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环境下的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状况调查与启示

2010-04-27张继忠陆为国兰州大学图书馆兰州7300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11期
关键词:试用甘肃省馆藏

●张继忠,陆为国(兰州大学 图书馆,兰州 730000)

1 甘肃省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基本状况概述

笔者于2010年5月1至29日,以甘肃省主要的28所[1]大专院校的图书馆主页为样本进行数字资源状况网络调查,并结合电话咨询、实地交流等形式开展调研。由于多种因素(网络问题、IP地址等),仅实现了对16所高校图书馆的有效调查。

本文对所调查资源的类型、数量、简介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类。其中包括:引进中外电子期刊、电子书、自建特色数据库、学科导航、开放获取资源、试用资源、数字资源整合等情况(见表1)。

表1显示,数据库数量30个以上(含30) 的图书馆有3个,分别是兰州大学图书馆、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数量在20-30个之间的只有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家;数据库数量在10-20个之间的图书馆有5个;数据库数量在10个以下的图书馆有7个。

16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图书馆分别开展了开放获取免费资源与学科导航建设工作(见表1中带*号者)。16所高校数据库试用工作开展活跃,但数字资源整合没有启动。

表1 甘肃省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列表

2 甘肃省高校数字资源现状与分析

2.1 数字资源增长趋势明显

甘肃高校引进中文数据库47种,外文数据库33种。各主要数据库被引进情况详见表2。

表2 甘肃省高校图书馆主要数字资源分布情况

2.2 多途径获取数字资源增强,整体协作能力偏弱

甘肃省高校图书馆为弥补资源不足,分别采取了学科导航、开放获取网上免费资源、试用数据库等多种有效方式来获取数字资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尽管甘肃省高校图书馆在多途径获取数字资源上有所增强,但整体协作能力偏弱。主要表现在全省高校文献资源共享系统没有形成,相互业务交流不活跃。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单靠几个图书馆很难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因此,各馆应树立合作理念,根据本馆特点,实行协作采购,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均衡机制,以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2]

2.3 自建特色数据库意识较强,特色鲜明;可持续性建设尚需加强

自建特色数据库在甘肃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特点较为明显(见表3)。在调查的16所高校图书馆中,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比例已达到62.5%,表明甘肃省高校图书馆在加强自建特色数据库方面意识较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对数字资源的有益补充,也达到了构建特色数字馆藏的目的。见表3。这些自建数据库特色鲜明,突出了本校的学科特点,展示了西北地区的人文风貌。

表3 甘肃省部分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资源列表

调查中发现,甘肃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据库方面虽然意识较强,特色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建特色数据库数量有待增加,数据库更新迟缓,网络连接不畅,缺乏规划等。如何保持特色数据库动态建设,使其可持续发展,值得思考。

2.4 中文数据库使用形式以远程包库与镜像并存,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

在对16所高校图书馆所引进的中文数据库的调查中,一般的访问形式是远程包库与镜像并存。镜像模式需要配套投入存储设备。数字图书馆中作为存储体的计算机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年度数据量递增原因,甘肃高校图书馆存储设备普遍面临危机。一是存储设备老化,维护困难,配件难寻。二是数据量增大,存储设备有待更新与扩容。三是经费短缺问题严重。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程度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先进与否的标志。而在所调查的高校图书馆中主页无法访问的比例高达42.9%,需认证的比例达7.1%。这种状况与当前网络迅速发展的形势极不匹配。因此,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意识仍需加强,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

3 甘肃省高校数字资源现状的启示

3.1 制定数字资源发展政策,形成数字资源馆藏体系

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正发生着结构性的变革,数字馆藏资源与印刷型馆藏资源共同成为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两大基础。及时制定数字资源发展政策,把数字馆藏策略纳入到馆藏策略中去,有利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所制定的数字资源发展政策应是一个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需涵盖数字资源评价、选择、购买、使用的一系列原则、标准与规定。[4]通过科学地判定数字资源发展政策,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适用的高校数字资源馆藏体系。

3.2 调整馆藏结构,逐渐实现各种载体文献的比例合理化

数字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在悄悄发生变化,很大一部分读者已经习惯于网上浏览与阅读,这一状况使得高校图书馆必须适时地调整文献结构比例以适应数字环境的发展。据了解,香港与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电子文献与纸本文献的资金投入比例趋势是7∶3,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电子文献与纸本文献的资金投入比例基本达到6∶4。而我省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属于“985工程”高校的兰州大学图书馆在电子文献与纸本文献的资金投入比例也未达到1∶1。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力度,转变思想,逐步调整馆藏结构,优化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之间的比例,以满足读者对数字文献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3.3 避免重复购置数据库,节省经费

