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2010-04-20曹典

电影 2010年9期
关键词:徐克

文/曹典

【197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徐克进入了香港佳艺电视公司。正是在这里,徐克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施南生,也因此圆了自己幼年时代起的武侠梦,摄制了第一部武侠剧作——《金刀情侠》。因其“不惜工本只求好”,还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使评论界为之哗然,称之为“香港电视武侠剧的经典作品”。徐克由此迎来了事业起飞的契机,终于踏入电影圈。也抱得美人归,开始了与施南生三十年的情缘。】

大雪纷飞的韩国,来自遥远香港的一行人正忘了寒冷,在雪地里纷纷忙碌着。架机器的、打灯光的、举话筒的、换服装的……这便是《金刀情侠》拍摄剧组。

眼看第一场戏就要开拍,自己即将“梦想照进现实”,徐克却突然暗叫“糟糕”:原来剧组不惜千里抵达韩国,他却猛然发现自己只带了演员,也就是即将在电影中“杀人”的人,却没有带演员圈里面所谓的“下把”,也就是“被杀”之人。

现下万事俱备,只等开拍,徐克左右一望,急中生智,瞄上了一个面露英气的打灯的剧工。

“哎,就你吧,你样子挺好看。挺像这个江湖上的人啊,你就穿上衣服去吧。”

于是“无辜”的剧工突然转了行,让服装师给他穿上戏服,过了一回“被杀”的瘾。

接下来武打戏就要开拍,这是徐克最痴迷的。看着他难掩兴奋之情,手舞足蹈地给演员说着戏,演员很不解地问:“武术指导是谁?”

徐克面露诧异:“我不知道……没有武术指导啊。”

“那你会指导武打吗?”

徐克摇摇头:“我不会。”

现场演员都沉默了……

“你按我说的做就好啦。”

在完全没有武术指导,所有动作都靠徐克来比划示范的情况下,完成了拍摄。反观这段没有武术指导的打戏,却也有种“不走寻常路”的独特之处,正是歪打正着,颇有新意,看起来十分过瘾。

无论如何,一直做成竹在胸状的徐克,回港后一脸尴尬地给监制讲述了“武术指导”的笑话,并要求赶紧为他寻觅一个“真正的”武术指导来,也由此,他结识了日后的合作伙伴与知心好友,程小东。

眼看《金刀情侠》拍摄已经接近尾声,杀青在望,公司那边却资金不足,周转困难,面临倒闭的危机。最后剧集的制作费也随之缩了水。然而这个困难依然没有难倒古灵精怪的徐克。为了省钱,他决定将原本最重要的最后一场大对决,完全不用灯光,摸黑拍摄。当剧组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被逼无奈、“自毁前程”的决定时,没想到拍摄出的效果反而出乎意料的好。很多观众都惊奇于这种黑暗带来的紧张感与神秘感,这也成了该剧颇为人称道的部分。

段子归段子,我们不得不叹服,无论是“没人”还是“没钱”,都难不倒“徐老怪”那奇思妙想的大脑。他自己就像个武功高超的侠客一样,每每能“化险为夷”,带来“无奈的惊喜”。但这种“功力”很难与生俱来,也绝非一日练就,而是根源于徐克自幼对武侠的喜爱和对电影的探索。让我们将追问的目光,移向六十年代,遥远的越南。

放学后的教室里,一群孩子正围住其中一个眉飞色舞的男孩,听他讲述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年仅十岁,但他对飞檐走壁、纵马江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憧憬。正因为这种心驰神往,他将故事讲得格外生动。而同学们,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这个小男孩,便是日后钟情于并引领着中国武侠电影的大导演徐克。

徐克1951年出生在越南。儿时离家不远的戏院,常常放映一些华语或印度电影。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混进影院,成功潜入的幸运者就要负责散场后给其他人讲述电影情节。正是在这样的童年中,徐克培养起他对电影的极大兴趣,也锻炼了最初的编剧能力。他十岁出头,就第一次尝试和同学一起拍摄和剪辑电影。

十五岁时,徐克随父母来港定居。父亲徐忠是一位严肃务实的中医,他希望徐克能够子承父业,便将中学毕业的他送往美国,攻读医学。然而一心热爱电影的徐克,却选择忠于自己的志趣,“先斩后奏”,到美国后瞒着父亲更改了专业。

然而学成归来、饱含壮志的徐克,却未能一帆风顺地踏入电影圈。相比学历,香港的电影人显然更重视实践经验,而这正是年纪轻轻的徐克所缺少的。无奈之下,徐克转而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并接拍了几部电视剧。1978年,无线电视台因内部机制等问题面临危机,徐克也随众员工跳槽易主,进入了另一家大型电视机构——香港佳艺电视公司。正是在这里,徐克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也因此迎来了事业起飞的契机。

