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独角戏”到“交响乐”
——济源供电公司破解树线矛盾纪实

2010-05-17Article李建国Pictures杨海锋

河南电力 2010年6期
关键词:独角戏济源树木

文 Article_李建国 图 Pictures_杨海锋

树线矛盾一直困扰着许多供电企业,成为影响供电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济源,徜徉街头抑或漫步乡村,都能看到一条条电力线在蓝天白云中穿越,在青山绿水间延伸。闪亮的银线,葱郁的林木,欢唱的鸟儿,构成了浑然天成的图画。

近年来,济源供电公司大力弘扬“三千”精神,积极破解树线矛盾,从“独角戏”到“交响乐”,从“单个跳舞”到全市联动,逐步谱写出线树和谐的美妙乐章。

独角戏:树线矛盾成为切肤之痛

济源地处太行山脚下,王屋山绵延境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为42.3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2个百分点。受环境制约,济源供电公司所管辖的输电线路大都靠近或横穿密林,树线矛盾显著。特别是近几年,济源市植树造林力度逐年加大,退耕还林政策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等专项工作扎实开展,林木种植面积呈明显上升势头。因各级政府、城镇建设和林业部门等在城镇绿化、植树造林时,没有充分考虑树木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危害,导致树线矛盾不断加剧。

图:供电企业每年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解决树线矛盾

单就济源供电区10千伏配电线路来说,城区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为92%,郊区仅5.2%。树线矛盾的焦点在郊区,难点在山村。但是,随着城市绿化步伐的加快,城区架空电力线路的树线矛盾也日益突出,城乡电网均面临严峻考验。2007年,济源供电区10千伏线路跳闸212次,因线路保护区内树木原因造成跳闸停电109次,占51.4%,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树线矛盾。

针对这一老大难问题,济源供电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收效甚微。政府把城市绿化作为硬指标,相关部门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速生杨、速生柳等生长快、见效快的树木不断增加。林业部门依照林业法规,把植树造林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硬举措,严格禁止林木修剪砍伐,打通线下电力通道举步维艰。林权拥有者、部分群众把线下树木当做“摇钱树”,在供电企业清理砍伐时故意抬高赔偿价格予以刁难。即使供电企业出钱,也只允许小规模修剪,拒绝砍伐或移栽,以图长期“生财”。

多年来,济源供电公司从未停止过对树线矛盾的化解,并尝试采取各种措施,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但单靠一己之力的“单个跳舞”,无法达到治本的目的,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客户意见大,社会影响和经济利益损失日益凸显。树线矛盾,成为济源供电公司的切肤之痛。

交响乐:电力通道成为光明依托

2007年11月,济源供电公司首次在林业部门配合下,集中一个月时间,对输电线路的线下树木大规模修剪,1万多棵“危险树”变成了“放心树”。

这是该公司破解树线矛盾走出的关键一步。电力法和林业法,都是国家大法。供电企业和林业部门在政策执行上难免存在分歧,需要沟通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思路,济源供电公司主要领导主动登门拜访,多次与林业部门领导交换意见,组织两家中层干部召开座谈会,并深入现场查看电网运行和林业建设情况,使双方都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树线矛盾,逐步形成共识。紧接着,电林两家还结成了发展对子,工作中相互支持配合。2008年春天,在林业部门参与下,又进行了两次集中修剪,3万多棵线下树木达到了电网运行要求,树线矛盾得到缓解。

树线问题涉及到电力、林业、交通、城建、园林,以及政策法规、群众利益、费用支出等方方面面,加强沟通交流,获取理解支持,是解决树线矛盾的有效途径。随后,济源供电公司利用各种机会、多种渠道,向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并深入各乡镇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同时,随着济源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的作用与地位愈发彰显,电网建设和运行愈发受政府重视。保护电力设施、确保电力通道畅通也成为市政府一项重点工作。2007年年底,市政府专门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两次召开树线矛盾专题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督导执行。2008年,济源供电区10千伏配电线路跳闸169次,其中因树木跳闸53次,占31.4%,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8年以来,该市每年都要召开两次以上会议,协调解决树线矛盾。由市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供电企业拿出具体方案,对输配电线路下的树木进行修剪,逐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履行职责、企业依法保护、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电力设施保护长效机制。

