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教学探微

2010-05-10

艺术百家 2009年7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奏鸣曲艺术教育

沈 琤

摘要: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晚期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一,作品构思严谨、内容深刻、和声手法个性鲜明,既有宗教的虔诚,又有浪漫主义的激情。迄今被视为世界小提琴文献中的颠峰之作,在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这部作品不仅是音乐会及各种比赛中常演奏的曲目,也是很有价值的小提琴教材,国际上许多音乐学院将其列为必修的教学曲目之一。本文作者从教学的视角,对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和演奏要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提琴;艺术教育;音乐艺术;奏鸣曲;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30-03

一、弗兰克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弗兰克(C6san Frank 1822—1890),原籍比利时,是法国管风琴家及作曲家。他幼年便进入比利时列日皇家音乐学院,十一岁在比利时各地演出,十二岁获得学院钢琴演奏一等奖。1835年迁居巴黎,又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并多次获奖。1851年任巴黎圣法兰西斯教堂管风琴师,1858年任圣克罗蒂特教堂管风琴师,1871年参与创建“民族音乐协会”,成为法国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为复兴法国民族音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872年任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并私人教授作曲。弗兰克新旧风格并存的创作风格使他的学生丹第、肖松等后世门生深受影响,也为德彪西、拉威尔等人以及印象主义的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就作曲家而言,他的作品并不很多,而且其优秀作品几乎都是在创作经历后期的十五年里写出的,涉及交响乐、室内乐、管风琴、钢琴、清唱剧、歌剧等多种体裁。他的闻名杰作主要有:《d小调交响曲》、《交响变奏曲》、《大管风琴曲六首》、《大管风琴曲三首》、《f小调钢琴五重奏曲》、《钢琴三重奏四首》、《D大调弦乐四重奏曲》、《前奏曲、咏叹调、终曲》、歌剧《吉赛尔》、清唱剧《鲁斯》、教堂音乐百余首以及《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1886年弗兰克六十四岁才完成的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这是作者作为结婚纪念日礼物献给当时小提琴巨匠伊萨依(Eagene Ysaye)的作品,首演由伊萨依担任小提琴,贝诺夫人担任钢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致使这位当时不太被人理解的作曲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赞扬和尊敬。《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在音乐上构思严谨、内容深刻,和声手法具有强烈的个性,既有宗教的虔诚,又有浪漫主义的激情,迄今被视为世界小提琴文献中的颠峰之作,在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在演奏技术方面,表现手法丰富、种类繁多,因此,这部作品不仅是音乐会及各种比赛中常演奏的曲目,也是很有价值的小提琴教材,国际上许多音乐学院将其列为必修的教学曲目之一。

二、《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喜欢先听唱片然后再作模仿,笔者认为师生认真研究乐谱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弗兰克在乐谱中相当仔细地标出了各种表情和力度记号,为演奏者理解和表现音乐内容和情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应予于高度的重视。教师在介绍作者背景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创作特点,才能对演奏中难点的克服做到“有的放矢”,较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内涵与风格。《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自由的多重曲式结构

《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由四个乐章构成,弗兰克突破传统曲式的结构,各乐章的结构灵活体现出多种曲式结构的叠置与混合。例如: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Allegretto benModerato),A大调,是省略了展开部的奏鸣曲式,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相当丰富。由于乐章在较短小的篇幅内呈现出二部曲式与三部曲式的特点,使其具有多种划分结构的可能性。第二乐章:快板(Allegro),d小调,奏鸣曲式。第三乐章:充分的中板(ben Moderato),g小调,宣叙调式的幻想曲,是两种风格构成的复合体,也是以往小提琴奏鸣曲中不曾有过的独创的自由形式。第四乐章:稍快的小快板(Allegretto poco Inoso),A大调,采用卡农手法创作具有圣咏风格,因为兼顾了回旋与奏鸣原则,使音乐具有边缘性曲式的特征(即融合了两种以上的结构原则的曲式),有人称之为“回旋奏鸣曲式”。

