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青刀豆-秋青花菜-冬春芥菜优质高效种植模式

2010-05-05张银华

上海蔬菜 2010年3期
关键词:青花菜芥菜真叶

张银华

(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农技中心 312361)

黄新灿 谢以泽

(上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青刀豆、青花菜和芥菜均是保鲜、速冻、腌渍加工或市场鲜销的主要蔬菜品种和原料,可周年生产。上虞市是浙江省青刀豆、青花菜和芥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300hm2、500hm2和2000hm2以上,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10%左右。夏青刀豆-秋青花菜-冬春芥菜种植模式适宜于与长三角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示范推广应用。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夏青刀豆-秋青花菜-冬春芥菜种植模式具体茬口安排见表1。

表1 夏青刀豆-秋青花菜-冬春芥菜种植模式茬口安排

2 产量与效益

夏青刀豆-秋青花菜-冬春芥菜高效种植模式,每667m2产青刀豆1500kg,产值1800余元,净收入1050余元;每667m2产青花菜1500kg,产值3750余元,净收入2550余元;每667m2产芥菜5000kg,产值1500余元,净收入900余元;全年667m2总产量8000kg,产值7050余元,净收入4500余元,经济效益显著。

3 栽培要点

3.1 夏青刀豆

3.1.1 品种选择 应选择开花结荚集中,嫩荚圆而直,粗纤维含量低,荚长12~15cm、荚径粗0.5cm左右,荚色绿,耐热抗病的品种。目前栽培表现较好的青刀豆品种有宝绿、鲜绿、5991等。

3.1.2 整地筑畦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通气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栽培。土壤耕翻后筑深沟高畦,畦宽(连沟)1.3~1.5m。施足基肥,在畦中间挖沟,每667m2施充分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并施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30~40kg、草木灰 20~30kg、复合肥料 25~30kg。畦中间稍高,两边稍低,畦面细平,覆盖地膜,待播。

3.1.3 播种 青刀豆露地栽培,一般采用种子直播,在晚霜前10~15d、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选晴天播种,一般在3月上旬。蔓生种每畦播2行,穴距25~30cm;矮生种每畦播3行,穴距20cm。挖穴深3~5cm,每穴播种3粒,覆土2~3cm。播种后轻镇压,使种子与湿润土壤接触紧密,以利于种子吸水发芽,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1.4 田间管理 出苗后待幼苗第1对真叶展开时进行查苗,对缺苗、基生叶受伤的苗或病苗要换栽健壮苗,每穴确保2株以上健壮苗。蔓生种应及时插架,并引蔓上架。青刀豆在苗期追肥1~2次,并适当控制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抽蔓期适当控制水分,防止茎叶徒长;开花结荚期,植株既长茎叶又陆续开花结荚,需肥水量增加,整个结荚期需供给充足的肥水,使土壤水分稳定在最大持水量的60%~80%,每隔10d左右追肥1次,共追施3~4次,除根部追肥外,需多次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3.1.5 病虫害防治 青刀豆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细菌性疫病和锈病等。应优先选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实行轮作等物理防治方法;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细菌性疫病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防治,锈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是种蝇,幼虫危害叶片和初生根,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灌根防治。

3.1.6 适时采收 青刀豆豆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荚首先膨大,当豆荚长至12~15cm时种子才开始膨大,这时为采收适期。如果延迟采收,养分集中供应种子,从而影响果荚的生长,不但荚皮得到的养分减少,同时纤维素增多,果荚品质下降。一般每667m2产嫩荚1500kg以上。

3.2 秋青花菜

3.2.1 品种选择 选用优秀等早熟优良品种。

图1 夏青刀豆

3.2.2 培育壮苗 夏播秋收的青花菜播种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根据栽培季节和种植方式,夏秋季露地育苗应配有防虫、防雨、遮阳等设施。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近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作苗床,每hm2大田需苗床600m2。播前15~20d翻耕晒土,整平苗床,并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3000倍液加 72%都尔 1500~2000倍液喷洒床面进行消毒处理,每hm2苗床用药液1500kg。播种前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覆细土(药土)厚0.6~0.8cm,适当镇压,并覆盖遮阳网。每hm2用种量为225~300g。露地苗床要搭建1~1.5m高小拱棚,备好遮阳网和薄膜,以便防雨遮阳。播种后温度保持20~25℃,以利出苗整齐。晴热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覆盖遮光率60%~70%的银灰色遮阳网遮阳,每1~2d早晨浇1次透水,阴雨天覆盖薄膜避雨。齐苗后覆盖0.5cm厚的焦泥灰1~2次进行护理。分苗前间苗1~2次,苗距2~3cm,去除病苗、弱苗、劣苗,间苗后覆土。幼苗具2~3片真叶时,按大小分级分苗1次,假植到营养土块或营养钵中,间距10~15cm。分苗后浇活棵水,假植后3~4d每天早晨浇1次水,活棵后适当减少浇水,促进发根,防止幼苗徒长。若幼苗长势弱,可用绿芬威2号10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壮苗标准:秧苗具有4~6片真叶,叶片肥厚、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早熟品种及夏秋季栽培的青花菜苗龄为25~30d。