千难万难,做好群众工作最难。因不少线下树木属个体所有,做好这部分群众的工作至关重要。在各级政府配合下,济源供电公司抽调精干人员和基层农电工,强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一是送百场电影下乡,制作电力设施保护专题片,与喜闻乐见的电影共同放映,让群众欣赏影片时现场接受教育;二是开展千村走访,到500个行政村中心区域和500个树线矛盾突出的自然村,宣传电力保护知识;三是深入万户解难题,对1万余户种植林木的群众,讲解线下树木危害,宣传电力政策法规。该公司还通过向群众发放扑克牌、年历、宣传册,深入学校进行宣传等形式,让保护电力设施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现了破解树线矛盾由“独角戏”到“交响乐”的转变。

从2007年的99.8695%,到2008年的99.8909%,再到2009年的99.9613%,随着树线矛盾的缓解,济源供电区供电可靠率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15%,高出全省平均值0.031个百分点,居省电力公司系统第一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等指标均居前列。宽敞的电力通道,成为68万济源人民重要的光明依托。

和谐曲:线下树木成为亮丽景致

今年4月6日,在济源市大峪镇,随着1500棵速生杨的倒下,10千伏大峪线6米宽的电力通道被全部打开,多年来一直影响该线路安全运行的树线矛盾彻底解决。不到10天时间,在大峪镇政府机关干部、驻地部队和沿线群众的共同努力下,1000多棵矮化树女贞和侧柏栽种完毕,成为该镇公路主干道沿线的一道亮丽景致。

大峪线担负着大峪镇大部分工业企业和20多个行政村的供电任务。在接近镇区的3000多米路段内,沿线群众栽下的速生杨严重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跳闸事故时有发生。因林木权属涉及到5个村的60多户群众,大峪镇政府抽调两名副镇长协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对所有树木进行了砍伐,并由政府出资栽种矮化树木,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树线矛盾”到“树线和谐”的根本转变。

这仅仅是济源供电区奏响树线和谐曲中的一个音符。济源市政府把“为电网建设服务、为电力通道让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本着电力发展优先的原则,把树线和谐纳入环境和谐、社会和谐的大框架内,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着力点和关键环节,让供电企业参与城市建设规划,对照电网发展目标,预留电网建设空间,凡线路预通过区域一律不得种植速生树木。新一轮城市绿化和园林工程,尽量避开高压线路,做到电力与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免出现新的树线矛盾。

今年年初,在政府支持下,济源供电公司、济源市园林局两家联手,对市区范围内配电线路下的速生树木进行了集中修剪,而城市景观未受影响,济源日报、济源电视台等地方主流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针对市区可能影响到电网运行又无法在短时间内砍伐的大树,由政府出面,相关单位协商,组织人员进行集中修剪。对于极个别确因城镇绿化需要的,本着谁管辖、谁负责的要求,责任到人,由供电企业协助定期修剪。对于符合移栽条件的树木,全部择地移栽,并在原位置栽种矮化树木,既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又不会对城市美化造成大的影响。

树线矛盾的存在,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树线矛盾的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围绕“争一流、创标杆”目标,济源供电公司在巩固成效的基础上,仍在不断探索破解树线矛盾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彻底根除线下安全隐患、打造和谐电力通道进行着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独角戏济源树木
树木之最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告别“独角戏” 奏响“大合唱”——关于秦皇岛市抚宁区综合调解工作机制建设的路径思考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环境监管:变“执法独角戏”为“监察大合唱”
“独角戏”领唱五大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