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 树立水环境设计新理念

2010-04-14王维凤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年5期
关键词:环境生态

顾 辉,王维凤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 树立水环境设计新理念

顾 辉,王维凤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水是人类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水环境设计体现为加强源头控制和生态理念,维系河道自然生态特性和功能,构筑一个生态良好性循环,居民安居乐业的人类聚居区,实现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和现代化城市。

城市;生态环境;宜居;水生态

城市有现代化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通信、文化娱乐设施及其他服务行业。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但也因人口密集、工厂林立、交通频繁而使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威胁人民安全、宁静而健康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在水环境设计理念上还未认识到人体的“生物钟”及地球运行对人的影响,无法形成人与自然保持平衡、和谐的境界。利用自然界江河径流、山川俯仰的变化,精心选择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为了人们的生存和居住地的安全,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更健康、更长寿。

城市水环境规划建设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建设发展的差异性,大气环境、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功能区别、循环体系;恢复古有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水环境建设使城市形成水与树相互掩映、相互衬托、绿树碧草、生机勃勃。

1 城市规划发展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是最早的有序建设城市、有规范地进行城市规划的国家。从五千年前的黄帝陵建设思想到三千年前的《周礼·考工记》;从宋代的《营造法式》到清代的《营造则例》。历代专司建设的“工部”衙门规约的共同思想理念:建筑物不是一种简单的“住人机器”,建筑规划不是一种单纯的“空间组合”和“形体罗织”。

1.1 建设及其规划要点

有构思意韵,有思想感情;只有形神兼具、匠意兼顾,才是真正的华夏意匠。我国最早的城市遗址,3500a前,殷商时代的商城(郑州),近方形,南北2000m,东西1700m,南偏西5°(癸山丁向),在金水河、熊耳河、须索河等汇水地域。

1.2 城市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聚落,原始人、依附自然,穴居与巢居。随着生产力发展、旧石器中期集体围猎,形成劳动生产集体,出现居住聚落。新石器时代(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出现,狩猎、牧业、农业分开,随着土地耕种而形成固定的聚落居民点。随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氏族公社在避风、向阳、近水的地域形成。

奴隶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两种不同的居民点:奴隶主居住在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镇;奴隶居住在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封建社会实施先进的统一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居住环境形成规模,发展了城市建设。

2 城市定位评判

2.1 区位判断

结合经济地理学和区域规划进行:周边环境;居民点靠近;独立城市位置;矿产资源;交通港口;风景旅游。

2.2 地运推导

把一个地域不同时期出现的兴衰变迁称为地运。它包括:区位、气候、地势、物产、人和、灾害(洪水、地震、海啸)、战乱、政策、开发。

典型的城市选址:北京地处西北部的军都山和燕山所环抱的山湾内,自西北向东南形成一片扇形的北京大平原,桑干河、红河、白河汇入永定河、北运河等水湾抱流,由西向东,形成南部水抱,北部、西部山环,北京市处于山环水抱之中。

3 交通信息

对外交通是城市兴衰的命脉,铁路、公路、江河港湾,达到四通八达,影响城镇兴衰。例如:河北获鹿古城,西倚太行山,东延大平原,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城。在京广铁路近旁的一个小村庄通过繁荣发展为省会,1902年建镇,1925年并村为石门市,1968年为河北省省会。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江苏连云港湾成为欧亚大陆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东方出海口,与荷兰鹿特丹市媲美。辽宁省开原老城,铁路绕行,车站放在大清河南,发展为开原城,老城枯萎。

4 地质、水文与资源条件

工程地质包括:矿床、古墓、地震断裂带、滑坡、溶洞等。

水文地质包括:地面水流来水方向、归水方向;地下水潜流流向、储藏量、水源补充及上游地下水是否有污染,以及历史洪水发生流量、洪峰高程、防洪标准。

河道与建城有着密切的关系,历代古城市多选在反弓河岸地段,“山环水抱必有生气”,不融注则内气聚,水深处民多富,水聚处民多稠,来水要屈曲绕抱、去水应盘垣有情。

城市河道整治八项要点:去水仍眷顾有情;眷恋深聚;多曲回环;绕抱回环;两水或多水交汇;弯曲紧锁;交流如织;众水汇潴。

矿床区:探察矿床走向;城市压在煤田上,引起建筑物下降;压在油田上,建筑物不宜太高;地下空洞,地气受损;开采后地面上山形变化。

5 生态环境

地域内的自然山水和动植物构成了生态环境。环境气场对人的潜移默化是不可忽视的:是水肥土厚之地,还是贫瘠土薄、旱涝不耐之地;是莺歌燕舞、动植物生机盎然之地,还是树无鸟巢、植物枯稀之地;山形虽美,缺乏植被;植物虽茂,水质欠佳。

利用植物生态可考察矿产资源:盛产梨之山含铁矿;多金龟子之山有金矿;虫多处鸟集;鱼多处水肥;矿泉丰富处,大多水质欠佳。例如:辽宁汤岗子一带,解放前居民牙齿黑锈,中老年人患驼背骨病,因水中氟元素超标,后在东山无氟区建饮用水源地,解除了病害。

