,但还比较整洁。小溪旁杨柳茁壮,枝叶茂盛,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长途跋涉的疲倦顿感消失。时任州委宣传部长、现已故去的土登先生告诉我,玉树原是格萨尔王的领地,玉树的汉文意思“遗迹”就是由此而来的。明清以来,结古镇就是青南重镇,也是汉藏贸易的重要集镇。内地商人的马帮驮着茶叶、盐巴、布匹经成都、雅安到这里换取羊毛皮张贩运到内地。后来我了解到在玉树做生意的内地商人中也有不少我们陕西人,其中有位户县乡党乔先生,还在玉树找了藏族姑娘成了家,育有两个儿子。乔先生晚年思乡心切,带大儿子回了户县,小儿子和其母留在了玉树。大儿子乔迁解放初从西北民大毕业后支援青海,后来做了青海日报的总编,成为青海有名的文化人。上世纪80年代,他找到了留在玉树的弟弟,弟弟那时已做了西北民族学院的教授,兄弟交往十分亲热,成为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在玉树你随处会看到藏汉同胞与各族同胞一起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景象。

我再次赴玉树调研,应邀参加了玉树藏族自治州草原文化节。自改革开放以来,玉树州在每年8月第一个星期都要举办文化节,当地群众俗称赛马会。其实活动内容非常丰富,除赛马、民兵骑马射击、马术表演外,还有藏族服饰表演和丰富的歌舞节目。草原文化节所在的草原,处在一个宽阔的川道中,中间有一条小溪,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天蓝得像洗过一样,几丝白云漂浮在蓝天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镶着金边。川道两边的山,青幽幽的,山坡上的羊群像白云一样浮在绿色的草原上。蓝的天,青的山,牧草茂密的草原和天上的云、地上的羊群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和谐的人间仙境!忙碌在喧嚣城市的人们,很难有这样的享受。接待我的时任州委宣传部部长昂嘎介绍说,像这样的美景,玉树还有许多,比如隆宝滩就比这儿美多了,宁静幽雅,水草丰美,斑头雁、棕头鸥,还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我没听清他后边的话,脑海里却泛起了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便狗尾续貂,“四处寻春春不见,今日隐向玉树来”。

那年的玉树文化节让我至今难忘。草原文化节的主会场设在一处宽阔的草甸子上,一片片大小不一的彩色帐篷散布着,足足有三四千顶,形成了一座五彩缤纷的帐篷城。结古镇的玉树人,不论是机关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居民,平常住在房子里,但每家都有一顶制作考究的专为草原文化聚会而用的镶有各式图案的白帆布帐篷,小的仅容一家人,单位和寺院的大帐篷可以摆下五六桌甚至十几桌酒席。这里人喊马嘶,熙熙攘攘,活像一个繁华的街市!到了黑夜,每顶帐篷亮起了电灯,点着了蜡烛,宛如一处美丽的童话世界。

玉树的草原文化节,也是一次草原贸易盛会。摊贩云集,商品琳琅满目——除了内地常见的一些日用品外,居多的是藏族特色用品,制作考究的茶具、藏刀,还有当地特产的雪莲、虫草,卖主的高声吆喝增添了不少喜庆氛围。

走到一顶大帐篷前,我看到几位康巴汉子正擦拭腰刀。那腰刀都很精致,刀鞘上镶满宝石。我在他们面前停下说:“你们的腰刀真漂亮。这些宝石,得花不少钱吧?”有位康巴汉子大声说:“这算什么?您去看看,我们藏族服饰表演队的姑娘,哪一个不穿金戴银!”藏族服饰表演队姑娘的藏袍,都是用上等彩缎缝制,边上镶着高贵的水獭皮。身上、头上缀满了珍珠玛瑙、金银饰品,每套服饰都在几万甚至10万左右,最贵的一套服饰据说值二三十万。

看完草原文化节,昂嘎陪我去贝纳沟瞻仰文成公主庙。去文成公主庙要途经巴塘草原,这里草场宽阔平坦,近些年在此兴建了玉树机场,为这次救灾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在贝纳沟休息了一段时间,指挥工匠雕刻了9座佛像,并教给当地人民耕作、纺织技术,也使唐蕃古道增添了新的活力,不仅成了中原与藏区贸易的重要通道,更使其成为传播生产技术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文成公主因自己的不朽贡献和藏族同胞的礼遇成了神圣的化身,藏族同胞至今都把她敬为“度母”。

在距结古镇不远的地方,嘉纳活佛设计建造了嘛呢石堆,每块石块都刻有经文,经石堆成的石墙俨然是一座古城,奠定了玉树在藏传佛教界的特殊地位。嘉纳活佛还独创、整理了100多种舞蹈,把玉树变成了歌舞的海洋。以至于人们都说玉树人“会走路的都会跳舞,会说话的都会唱歌”。

“4·14”地震毁掉了许多玉树同胞的家园,雄伟的结古寺墙倒屋裂,损毁严重,但嘉纳嘛呢石堆、文成公主庙却安然无恙。地震无情,人有情。情牵玉树,大爱无疆。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送上慰问和关怀。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慰问,指挥救援,部署灾后重建工作。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各地参加救援的志愿者不惧严寒缺氧,夜以继日地抢救埋在废墟中的同胞。邻近省区的医院竞相承担受伤同胞的救治任务。全国人民点点滴滴同胞心,1元、10元、100元、1000元、10000元……在各地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的捐款箱前排起了长队。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上午,我参加了 “救援玉树震区,传承熊宁爱心”捐助倡议活动,表达了一个老青海人对玉树同胞的关切之情。

多难兴邦。从电视上看到玉树救灾的场面,我既感悲痛又深受鼓舞。为我们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灾难这样坚强有力、调度有方而高兴;为我们的民族面对灾难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感到鼓舞;为坚强、自信、充满爱心的同胞深受感动。

情牵玉树,玉树常青。面对此情此景,我坚信三年重建计划完成后,玉树一定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文成公主玉树文化节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