这个女人,便是佳艺电视公司时任的董事施南生。徐克来到佳视后,曾就拍摄题材问题与施南生有过探讨交流。在得知徐克自小对武侠题材的沉迷喜爱之后,施南生为他的热情和执着所感染,她鼓励徐克拍摄一部武侠剧,并多方联络,积极寻找题材,希望帮助徐克促成此事。彼时香港,正是古龙武侠剧热映时期,倘若能买到一部古龙小说的拍摄权,也就对收视率有了一定的保障。然而“古龙热潮”使得其小说大多已被其他电视机构买断,当施南生联系到古龙时,只有一部名为《九月鹰飞》的小说尚未出卖。大喜过望的施南生很快与佳视高层领导沟通,果断买下了这部小说的拍摄权。这便是后来,使得徐克一炮走红,并终于蹋进电影圈的电视剧——《金刀情侠》。

《金刀情侠》播出后,一时间万人空巷,评论界也为之哗然,称其为“香港电视武侠剧的经典作品”。该片的成功,初步奠定了徐克在武侠片这个“江湖”的地位,也吸引了很多业内人士的目光。多年后,香港电影导演许鞍华在谈及徐克时,仍回忆道:“我识他是因为《金刀情侠》。1978年他拍《金刀情侠》时,我同严浩睇完电视节目,简直惊为天人,我们不认识他,竟然打电话恭喜他。”而这些目光中,尤为重要的,便是日后将徐克带入电影圈的领路人——吴思远。

“我发觉他是我看一部电视剧,我平常不看电视剧,那天偶然看到,叫《金刀情侠》……我看那个电视剧呢,那个电视一般是三片景,很不方便的,镜头不能反的,要借位啊什么的,我一看这个导演拍的镜头怎么跟电影一样,很有电影感,甚至比一些电影导演还拍得好,我就留意最后的字幕出来,‘徐克’我记住了名字。”

也许正因为拍摄《金刀情侠》时遭遇的那种种尴尬、笑话,以及完成后留下的经验与遗憾,使得徐克渐次认识到专业技术和特技应用在电影拍摄与后期制作中的重要作用,也使得他在有机会拍摄电影处女座《蝶变》之时,甚至在其随后的电影创作之路上,一直坚持将技术的大胆创新与应用进行到底。

施南生:好女人是一个世界

作家亦舒在那本《我的前半生》里曾写到:“我马上伸长脖子看,老徐长着山羊胡须,瘦得像条藤,穿套中山装。他的女人给我一种艳光四射的感觉,吸引整个场子的目光,一身最摩登的七彩针织米觉尼衣裙,大动作,谈笑风生,与她老公堪称一对璧人,我瞧得如痴如醉。”

这便是施南生,她的头顶上有许多光环:影视制作及营销专家、香港寰亚电影公司副总裁、香港东方娱乐集团资深顾问、香港电影工作室公司总裁……在香港电影界,人们尊她为德高望重的大姐,而在所有光环中,施南生最感得意的一个,却是“徐克的女人”。

自《金刀情侠》以后,徐克与施南生不仅确立了恋爱关系,更成为稳定的合作伙伴。1984年,“电影工作室”成立。徐克负责做导演拍戏,在艺术上把关,而施南生则负责拍电影以外的融资、发行、宣传等工作。两人一起监制出品了包括《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喋血双雄》、《黄飞鸿》等数十部话语经典影片。1996年6月18日,徐克与施南生在美国比弗利山举行婚礼,徐克终于迎娶了心中“最好的女人”。

徐克世界的创造,来自施南生造就的改变。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徐克最初三部电影的气质与之后的作品颇为不同,他坦言“那是施南生的影响”。

成长在越南战火动荡的环境中,徐克最初内心情绪比较极端,有不少阴暗面,因此他最早的三部作品带有一些“阴暗与愤怒”的色彩。然而在结识施南生之后,受到她乐观情绪与豪迈性格的影响,徐克认识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乐天,做事情可以这么放松、潇洒。徐克的这些改变,并不是因为施南生说了什么道理给他听,而是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生活中、生命里有许多不同于他原先感受的事情。与施南生在一起,徐克也慢慢发现,他不用再困在一个小小的地方,戛纳、威尼斯、好莱坞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世界现在也可以自由的来往。面对媒体,徐克总结道:“施南生是一个世界,她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大更广的世界。”

