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力是执行的关键

2010-04-14正虹集团胡显兵

中国畜牧业 2010年20期
关键词:独立团经理人执行力

○正虹集团 胡显兵

商业圈子里的人谈管理,张口闭口说执行,仿佛是一种时髦。如果有人问:“车子为什么不走?”答曰:“是轮子不动。”这绝对是废话。如果有人问:“事情为什么没落实?”答曰:“是执行不到位。”问者可能会:“哦……”。即便不甚了了,也大概不会直指这是句废话。实际上,执行一词,已经成了不少领导者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别怪我,是他们执行不力!”“我已经讲过了,他们没落实啊!”这似乎已成为职业经理人免于问责的一种典型方式。然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对此可能就难以苟同了,他曾经说过:成功企业的经验和研究结论表明,“执行力”问题就是“领导力”问题!换句话说,执行力的本质是领导力!

不管官居何职,请勿空谈执行。确保执行,就是要一级一级加强领导,领导到最后、到终端,就是“自我领导”。可以断言,善于“自我领导”的人,其执行力必定不弱。执行与领导都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执行链有多长,领导链就有多长。执行与领导实际是一体两面的,从这头看,是一路执行下去;从那头看,就是一路领导过来。不能简单地以为,领导是领导者的事,执行就是被领导者的事。实际上,从策划、部署如何去执行,到指导、监督如何去执行,甚至包括执行过程中的跟踪、评估、矫正、验收等,都是各级领导者的责任,而不是一提到执行,似乎就是“下面人的事情”,执行不好,肯定就是“下面人不行”。与之相反,因为领导者是龙头,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一把手”,在组织或团队中,其掌握的资源最多、拥有的话语权最大,很多事情都会因为他或她的一句话、一支笔就“大事成矣”,也可能因为他或她的一个念头、一个主意而改变结果。所以,执行如何,首在领导;行政问责,首问领导。哪怕他或她看似与某某安全事故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也是这样。

执行不力,本身并不是“因”,而是“果”,不是“病灶”,而是“病症”。当我们说:“你执行力太差了”、“你要切实提高执行力”的时候,我们言语中其实隐含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将执行力等同于自觉力、自律力。事实上,只有宗教团体、慈善团体、义工团体(志愿者团体)等特殊组织,其组织的使命才寄托于成员的自愿、自觉、自动、自发,只要一个“法旨”、一声呼吁,其成员就会闻风而动,而且能够攻坚克难,不畏险阻,像汶川救灾中台湾的“佛光山”、李连杰的“一基金”等。在这种情境之下,执行力才约等于自觉力、自律力。

而政府、企业、军队等的执行力,就不能这么理想主义地看待了,其机构或组织执行力、组织效率,得靠领导力、强制力、控制力保证。所以,对大多数的政治、经济、军事机构或组织而言:执行力来自领导力,领导力决定执行力。《亮剑》中的李云龙,在危难之际接手独立团,给刚尝败绩的独立团注入李氏风格的“狼性文化”、“亮剑精神”,结果兵还是原有的兵,换了一个领导,整个独立团就立马变样,连战连捷,战斗力大增,也就是执行力大增。

执行的关键在于领导。要想执行到位,首先得领导到位。这一命题,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在商言商,要管理好一家企业,完成好企业的目标,就必须领悟到以下几句话的精髓:“领导有方,才能执行有力;领导有力,才能执行有效”、“领导盯得紧,属下才会上紧;领导跟得紧,属下才会抓紧。”这也是人性使然。毛泽东也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按照企业人的用语习惯,可以转换成:“企业战略确定之后,(各级)经理人就是决定的因素”。也可以意译成:“(各级)经理人的领导力,是企业战略得以执行的决定因素。”所以,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卓越领导力的经理人。只有这样,企业的执行力才会不断增强,企业的既定战略与目标才能得到贯彻与落实。

猜你喜欢

独立团经理人执行力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企业执行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
“叶挺独立团”跨海征琼崖——忆海南岛战役中的第127师
叶挺独立团内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