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这样“经营”素质教育

2010-05-10刘长兴

天津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经营作文

■刘长兴

早就听到过“经营”学校的说法,但始终不敢引用,原因是总觉得和企业相关,生怕有营利之嫌。学校毕竟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前不久,几位专家无意之中谈及英文的“经营”,似乎主要是“打理”的意思。如果再全面或深刻一点,“经营”大概应该理解为统筹和谋划、组织和管理。所以,指向学校应该并无不可。于是,就想借用过来讨论大港五中的素质教育。

谁都知道,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决策,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所以都在不断摸索、不断总结。要是遇上了调研、检查、督导、评估什么的,哪个也能汇报一通,甚至还能放部电视片让你看。可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上面”的评价、社会的舆论,谁都会感到为难。特别是那些普通初中的校长们,尽管他们很有想法,也拿得出办法,可是到头来等着他们的还是“无奈”。大港五中的不同之处是,以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走出了这个“无奈”。校长刘炳昭把他们的“经营”之道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切入、展开、深化,的确非常凝练。

他们所说的“切入”,就是从作文改革切入。

在他们看来,初中这个学生“变数”太多且着急验收“质量”的学段,之所以频频出招儿,又屡屡失招儿,问题在于改革“战线”太长,容易顾此失彼。所以,要先从一点“切入”。经过调研、思考、辨析、论证,他们选择了作文教学。理由有二:其一,天天用语文,处处都作文(当然包括说话),学生愣是找不到“北”了,说明不对路。所以,这正是“切入”的关节儿。其二,有的教师已经做了改革尝试,学生欢迎,效果良好,说明有办法。这是“切入”的“蓝本”。校长的鼓励和学校的期待,增强了语文教师的信心。经过持续数年的艰难“跋涉”,他们首创的“互动态”教学模式,使作文教学走出了困境、作文改革走向了成熟。

大港五中的作文教学,无论由谁上课,无论什么课型,你都会感到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来自学生的学习“热度”、认识“深度”和表达“精度”。谁说学生不会作文?无论是列出命题、提出话题,还是给出材料,学生都能立马写出七八百字。谁说学生不爱作文?现在,至少每周也能写上一两篇,你不让他们写都不行了。有的学生觉得不过瘾,还填词作诗。你要是读读,还真有点韵味。语文教师说:“快期末了,我紧‘搂’着,也‘搂’不住。”可学生却说:“误不了事,我们会自己安排。”一本本学生的作文集,让你看到了成果,更看到了“奇迹”。它“奇”就奇在一个学生不缺,它“奇”就奇在每篇文章都值得一读。有的学生汇集几年的“佳作”自己出“书”,请教师、校长写“序”。有的学生把即时的见闻和感悟写进博客,和同学、教师交流。谁说学生写作没词?别说“传统”作文的写人、记事、状物,记叙、说明、议论,已经得心应手,就是“现代”写作所涉及的家庭“琐”事、国际“大”事、个人“心”事、社会“杂”事,也能尽收文中。谁说学生认识太浅?“优秀作文欣赏课”的热烈场面就可见一斑,学生从材料选择“论”到布局谋篇,从遣词造句“论”到语法修辞,从主题挖掘“论”到思想表述。其中,有赞誉,也有建议;有肯定,也有批评。如果你闭上眼睛去听,除了音调还显稚嫩以外,简直就是一个文学评论“大讲堂”。尤其是那些建议甚或批评更为可贵。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正是以彼此天真无邪的思想碰撞,表达着对作文真善美的钟情。

大港五中的作文教学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互动”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与学生家长、网络资源之间进行。正是这些“互动”,使学生在命题作文课和活动作文课中,找回了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在写作方法指导课和潜力作文升格课中,悟出了练笔的规律和技能;在优秀作文欣赏课和网络作文交流课中,受到了佳作的启示和引领;在作文PK课中,品味了竞争的快乐和收获。“互动”所展现的全员性、平等性、交往性、互惠性、开放性,使作文教学由乏味、低效,变得鲜活、高效了。这是一个语言积累、运用和创新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是学生充分体验了这个过程,不如说是师生共同享受了这个过程。

