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南海厨子

2010-05-14徐宁

小小说月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刘师傅中南海厨子

徐宁

一天, 位于市中心的丽华大酒店赫然拉出了条幅广告: 特邀中南海厨子、国宴大师刘国宣大师操勺。有好事者进去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前厅里挂着好多大厨本人和一些已故知名首长合影的老照片。

在人们眼里,中南海是个既神圣又高不可攀的地方,从那个地方出来的人哪个没有一身旷世的绝学和超人的本领?

带着这种好奇的心理, 人们纷纷涌进这家酒店, 就像当年出了个毛家饭店,人们争先恐后去品尝毛主席爱吃的红烧肉一样。

刘国宣大师善长的是蒸碗,做全了是八个,人称八大蒸碗。初次吃的人因为心中有那么点神圣感罩着, 觉着那色那香那味还真有点与众不同。吃过几次以后, 大家又觉得其实很平常, 后来终于恍然大悟, 所谓与众不同就是不像专业厨子做出来的菜。

毕竟是一面旗帜,虽然吃过的再不回头,没吃过的仍旧是络绎不绝。一次,郝市长的一位外地客人来本市,竟也把招待宴设在了这里。饭吃到一半,郝市长品出了滋味,就把刘师傅请到了包间里问道:“刘师傅,都说您是中南海厨子,国宴大师,怎么我尝着这菜的成色和味道也没什么与众不同,倒和咱这地方的农家蒸碗没什么两样,您说这是怎么回事?”六十多岁的老师傅一听这话,脸立刻就红了,然后老实地说:“我给一位已故的老将军做过饭那是不假。我只是在北京工作,和中南海根本不沾边。广告上那么写我也不同意,说了几次他们不听也就没再叫真。我觉得这是给首长丢人那!”

刘师傅说:我是1959年入伍的, 一开始给首长当勤务兵。1960年的冬天,首长派我回家乡搞了一次调查研究,回去的时候顺便就带回了半袋子荞面。有一天我在警卫人员的灶上给大家做了一顿蒸碗,没想到首长顺着味就跟进来了。一进门就说:好你个小鬼,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也不叫我。我就问:首长也爱这一口?首长说:何止是爱!我吃这个的时候还没你呢。我就问:首长不是南方人吗?首长说:打鬼子那阵,我在咱冀中根据地待了多年。今天看见你做的这个饭,又叫我想起了战争年代的日子。这个饭虽然是粗食,可它和小米一样,孕育了我们的共和国啊。

我记得那顿饭首长吃得特别香。之后,首长说,你就不要干别的啦,专门给我做饭吧。后来我就复员了,成了首长家里的专职炊事员。我不太会做菜,就会搞一些荞面疙团、莜面窝窝, 有时候还摊点小米或地瓜干煎饼什么的,可首长说我做的饭好吃,有时还请一些老战友来,他们也说我做得好。我在首长家一干就是四十年, 这期间,机关管理处多次要给他配一个高级点的厨师,首长总说:我就喜欢小刘这一口,别人谁也不对我的味儿。

刘师傅又说:许多人都认为,官做到我们首长那一级,世界上的好东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就说我们首长吧,一样的粗茶淡饭,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六十年代闹自然灾害的时候,首长也是三年没吃过一丝肉。不像我们现在有些领导,官还没做大, 谱却摆上了天,吃的方面简直是花样百出。都说吃哪补哪, 我们首长没吃啥补品照样活到九十多岁。可现在有些领导,四五十岁, 腆着个大肚子,不是高血压就是糖尿病。要我说啊,都是撑出来的毛病!

听到这儿,郝市长会心地一笑说:“老同志,您讲得太对了,我也有同感。”然后他握住刘师傅的手说:“请您给我们每人也做一碗首长爱吃的那种饭。”

刘师傅愉快地说:“当然可以, 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

不一会儿,几碗热腾腾的荞面疙团就摆上了桌, 郝市长边吃边赞扬道:“这才是中南海厨子的手艺!”

选自《天池小小说》

猜你喜欢

刘师傅中南海厨子
梅兰芳容人之失
心锁
习近平
想“走红”,不得用点手段吗
铁厨子
铁厨子
铁厨子
铁厨子
心锁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