我国现有四大电子图书生产商(超星、书生、中数图、方正) 和三大综合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重复收录的现象非常突出。其中CNKI、万方、重庆维普在期刊种类上80%以上都存在重复。[5]此次调查中同时购买同一类型两种以上数据库的图书馆的比例达56.25%,而且在订购模式上基本采取了远程包库加本地镜像两种模式。镜像模式需要存储设备与人员维护。据了解,省内一些重要高校图书馆用在存储设备的资金投入不扉,这对于原本财力紧张的甘肃高校图书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解放思想,接受“能获取,但不拥有”的理念。在订购模式上应选取远程访问形式。即便是选择本地镜像模式,也应该联合几家学校共同购买。把镜像数据放在其中的一所高校图书馆维护,以此来减少维护与购买存储设备的资金投入。这样既节省了大量资金,又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3.4 加强数据库购买前后的评估工作,建立数据库资源评估体系

数据库试用是数据库采购流程中重要的环节。一是要有选择地进行试用。所试用的数据库内容要符合学校的学科建设,试用时间尽量长一些,并统计试用量,观察试用变化规律。使用量单篇成本低于预期值并趋于平衡时,可决定购买,避免盲目采购。二是注意数据库的宣传与利用的培训工作,包括采前、采后的宣传、培训;采前主要是推广、介绍数据库的试用方法;采后主要侧重试用技巧与应用。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库的使用量,降低单篇试用成本。三是数据库评估。数据库评估是对使用情况的总结,主要是决定是否续订。可以采取网上调查、召开读者座谈会、数据试用量报告等形式进行。

3.5 建立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联盟

根据CALIS的战略规划,作为CALIS全国工程文献中心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组团引进了EI作为该中心工作的开端,并于1998年10月下旬代表10家大学图书馆与EI公司签署了订购协议,拉开了我国高校集团引进数字资源的序幕。[6]经过10余年的发展,给参加馆带来不少益处。不仅节约了资金,而且减少了工作量。参照CALIS的经验,广东、江苏、湖北、北京、河南等省份陆续以省为单位开展数字资源团购,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的青海省也开展了团购工作。甘肃省高校图书馆也应加强协作,建立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集团采购联盟,探索集团采购模式,实现集团采购。

集团采购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大大降低数据库价格,实现客观评价,减少采购风险,而且可以由此来获得赠送资源、免费资源、共享资源。甘肃省高校图书馆应在自愿、平等、互惠的三大基本原则基础上建立集团采购联盟。2009年12月,在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牵头下,甘肃省高校图工委以超星学术视频为载体进行了有益尝试,实现了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零的突破,为未来数字资源集团采购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建立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集团采购联盟,是实现“共建、共知、共享”,解决甘肃省高校数字信息资源匮乏,提高整体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

3.6 构建全省资源整合系统,实现省内资源共享

调查的16所高校图书馆中大多数馆为了弥补资源短缺问题,分别采取学科导航、自建特色书库、开放获取免费资源、试用数据库等形式来拓宽数字资源获取渠道。但调查中也发现数字资源整合系统还没有出现,表明甘肃省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单一、数量有限。从全省高校数字资源整体考虑,应建立全省高校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统一管理数字资源。兰州大学图书馆已开始着手建设“新一代OPAC”文献资源整合系统。在此平台下,通过优化全省数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此架构下可采取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各图书馆应通过加入“CALIS”“CASHL”“CADAL”以及“NSTL”等组织,来获取更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方面的免费外文资源。

3.7 适应数字化环境发展,开展开放获取资源建设

据统计,全世界发行的学术期刊中约有21000种为同行评阅、审稿的高质量期刊,而其中的6%(约1200种)现已成为开放访问期刊。[7]对于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积极地进行开放资源获取工作是对数字资源不足的一种有效补充。

3.8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以适应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要求

馆员在数字资源建设中始终是核心,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作为数字资源的宣传者和推广者,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要广泛收集、阅读、积累有关数字资源方面的资料,了解数字资源情况及变化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帮助用户利用好数字资源。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B/OL].[2010-05-08].http∶//www.edu.cn/HomePage/jiao_yu_zi_yuan/list.php?listid=631.

[2]宋巍巍.试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162-163.

[3]李爽.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5):4-7.

[4]季亚娟.我国电子信息资源集团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7):21-24.

[5]温芳芳.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资源的特色化发展构想[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1):72-76.

[6]宛玲,等.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J].情报资料工作,2009(6):65-68.

[7]宋天华,李春海.开放资源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探讨 [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3):16-18.

猜你喜欢

试用甘肃省馆藏
馆藏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血管吻合试验台的研制及试用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GYK-160G型和GYK-160X型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通过试用评审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一诺千金!试用十天,不满意无条件退款!新发明专利幸福宝 让婚姻更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