3.2.3 定植 深翻土壤15~20cm,耕翻时每hm2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0~22500kg,再撒施三元复合肥600kg及尿素120kg,缺硼地应增施硼砂7.5~15kg。耕翻后开深沟筑高畦,狭畦栽培,畦宽1.3~1.4m种2行;宽畦栽培,畦宽1.7~1.8m种3行。最好在晴天下午3时以后定植,阴天可全天定植。定植行株距(60~70cm)×(35~45cm),每 hm2栽 45000 株左右。

3.2.4 田间管理 青花菜喜湿润,怕旱怕涝。定植后3~4d每天浇1次水,成活后控制浇水。如遇伏旱可在傍晚适量灌跑马水;雨后田间不能积水,应及时清沟排水。根据平衡施肥原则,应多施有机肥作基肥,并多次追肥。定植后浇1次点根肥,用稀粪水或0.2%~0.3%尿素水;定植后7~10d进行第2次追肥,浇稀粪水加0.3%尿素或每hm2施三元复合肥150kg加尿素75kg;第3次在现蕾前看植株生长情况再施三元复合肥 225~300kg、 硼肥 15kg及尿素 75~120kg。及时中耕除草,摘除病虫叶。在植株封行前结合清沟培土1次,促进不定根发生及茎秆粗壮,以防倒伏。雨季及高温期不宜培土过多,以免烂根。

3.2.5 病虫害防治 青花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菌核病、黑腐病、软腐病等,可选用甲霜灵、百菌清、扑海因、菌核净、农用链霉素、杀毒矾等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老虎、蛴螬、蜗牛、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应优先采用田间设置黄色诱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方法,并结合选用敌百虫、辛硫磷、吡虫啉、抑太保、力虫晶、BT乳剂、卡死克、密达等农药防治。

3.2.6 采收 宜在早晨或傍晚采收。采收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出口青花菜采收标准:花球横径11~14.5cm,花球紧实、圆正,花蕾细小,深绿色,无黄花蕾、病斑及虫斑,单个花球重280g以上,茎部不空心。内销青花菜采收标准:花球充分长大,各小花蕾尚未松开,整个球体紧实完好,没有病斑和虫斑,花球深绿色。

图2 秋青花菜

3.3 冬春芥菜

3.3.1 品种选择 适合冬春栽培的优良芥菜品种有大叶芥(浙江中芥、金华披叶芥)、花叶芥、雪里蕻(九头芥)、皱叶芥(海宁鸡冠芥)、包心芥和弥陀芥等。

3.3.2 培育壮苗 冬播春收一般在9月25日~10月5日播种,11月上中旬种植;幼苗出现第1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拔除徒长苗和变异苗;2片真叶时第2次间苗,株行距为5cm×5cm;5~6片真叶时定植。如长势弱,可追施稀薄腐熟人粪尿加少许尿素(浓度控制在0.3%以下)。育苗期间,应防止蚜虫、跳甲及地下害虫危害。

3.3.3 整地筑畦 选择中性壤土、肥力较高、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好的田块种植。翻耕整地前每667m2施入腐熟栏肥 1000~1500kg、人粪尿 1000~1500kg、草木灰50~100kg作基肥,筑深沟高畦,畦宽(连沟)1.2~1.6m。

3.3.4 合理密植 冬播春收一般在11月上中旬选择冷尾暖头的天气定植,株行距为(26~40cm)×(30~50cm),每667m2栽5000~6000株。将苗栽入种植穴后,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15kg加焦泥灰拌匀后覆盖根部,然后覆土,并适当压紧。

3.3.5 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第2d傍晚再浇1次水,以后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即可。采收前7~10d停止浇水,以利贮运和加工。定植成活后,应薄施人粪尿1次;定植20d后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m2施复合肥7.5kg加尿素2.5kg;在发棵后20d进行第3次追肥,每667m2施复合肥10kg加尿素5kg;最后1次追肥在收获20d前进行,每667m2施尿素20kg加复合肥12.5kg、氯化钾7.5kg。未封行之前,应经常中耕疏松表土,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注意土不要埋没菜心,做到畦面平整,排灌通畅。

3.3.6 病虫害防治 芥菜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毒病应注意防治苗期蚜虫,在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WP)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淋根或用77%可杀得(WP)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可选用25%雷多米尔 800~1000倍液或 25%甲霜灵(WP)800~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25%施保克2000倍液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防3~4次。虫害主要有蚜虫、黄曲条跳甲、菜青虫和夜蛾类等。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 (WP)2500倍液或70%艾美乐(WG)3000倍液防治;黄曲条跳甲可用5%锐劲特(SE)2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夜蛾类低龄幼虫期是防治最佳时期,可选用25%菜喜 (SE)1000~1500倍液或10%除净(SE)2000~2500 倍液或 24%美满 (SE)2000~2500 倍液或15%安打3000~3500倍液喷雾防治。

图3 冬春芥菜

3.3.7 适时采收 冬播春收的芥菜收获期在次年2~3月,一般在抽薹前采收,开花后采收品质会变差。

猜你喜欢

青花菜芥菜真叶
不同芥菜品种(系)对镉胁迫的响应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我国青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青花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褪黑素调控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延缓采后青花菜衰老
佳蔬良药话芥菜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种子在黑暗中能发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