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不良反应 93例分析

2010-04-27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新区分院铜川727031张淑霞马卫民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抗菌药抗菌药品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新区分院(铜川 727031) 张淑霞 马卫民

药品不良反应(ADR)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院 2007年 1月至 2007年 12月的 93例 ADR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93例 ADR中,女 48例 ,占 51.6%;男 45例,占 48.4%;年龄最小的 1岁,最大的 83岁 ,其中 <18岁 12例 ,18~ 40岁 31例 ,40~ 60岁 27例 ,> 60岁 23例 ,以 18~ 60岁患者所占 58例最高 ,占 62.4%,> 60岁占 24.7%。采用卫生部 ADR监测中心的 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1,2],93例肯定 60例,很可能 24例,可能 9例。

2 ADR与给药途径 在 93例 ADR中静脉给药居首位,共 63例,占 67.7%;其次为口服给药 26例,占 28.0%;肌注 3例,占 3.2%;皮下注射 1例,占 1.1%。

3 ADR与药物种类 见表 1,表 2。 93例 ADR患者涉及药物 81种,以抗菌药物的品种和报告例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22.2%及 38.7%。

表1 引起 ADR的药物种类及其构成比

表2 引起 ADR的抗菌药物类别及构成比

4 ADR受累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 ①消化系统 32例,占 34.4%;主要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暖气、便血。②皮肤及附件 20例,占 21.51%;主要临床表现:皮疹、瘙痒、荨麻疹、面部水泡、面部肿胀、静脉炎。③神经系统 13例,占 13.98%;主要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烦躁、药物热、视物模糊。④呼吸系统 10例 ,占 10.75%;主要临床表现:咳嗽、胸闷、气短。⑤循环系统 5例,占 5.38%;主要临床表现:心悸、血压下降、血压升高、心区疼痛、面部胀红。⑥血液系统 3例,占 3.22%;主要临床表现: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⑦泌尿系统 5例,占 5.38%;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蛋白、肾绞痛。⑧其它 5例 ,占 5.38%;主要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出汗、寒颤、双眼干红、肿痛、药物热、全身浮肿、全身无力。

5 ADR的治疗及转归 危重病人应立即停药,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应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 B6等治疗。心慌、寒颤、高热、皮疹,应用地塞米松、非那根、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治疗。锥体外系反应,应用盐酸苯海索治疗。全身四肢麻木,应用 VB1、B6治疗。肝功能受损 ,应用硫普罗宁、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白细胞减少,应用升白胺、氨肽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V B4治疗。 ADR转归:治愈 58例,好转 35例。

讨 论

1 患者年龄、性别与 ADR的关系 本组 93例 ADR在年龄分布方面小于 18岁的为 12例,占 12.9%,18~ 60岁 58例,占 62.4%,60岁以上的患者为 23例 ,占 24.7%,与以往文献报道老年人发生率较高相同[3,4],老年患者易发生 ADR的因素可归纳为:肝肾功能减退,使药物代谢、排泄速度减慢;血浆蛋白含量偏低,使体液游离药物浓度增高;个别器官对某些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增加;原患疾病较多,长期用药,合并药多及营养欠佳;对药物剂量个体差异大,易发生药物蓄积。因此对老年患者应慎重用药。我院发生的 93例 ADR中,虽女性略高于男性,但女性与男性 ADR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2 静脉给药方式是发生 ADR的重要原因 93例 ADR中,静脉给药者 63例占 67.7%,诱发 ADR的因素除了注射剂的内在因素外,还与药物配置、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速等密切相关。因此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

3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由表 1、表 2可以看出,由抗菌药物引起的 ADR共 36例,占全部 ADR的 38.7%,居各类药物首位,这与抗菌药大量应用密切相关。临床抗菌药的应用中,普遍存在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不合理应用抗菌药,不仅增加 ADR的机会,同时造成耐药性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

4 ADR的临床表现 ADR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其次为皮肤附件反应,而血液、泌尿及循环系统表现最少 ,这可能由于该类 ADR,需临床检验发现,提示应加强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临床检验,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降低 ADR的发生率。

总之,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师在用药时,一定要掌握用药的指征,在考虑其治疗作用时,也应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注射剂的应用,对老年患者采取个体化用药及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措施,可有效降低 ADR的发生。药师在工作中,要认真观察,及时了解用药最新动态,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1] 谢金川.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26.

[2]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 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5-251.

[3] 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

[4] 章桂芳.浅谈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1):1232.

猜你喜欢

抗菌药抗菌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