2独特的循环式创作手法

这首作品最大的特征在于弗兰克独创的循环式写作手法(forme cyclique)。第一乐章第一主题起伏的旋律作为基础音型多次贯穿于其它乐章,成为全曲最重要的源泉在不同的结构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不是以单一的动机分配于各个乐章的单纯技巧,而是以基础音型衍生材料作有机化的运用。也就是将同一中心主题,或展开或变形地用于其它几个不同的乐章,各乐章间保持的内在的有机联系,使这四个乐章成为既独立又完美的统一整体。例如:第四乐章多次运用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其中包括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变奏、第二乐章的片段和第三乐章的幻想曲主题。

3丰富的表情与色彩

由于弗兰克长期担任教堂音乐的演奏,在他作品的浪漫中自然流露出宗教的气质和古典主义的气息。由于这都奏鸣曲创作于晚期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作曲家追求新颖多样的表现手法及更富色彩的和声语言之潮流。他的创作既受巴赫复调音乐的影响,也受到同时代作曲家瓦格纳、李斯特等人的影响,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动人,富有法国音乐高雅的气质及浓郁的民族风格,他常用弱起节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使音乐更富灵动与活力,半音和声、连续的七和弦与九和弦进行又给人新鲜的色彩和刺激,具有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风格特征。而大胆频繁地转调、调性游移和错综复杂的调性关系,使他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创新、严谨与自由、热情与内省、激情与虔诚中游刃有余地尽显其独特的个性与魅力。

三、《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教学要点

纵观上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演奏这部作品需要较深的功底,学生则需要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些学生单从音符上看不出奏鸣曲有什么大段华丽和高难技巧就认为“奏鸣曲不难”,所以对奏鸣曲的学习和演奏不够重视。事实上,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丰富的音乐内涵与意境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技术和音乐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音乐的理解虽然人各不同,笔者还是想谈谈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运弓与力度

运弓是小提琴演奏中极富表情意义的核心技术,优美动听的琴声和丰富的表现力与运弓及运弓的变化和控制密切相关的,音乐感情的起伏,戏剧性和抒性性的表达以及力度的对比及层次的变化都需通过小提琴的运弓得以展示。例如:第一乐章多处标有dolce(柔美的),在钢琴四小节的基本动机节奏型的引子之后,小提琴呈现轻柔甜美的主题,在情绪上和音量上要与之前钢琴宁静的序奏保持和谐一致,此时需要良好

的控制运弓的能力才能处理好歌唱性旋律的线条和谈吐式的休止符,建议用上弓开始比较容易表现弱起旋律的呼吸和安静神秘的气氛。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力度(标记)变化幅度之大、过程之短对运弓的控制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较典型的例子是在第一乐章的尾声,小提琴在“f”的力度上突然闯入,然后仅在不足三个小节的短句中由f经dim到PP,在演奏和教学中要着重处理好弓速、压力与触弦点的关系。

第二乐章开始在钢琴分解和弦的背景下,小提琴在G弦上奏出动荡不安带有冲击力的主题重现钢琴开始的呈现,此时运弓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换弓和换把都不能影响到力度变化,才能奏出饱满的、连绵不断的长句。第四章是“卡农”的方式写成,轻盈的节奏和如歌的主部主题如阳光一般令人心情舒畅,充满积极向上的热情。因此,运弓要饱满,音色要明亮,力度变化要充分。特别是尾声Poco animato的演奏要一气呵成,弓速加冲力的全弓再上一个层次,保持两个ff的力度,以饱满激昂的情绪全力冲向终点。

2节奏与速度

卡尔·弗莱什指出:“作曲家写的速度标记是演奏者确定基本速度的根据。如果基本速度不准确,一个乐章的情感内容可能受到损害,他的整个特性可能被扭曲。从美学上讲,就是非常小的背离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弗兰克在这首奏鸣曲中的速度和节奏变化相当丰富,第一乐章是9/8节拍的近乎中板的快板,小提琴开始要奏得安静却不拖沓,演奏者内心一定要有小分拍(八分音符为一拍),以确保节奏律动和旋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第二乐章是充满戏剧性的快板,4/4节拍,作曲者以极具动力性的切分节奏营造出兴奋不安的氛围,小提琴在后半拍进入要十分肯定果敢,以突出切分节奏给主题带来的粗犷激昂的性格特征,对于复杂的节奏转换要处理得从容自然且张弛有度。

