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中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及实践准则

2010-05-10曹振

天津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师生影响教育

■曹振

曹 振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

一、对师生互动实质的认识

师生互动的实质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专业行为,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互动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及选择互动的方式是否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道德水平高,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方法科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就易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需要;反之,则无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教师的角色表现具有即时性特征,互动过程中的教育决策取决于教师的机智和技巧、对教育机会的准确把握。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对于外在的影响,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吸纳、接受。在教与学这对矛盾运动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不断地反馈给教师,促使教师对教育内容、方式以及自身的品格进行反思,并相应地调整教育策略,使矛盾双方协调统一,达到互动的最佳效果。

师生互动的性质、程度、效果与师生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师生关系存在多种状态,可划分为多种层次。一般而言,有明显对比性的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权威主义的,一种是民主的。教师中的权威主义者,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绝对权威,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看不到学生的内在需要。由于角色地位的确定,以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有一种防备心理,甚至有一种恐惧感,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因此,这种互动是被动的、刻板的,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抗拒的。具有民主观的教师则不同,他们既确知自身的教育职责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又不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作为指导者、顾问和朋友,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作出正确判断,把教师的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把施加的影响植根于师生的情感交流之中。这是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尽管也有学校制度的约束,但这是在双方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发生的互动,这种互动一般是积极的、主动的,并且是充分有效的。

由上述可见,德育中的师生互动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磨合、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互动过程。

二、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

就实际观察资料分析,德育中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情境

这是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心理的和谐氛围。它是影响人、净化人的心灵的一种现实力量。不和谐就会产生关系紧张、情绪对立,和谐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教育情境意味着互动过程中的双方处于协调统一状态。双方关系融洽就会产生信任感,愿意倾听对方的意见,师生就易于与对方产生心灵共振现象。

(二)教育目标

目标一致是师生间密切合作的基础。师生双方目标不一致,教师的教育就会对学生形成无形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一种被迫感,矛盾双方处于对立状态,且容易发生冲突。师生双方目标一致时,为完成共同目标就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相互间产生依赖性,彼此主动协调,采取相应步骤,努力实现目标,发生双向影响作用。共同目标越明确,对目标理解得越深刻,合作性越强,对对方的影响力就越大,互动就越充分。

(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这是师生双方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的依据。定位准确才有互动的条件,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才能确定自己需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教师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把自己定位在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位置上,懂得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这样就会常常反省自己,对自己作全面审视,并向周围的人包括向教育对象——学生学习。学生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一方面认识到自己正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在受教育者的位置上;另一方面还要意识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应主动接受教育,不断自我完善。正确的定位,促使双方目标趋于一致,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并作出自己的抉择。

(四)对对方的了解

对对方的全面了解和理解,关系到一个人接受对方影响和影响对方的程度。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其前提是要有针对性,这就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其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周围环境等。这样才能具备在互动中成为学生诸多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他人”的条件。学生要主动接受教育,也必须了解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并对教师传递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以及教师自身的为人处世、道德品格给予认同。实践证明,一个人是否接受对方的影响,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影响,不在于对方实际的力量,而在于对对方的知觉程度。如果学生对教师不了解、不认可,那么,哪怕教师的出发点再好,自身道德水平再高,对他人的影响再大,也不可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

(五)对对方的期待

期待是一种刺激。教师对学生寄予厚望,就会给予其鼓励和肯定,如果这种期待是恰当、适切的,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生就会为了实现教师的期待而更加努力,以达到教师期待的目标。学生的成就又会进一步影响教师,使之看到自身的价值,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更高的期待。可见,师生双方的期待影响着对方的行动和接受对方影响的程度。

三、德育中师生互动的实践准则

师生互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其影响是双向的,从这个角度讲,师生互动准则是一种双向要求,但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点必须确定。下列准则是基于上述因素对师生互动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是指师生之间地位平等,尊重对方的人格与自由,并愿意倾听对方的话语。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在一堂自习课上,班干部小A与另一个学生互扔粉笔头,正好让我看到。我当即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小A,小A接受了批评,并表示一定改正。事后,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对我提出了意见,认为扔粉笔头不全是小A的错,另一个同学也有错;不能因为班干部与别人发生矛盾,就什么错都是班干部的。学生的意见促使我进一步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另一个学生在这件事情中应负主要责任,是他挑起事端的。事后,我进行了反思:我对这件事的处理太主观了,以致产生了偏颇,影响了学生的情绪。我原以为,我批评的只是小A一个人,只要他能接受批评就行了,但事实上,我一站到讲台上,面对的就不是单个学生,而是一个班的学生整体,我的思想、态度、好恶会对全班学生带来影响。记住,粗枝大叶,随心所欲,都将带来始料不及的后果,即使是进行一次简单的表扬或批评也不例外。教师尊重学生,不仅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而且能接受学生的意见和批评,并不断反思自身;学生尊重教师,不仅把教师看作是生活的先行者、引路人,而且把教师看作是与自己同样具有个性的可以交流思想的人,因而能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二)情感交融

相互尊重是在理智层面上认识师生互动,而情感交融则是从情感角度深入师生的内心世界。它是建立师生间和谐融洽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动力作用。师生情感交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与理解,需要学生的“敞开”与“接纳”,这些都在于师生之间有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诚的爱、信任和鼓励,所谓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留级生”小B来到我的班上后,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教师和同学们将会怎样对待他。我就利用写评语的机会与他交流:“自从你来到班里,似乎就变了一个人,老师真为你高兴。你能按时交作业了,你懂得关心集体了,你想当好学生了。老师忘不了你当上值日小队长时那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你背起他就奔向卫生室。看着你高大的背影,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有一点我还要提醒你,有时你表现散漫。要知道,老师和同学们期盼着你取得更大的进步啊!”小B读了评语后十分感动,行动上也作出回应。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能产生积极的动力刺激,使学生由“要我做”转为“我要做”。“要我做”是对学生的鞭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要做”则是内在的需要和积极的愿望。情感交融反映了师生双方既悦纳自己,又接纳对方,并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相互了解、知觉和更深切地理解,促使师生更自觉地合作。

(三)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体现了对对方主体性的尊重,这是师生互动在精神层面上的更高准则。教师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热切的期待),学生就会朝着教师的期待去努力。同时,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教育特长,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在行为方式上也应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应按一个模式去要求或套用。

我校星期五下午后两节课是学生自习时间。这一天,我班的几个学生没有上自习课,不听任课教师的劝阻,到图书馆去了。这件事该怎样处理?我了解情况后,建议班干部组织召开主题班会,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一事件。班会中,有的学生说,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应该接受处罚;有的学生认为到图书馆去也是学习。经过热烈的讨论,全班学生统一了认识,提出两点处理意见:一是作为学生,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这是不对的,应该接受学校的处理意见;二是去图书馆是一种主动学习,应该肯定,但以后要说明情况,取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自此以后,学生们更加自觉地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学习的意识更强,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考虑得更全面细致了。

互动不能强制,能否接受对方的影响出自内心的需要,有需要才有感受、判断和选择。对上面这一事件我没有亲自处理,而是让学生讨论决定,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这不是放弃教育的责任,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处理问题。自由选择是师生良好互动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师生影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