施南生(SHI NAN SUN,1951年8月8日),女,祖籍:上海,星座:狮子座。中国香港著名电影人,资深经理人、出品人,香港寰亚影视责任有限公司副主席,中国台湾中部美术协会会员。施南生是传媒界翘楚,70年代先后在无线、港台、佳视、丽的当制作及行政。80年代在新艺城,创出港产片的黄金时代。1984年与丈夫徐克一起创办“电影工作室”,负责拍电影以外的融资、发行、宣传等。两人共同制作出品了包括《黄飞鸿》(系列)、《倩女幽魂》(系列)、《刀马旦》、《黑侠》、《蜀山传》以及其后的《女人不坏》、《深海寻人》等。近年协助有线、传讯、电讯盈科等收费电视开天辟地。

“电影工作室”成立之初设在九龙一栋小别墅中,徐克每天都会在花园的水池旁一边喂鱼一边构思剧本。施南生看着他这副样子,觉得老太爷味儿十足,于是就戏称徐克为“老爷”,从此这个绰号就流传开来。对于施南生来说,称呼徐克“老爷”,却也不止是戏谑调侃,对她来说:“徐克是我家老爷,工作上我说服不了他,都是我听他的!”与很多沉迷于艺术世界的大师一样,徐克是一个固执又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力的人。对此,施南生从不会去左右他的意见,只是默默地替“老爷”打理好剩下的事情,帮助他去实现梦想。无论是拍摄《笑傲江湖》时,徐克力排众议启用林青霞,还是在美国巨星尚格·云顿的邀请下,奔赴好莱坞发展,施南生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徐克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施南生在背后,徐克的很多拍摄计划恐怕很难实现,也正是施南生在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成功运作,得以让“老爷”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在徐克看来,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就是愿意去做、愿意去承担一件事情,爱情也是一样。对一段美好的感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承诺,而是心甘情愿的爱。施南生就是那个让他心甘情愿去爱的女人。在为《女人不坏》一片进行推广宣传活动时,三位女主角分别向徐克献上了一朵金玫瑰,而徐克将三支金玫瑰转而赠予施南生,因为“最好的玫瑰当然要给最好的女人。”在他眼中,施南生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如果这些可以用分数衡量,那么智慧啊、气质啊、风度啊、才华啊……一切跟女人有关的,她的得分都是最高。”

“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我。”

当然,近三十年的爱情长跑中也难免遇到困难与分歧。施南生就曾直言这种“革命+恋爱”的关系其实很难平衡:“我不是他的BOSS,我们是合作伙伴。我要平衡几个关系,工作伙伴、家人、朋友,但是很难很难。因为制片的责任,可能和编剧、导演不会常常一致的。因为我们考量的东西不一样。他们总是说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但是资源总是有限的。我就要跟他们商量,钱不够,能不能改下……讨论的过程中,大家的立场不一样,不可能八点钟讲完,八点零一分又拖着手去吃饭,情绪上很难。”

徐克也曾坦言自己剑走偏锋的奇思妙想,给施南生带来的难处:“我很喜欢找一些很奇怪的东西来做,比如忽然想拍一部潜水的电影啊,到天山去拍戏啊,都是很麻烦的事。她一听就头大,‘老爷’你又想出什么怪招折磨我!”但只要徐克坚持,她总会让步。“施南生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吵架的时候她不需要妥协,她会跟我相互尊重,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我。”

如今,二人早前婚变的传闻似乎已经侧面得到证实。坊间的消息多将矛头指向了“第三者”——饰演徐克电影《七剑》中十二门将之瓜葛的女生陈佳佳。对于此,徐克和施南生都拒绝做出回应,因为“两个人的事只存在两人之间,和第三个人没有关系。”

无论怎样,当2009年第三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电影工作室”获颁“杰出贡献大奖”时,徐克在台上深情拥吻施南生,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一段三十年的感情,无论是否继续,走向何方,能够在彼此心中留下如此的感恩与温情,仍是令人羡慕。正像施南生自己所说:

“爱,我不知道你对爱的定义是什么。语言符号一样,但是我们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却不一样。至少我对一个我认识了三十多年,又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的人,一定是有很深的感情,像家人一样。”

也许曾经那份浓烈的爱,化成了久远的亲情。感喟之后,值得我们期待的,是这对伙伴,还将在电影艺术的世界里,继续合作下去。

猜你喜欢

徐克
要拍《神雕侠侣》?徐克方面澄清
徐克眼中的狄仁杰
互文性视阈下中国民族历史资源的现代性改编研究
《沧海一声笑》的背后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徐克:新出炉手稿图
徐克电影的视觉风格解读
王濛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