第三乐章充分的中板,2/2节拍,是由宣叙调与幻想曲两种风格构成的复合体,充满法兰西式的浪漫热情,在演奏中需要更理智地处理速度、力度和情绪的变化,例如:乐章一开始出现的宣叙调节奏比较自由。B段要注意节奏的转折,而c段的第11小节,小提琴恬美的曲调悠悠地舒展,因作者标明“回到中速”a tempo moderato,所以不能因为旋律的抒情而突然放慢速度。第四乐章稍快的小快板,2/2节拍,钢琴与小提琴以“卡农”的形式奏出明朗优美的旋律,二者进行的“对话”或“追逐”充满着活力,逐渐发展至辉煌的高潮,小提琴的演奏应始终注意保持与钢琴节奏和速度的一致性。

3音准与和谐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本要求,也小提琴演奏中最为复杂的难题之一。因为,在常见的大调、小调中就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律制,即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在实际演奏中,任何时候旋律不会以某一种单一的音律表现出来,所以,能够体现艺术内容的音准不是绝对的,它与音律、调性、和声、乐曲风格、乐器组合等诸多因素有关,它是相对的、可以调整的。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在和声运动中衍生旋律,使和声与旋律构成彼此支撑的密切关系”,而频繁的调性变更营造出色彩斑斓的效果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给小提琴演奏者音准的把握带来相当的困难。一般来说,演奏旋律时往往用倾向性较鲜明的五度相生律,演奏和声、复调用纯律比较和谐,调性转换时或与钢琴一起演奏室内乐常用十二平均律。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小提琴和钢琴谱中的旋律、和声、调性以及小提琴与钢琴的层次关系,内心建立起良好的调性感是至关重要的,在练习中用慢速演奏,对音准仔细甄别并加以调整。例如:第三乐章的变化音比较多,寓意着音乐在不安分的气氛中展开,段小提琴如果用十二平均律来演奏会使调性的游移比较自然。第四乐章|E|-|G|段有很多调性的变化,从谱面来看,小提琴从三个升号到五个升号再到五个降号直至全部还原,演奏者只要内心牢牢把握住旋律线条和音程关系,保持正确的手型,就不会因为音乐主题的“离调”而演奏得“走调”。

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独奏和钢琴之间几乎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都是整首乐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曲家经过精心构思设计而成,小提琴与钢琴奏不再是独奏与伴奏的关系,而是互相依存,彼此呼应所构成的一种重奏的关系。所以。在奏鸣曲的教学和演奏中,小提琴与钢琴对作品音响协调平衡的研究和掌握以及相互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四个乐章的钢琴部分都很有份量,例如: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完全由钢琴独奏来完成。而B段小提琴的进入形成了与钢琴委婉动听的妙语对答,小提琴对于钢琴在音量、节奏、气息、力度等起伏变化要作出相应的回应。小提琴演奏者应该学习熟读三行谱表,才能对将要诠释的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理解分析。演奏时耳朵要随时兼顾独奏与钢琴的音响,不仅关注小提琴声部音乐的走向,还要注意小提琴与钢琴声部的横向交接,同时也要重视纵向的、钢琴的和声、织体与小提琴的层次关系。例如:第二乐章清纯优美的第二主题在|123|小节由钢琴主奏,小提琴处于助奏层面的十六分音符的连弓要奏得流畅而华丽,但尽量让钢琴的旋律凸显出来,切不可喧宾夺主。例如:第三乐章|C|段,小提琴演奏二分音符的时值要饱满并兼顾到钢琴三连音的拍点。再如:第四乐章的情绪变化往往通过织体、和声、转调来实现的,甚至通过调性频繁的转换将音乐推向高潮,小提琴的发音也要由甜美转向饱满和激昂,同时掌握好与钢琴声部的平衡与和谐,才能达到珠联璧合、水乳交融溶的境界。

总之,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不愧为世界小提琴历史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音乐内涵和表现手法以及详尽的弓法、指法、句法处理是难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全面涵盖的,本文旨在从教学的视角,通过对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和演奏要领的分析去探索更新更宽的教学思路。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奏鸣曲艺术教育
手机上的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