他们所说的“展开”,就是在教学领域展开。

教学为中心是不可动摇的,校长早就明确,“点的‘切入’,是为了面儿的‘展开’”。无疑,“展开”需要全校教师一起“实干”。但是,作文改革的一个个成功案例摆出来以后,让大家认准了一个理儿:“实干”并不等同“苦干”,“实干”应该鼓励“巧干”。 因为“苦干”只能“苦”出负担,“巧干”才能“巧”出规律。素质教育是靠各科教学通过“巧干”、实现“高效”而“撑”起来的。于是,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便由此“展开”了。

这里的改革前提是,关紧加重学生负担的“后门”。一句话,就是不加班、不加点。这里的改革标准是,保证实用、管用、好用,不“玩”虚套子,不搞花架子。一句话,就是好操作、能“普及”。正是有这样的前提和这样的标准,让全校教师看到了学校真想改革、想真改革。

英语教学改革了。全校英语教师都用上了阅读课“六步教学法”,从此改变了学生拼命背、教师反复考,到头来既看不了英文报刊、也读不懂英文书信,既不会用英语交流、更无法用英语表达的“十年寒窗苦”、“费力不讨好”的尴尬。预习交流、问题引领、赏析阅读、结构分析、总结巩固、展示提升,六个环节紧密衔接,融为一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英语语境中,在各种形式的“互动”过程中,学词语、读课文,“挖”文化内涵,讲个人见解。他们运用英语展示和交换着各自的收获,体验和提炼着同伴的经验。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也点燃了创新的火花,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听了初三年级的“纽约”一课,你怎么也不会忘记最后的“展示提升”。教师拿出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男主人公的一句台词,让学生讨论。“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个和课文大相径庭的观点,引发了学生的联想和深思:怎样的美国才是一个真实的美国?就在学生结合课文、又跳出课文“论”得意犹未尽的时候,教师又播放了《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加深理解。学生就是这样,利用英语这个新工具,借助世界这个大背景,锻炼着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着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

数学教学改革了。全校数学教师都用上了新授课的“四步互动教学模式”,从此学生摆脱了“题海战术”带来的“堂堂讲不完,天天做不完,月月考不完”的烦躁和苦恼。“学—研—练—悟”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节节“发力”。10分钟的“学”,学生可以在与文本的“互动”中,通过自学扫清问题“障碍”,把握主要内容;8分钟的“研”,学生又能在与同学的“互动”中,通过交流领会知识,掌握方法;25分钟的“练”,学生还会在更多方式的“互动”中,通过“精练互评”在完成习题的同时,展示最佳方案,提出学习存疑,并得到大家的赞赏或帮助。2分钟的“悟”,学生最后在更深层次的“互动”中,通过学习评价,感悟知识的本质和自己的成就。正是这样的改革,使学生在课上就学懂了、练熟了。课下怎么还会有压力呢?

在大港五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的教学改革也在同时“展开”。他们坚信所有的课堂都能在“多元互动”中更加“健康”。这些他们自己想的、试的、开发的、创新的方法和模式,谁也不敢说如何完美无缺,但是它由于更朴素真实、更符合现实,所以大家更容易接受和吸收,学校也更容易推广和普及。

他们所说的“深化”,就是向学校文化深化。

学校文化既是深奥的,也是简明的。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课程改革,其实是一场全面的变革。当它的综合性、深刻性、创新性的特征得到不断固化,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文化”。这里“展开”的教学改革,由于把握住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所以已经充分显现出来这样一些特征,进而形成了以“多元互动”为基本方式、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的学校文化。