6 气象条件

气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大气运动对地面诸多影响的状态总象。包括风向、气温、降水、大小及环境的湿度等。风向由大地域的气压槽决定,平和时间、地区小气候起作用。临山城市,昼风自山上来;水域来,夜风向山上吹;四面环山盆地,风无定向“盆地四面风”;主导风向,自东向西。气温:与地域纬度有关。赤道以北地区,每增加纬度1°,气温平均降低1.5℃;地域小气候,因地理条件不同,气温条件也不同。

7 城市发展规划与定位

城市发展规划决定城市未来,必须以全新、超前的理念指导和提升规划,把人本、低碳、文化、科技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的全过程,要依据城市尺度、城市密度及风流模拟、日光模拟等试验数据;产业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营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

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要求优选山环水抱地域,在内局上有合于“天地人”关系的良好功能分区。平原地区优选水网畅通,水旱交通繁华之地,河流于城市的方向及流向。

8 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

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而这些环境一旦受到污染或破坏,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通过饮水或食物链造成中毒及诱发癌症;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水是霍乱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等。

城市水生态工程包括:生态文化、生态景观、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卫生。要加强水环境建设的生态涵养包括:排水与蓄水、景观水与活水、空气水与土壤水、雨水与井水等方面的建设。同时要完善水生态服务功能。水资源包括食物与食品生产、生产与生活、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地下水补给;水环境包括自然净化、人工净化;水生境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科研教育;水景观包括航运、休闲娱乐、美化;水安全包括水文调节、减灾、防灾。

9 建设城市水环境

9.1 城市水问题的生态关联

水问题的生态关联包括:水缺、水脏、水涝、水旱;水与土壤;水与生物;水与气候;水与健康;水与生产;水与技术;水与体制;水与行为。

我国北方地区因水源短缺,多数河流没有径流或干枯,河流湖泊、水量缺乏,水质污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

9.2 建立城市生态治水新理念

综合整治,整合全市的径流资源。把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融入生态城市建设。把市内河流通过整治连接到一起,将洪水资源化,由单纯防洪保安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的转变。把雨水收集系统融入沿河绿地规划中,河岸硬质地面可采用生态透水砖铺装,雨水可以迅速透过地表渗入地下,通过收集装置注入水系,成为水源的有效补充。

9.3 把城市建设成风光迷人的水城

整体生态环境和城市改造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整合市内所有水流资源,形成环城水系,环境优美、湖光山色、树木掩映、天然绿色的大氧吧。利用高差使水自然流动,与泵排自动升卧门相结合,挖一河连三河,增一湖通四湖。使河口相连,河湖相通,河道功能与城市水景相得益彰,真正实现河通、水流、水清。

9.4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和河道整治相结合

水系不片面追求宽水面、大绿地,要做到因地制宜,张弛有度,重点突出,宽窄不一,弯弯曲曲。

9.5 防洪与景观审美相结合

防洪工程与亲水工程兼得,城市河流设计成生活化的亲切河流。

9.6 居住区与景观区相结合

居住区景观注重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有亲水空间。景观区在营造自然生态的同时,实现生态治污、水质净化。

9.7 水上浏览与地面景点相结合

建水上浏览线路,在景点建码头,要考虑时间、交通、停车场、餐馆、厕所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经济收入与管理要进行成本核算。

9.8 建设与管理相结合

建立经济市场运作的机制,投资创收相结合,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长寿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人的全国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然而,现实并不完全尽人意,水是生命之源,有的城市出现了资源性或水质性供水危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有些地区却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对人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一些过去少见的疾病竟成了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一些过去基本绝迹的疾病竟然出现苗头,一些过去很少发生的禽流感、猪链球菌、非典等人畜共患疾病也相继出现并威胁生命安全。

水是人类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然而,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同时,城市化人口聚集增加了耗水量,导致水源匮乏,供水紧张,地下水过渡开采,造成水面下降和地面下沉等。河流生态系统已失去了为人们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水环境设计体现为加强源头控制和生态理念,维系河道自然生态特性和功能,构筑一个生态良好性循环,居民安居乐业的人类聚居区,实现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和现代化城市。

[1]董哲仁.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发展沿革与趋势[J].水利水电技术,2004(1):39-41.

[2]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董哲仁.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健康河流[J].水科学发展,2007(1).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徐志侠,王浩,董增川,等.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7]杨志峰,何孟常,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04(10):8-14.

[9]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William J.Mitch , Sven Erik Jorgensen.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M].John Wiley & Sons, Inc.,Hoboken,New Jersey,2004.

X143

A

1672-9900(2010)05-0051-03

2010-08-20

顾辉(1951-),男(汉族),河北枣强人,勘察设计大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勘察与管理研究,(Tel)022-26760607。

猜你喜欢

环境生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