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0-04-24宋健雄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氟西汀抗抑郁例数

宋健雄

脑卒中后抑郁 (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卒中后抑郁不仅加重患者精神痛苦,还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康复和治疗,严重者促使患者死亡。目前,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已得到了重视,但对卒中后抑郁的防治尚未足够关注。现将我科对PSD的早期预防的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均为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且首次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经CT或MRA证实;发病在48h内入院;年龄40~80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16分;住院时间超过3周;有条件随访。伴有以下情况者均不能入选:严重心肺肝及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进行性高血压;恶性肿瘤;昏迷;有精神病或痴呆病史者。

1.2 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者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的治疗,不强调心理治疗,不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第4天起至发病3个月内给予氟西汀胶囊20mg,1次/d,口服;住院期间每天由医护人员直接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辅导,并对陪护家属进行相应的宣教,通过他们对患者进行间接的心理辅导,帮助病人消除悲观情绪。

1.3 评定方法 以HAMD评定抑郁情况;Fugl-Meyer方法评定瘫痪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积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患者发病第3天、1个月及3个月时各评定1次。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 (61.0±8.6)岁,其中脑梗死32例,脑出血13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 (63.0±7.4)岁,其中脑梗死34例,脑出血11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见表2、3。

2.4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服用氟西汀胶囊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住院过程中有7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为 (10320.3±4635.8)元,对照组为 (11763.4±4863.1)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 (±s,分)Table1 Comparison of HAMD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 (±s,分)Table1 Comparison of HAMD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第3天 1个月 3个月治疗组50 13.6±5.2 10.3±4.1 8.2±2.4对照组50 13.4±4.9 17.4±6.3 18.3±4.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对比 (±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Fugl-Meyer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对比 (±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Fugl-Meyer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第3天 1个月 3个月治疗组50 26.3±16.5 47.1±15.4 77.1±28.3对照组50 26.1±16.3 32.3±20.2 57.1±21.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积分对比 (±s,分)Table3 Comparison of Barthel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积分对比 (±s,分)Table3 Comparison of Barthel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第3天 1个月 3个月治疗组50 20.7±10.4 35.1±16.6 65.7±19.1 50 21.3±11.2 45.3±15.6 81.4±18.2对照组

3 讨论

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因失望或失败所产生的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反应,是目前阻碍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PSD不仅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死亡率增加。近年来的研究证明PSD发生率一般为20%~60%,而且多发生于神经功能康复最重要的卒中后数月内[1-3],也证实了抗抑郁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早期康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物理康复,心理康复尤其是防治PSD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加强防治PSD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课题。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分析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因素,根据其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家庭状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综合的心理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PSD的方法有多种,研究表明,氟西汀作为抗PSD药物的安全有效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综合治疗PSD是最好的[4]。

在本研究中,在脑卒中患者没有并发PSD之前,在急性期除了常规物理康复等治疗外,采用抗抑郁药物 (氟西汀)及加强心理辅导进行预防PSD,效果显著。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发病1个月和3个月后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PSD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值和指数积分均升高,出现并发症例数较少,不增加平均住院费用,说明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级加强心理辅导预防PSD是安全、有效和经济的,不但有效减少PSD的发生,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综合预防PSD的治疗是值得推广的。

1 Sit JW,Wang CY,Zhao WL.Associated factor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mong Hong Kong Chinese:a longitudinal study [J].Psychol Health Med,2007,12(2):117-125.

2 黄涛,谭峰.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2):129-131.

3 Paolucci S,Gandolfo C,Provinciali L.The Italian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on post- stroke depression [J].J Neurol,2006,253(5):556-562.

4 贾燕,王昕,相首武.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研究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34-35.

猜你喜欢

氟西汀抗抑郁例数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更正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