这里是尊重创新的文化。在“互动”过程中,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着创新。至今,一提起作文改革,无论多大的“场面”,校长总要把率先进行改革尝试的张金玲老师“推”出来,自豪地告诉大家,“是她的创新成功,坚定了我的改革信心”。尽管她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什么“桂冠”,尽管作文改革后来又经历了大家的一次次再创新,但是学校不会忘记她的贡献。同样,教师的一条工作意见、一个教学建议、一项活动设计,学生的一段精彩文字、一种简捷解法、一次“头脑风暴”,只要与众不同,尽管还处于“萌芽”阶段,也能在“互动”的过程中被发现、被鼓励、被支持。正是“改革允许失败,但是不能不改”这样的文化氛围,推动着学校在创新中不断前行。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课程改革,其实是一场全面的变革。当它的综合性、深刻性、创新性的特征得到不断固化,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文化”。

这里还是鼓励合作的文化。在“互动”过程中,全校师生共同升华着合作。让人惊奇的是,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基本不会作文、也不想作文的学生,“恢复”了兴趣,体验了成功。使原来只能写寥寥几行且词不达意的学生,在小组“互动”的背景下,先是表达完整了、描述精彩了,后来脸上有“阳光”了、自己出集子了。应该说,合作给每个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尊严。令人叹服的是,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全校教师凝心聚智,合作攻关。学科团队还创意了一个“攻关”的流程:总体设计—“项目”研究—成果论证—普及推广。所谓“项目”,就是各个学科共同认可且计划开发的课型。尽管这些“项目”会由一位或几位教师分别承担,但教师们在独立思考、提出方案、反复实验的过程中,总要一次次邀同伴听课、评课,甚至跨学科征求意见,似乎“非摔熟了不可”。几年来,各类课型的新方法、新模式逐步成形。用在课堂上,教师觉得行,学生非常认可。应该说,“合作”给每个教师带来了改革的勇气。

正是这种正常的教育“生态”,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时空、营造了环境,保证了学生乃至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生态”。

这里又是共享和谐的文化。在“互动”过程中,全校师生共同享受着和谐。母亲节之际,当学生读着自己写给妈妈和妈妈回复自己的两封信的时候,全班师生的感情“决口”了,感动化作了感恩,感想化作了感奋。此时,大家已经不再是为命题作文《牵手》追寻主题,而是在一起享受家庭和谐的幸福。“南平事件”发生以后,当大家讨论同学作文成败的时候,他们除了同情弱者、声讨罪犯、批评“路人”、感慨社会以外,还中肯地表达了应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突发事件的期望。此时,大家已经不再是评论作文,而是在一起营造社会和谐的幸福。

去年,新中国六十年大庆,民族团结、和谐成为最强音。校长审时度势,提出举办“民族运动会”,每班代表一个民族组团,展示各自风采,以研究性的成果庆祝国庆。这一创意得到热烈回应。教师、学生都忙起来了,查找资料,设计展牌,编排民族舞蹈,训练特色项目……社会各界人士、家长也动起来了,缝制服装,制作饰品,组织“后援”团队,筹集慰问“物资”。运动会开始了,就在56个民族“代表团”载歌载舞步入会场的时刻,全场轰动了。作为特邀观众的学生家长、社区居民,长时间欢呼着、振奋着。此时,不仅是各班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进的巡礼。

这里更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在“互动”过程中,他们时时放眼社会、关注全局。通过多种多样的交流,让学校的优质资源,与身边的学校、社区,甚至远在“异乡”的同行共享。帮助他人和学习他人的有机结合,使他们在大家强壮起来的同时,也不断强壮了自己。

在这里,“无形的文化”又丰富、提升了“有形的文化”。你找不到文化的“标签”,但随处是文化的影响。哪怕是校园每一个角落,也都在为你讲述着学校的文化。

有人说,大港五中悉心“经营”的最大成功是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生活。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的确,学校该上课上课,该活动活动,该放学放学。学生上课时认真学,活动中可劲儿“玩”,放学后真休息。值得研究的是,都是普通社区家庭的生源,都在实行就近入学的制度,为什么他们能够“赢得”学生、“赢得”家长、“赢得”社会,还能“赢得”中考?其实,就在于学校真正回归了正常的教育“生态”。正是这种正常的教育“生态”,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时空、营造了环境,保证了学生乃至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生态”。不管是谁,只要能“经营”出这样的“生态”,就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经营作文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