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抒抗洪救灾的动人之歌—— 海南省畜牧兽医系统齐心抗灾保生产

2010-04-14谢有志

中国畜牧业 2010年20期
关键词:市县海南省畜牧

○本刊记者 纹 草 特约记者 谢有志

“灾害无情,人有情;危难之际,见忠诚”。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海南遭遇49年来罕见的强暴雨袭击,全省多个市县出现积水、内涝等严重状况。灾情发生后,海南省畜牧兽医系统以抗洪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气魄,众志成城打好抗洪救灾战役,抒写出抗洪救灾的动人之歌,彰显了畜牧兽医人的无私奉献本色。

畜牧业和畜牧兽医系统受损情况

记者了解到,截止10月7日中午,全省16个市县受灾,166个乡镇受淹或者被困,农作物受灾面积达94.3千公顷,受灾人口达164.8万人,转移民众21.3万人,死亡1人,失踪3人,共有580多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1.3亿多元。

截至10月10日,此次强暴雨造成全省18个市县畜牧业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琼海、万宁、海口和文昌受灾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全省受灾场户数31777多个,因灾圈舍倒塌损毁150275平方米,因灾死亡牛2643头、羊5893只、猪10406头、鸡2865296只、鸭73303只、鹅13580只;饲草饲料损失2000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达21203.37万元。

本次洪灾较为严重的文昌、琼海、万宁和澄迈的兽医部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文昌市的畜牧兽医局,整个办公大厦的一层被洪水淹没,一楼的疫苗冷库、兽药、应急物资和一台生物安全柜等全部损坏。此外,琼海和澄迈各有1个乡镇兽医站、万宁的大茂镇、乐来镇及和乐镇等3个乡镇兽医站以及文昌的5个乡镇站被洪水浸泡,受灾面积达1125平方米,受损冰箱22台和显微镜6台、防疫用摩托车6辆,部分饲料兽药、实验耗材、档案资料及防疫物资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

农业部门启动应对自然灾害一级应急预案

灾情面前,海南省农业部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果断指挥,精心组织,10月7日上午9时,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肖杰同志紧急召开厅务会议,周密部署抗洪救灾的各项工作,并迅速启动海南省农业厅应对自然灾害一级应急预案,同时成立防汛救灾应急办公室,及时收集、报送和发布相关信息,协调和指导全省农业防汛救灾工作。在省农业厅党组的领导下,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0月5日迅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下到有关市县调查了解疫情,10月7日成立了抗洪救灾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专家指导组,主要负责指导各主要受灾市县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紧急免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场地消毒灭源等工作。10月8日,省农业厅派出18个工作组分赴各市县,指导和协助全省18个市县的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各市县畜牧兽医部门认真按照省农业厅的会议精神,紧急抓好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抢险救灾工作。

举措一:下发紧急通知,全面部署防汛救灾恢复生产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海南省农业厅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洪涝灾害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农业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海南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洪涝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重点结合不同地区受灾情况,加大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力度。指导养殖场户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抵抗力。做好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防止移动和散毒。对畜禽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及时消灭病源。加强疫情监测和补免,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加强检疫监管,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保障畜产品安全。做好应急准备,及时处置突发疫情。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防止灾后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举措二:紧急投入应急物资

截止10月10日,海南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储备库已调拨78万元救灾物资,包括30吨消毒药和1000套防护服紧急分发给各受灾市县。此外,全省秋防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发放总额为2999.66万元。截至10月7日,全省已紧急发放口蹄疫O型苗241.03万毫升,口蹄疫牛羊双价苗156.54万毫升,禽流感灭活苗946万毫升,禽流感-新城疫二联苗1338.1万羽份。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好灾后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控制和扑灭。

▲洪水中死亡的家禽,在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的努力下已得到妥善处置。

▲专家们实地考察,认真分析灾情,积极研究对策。

举措三:扎实细致地开展各项应对工作

1.加强消毒灭源工作。采取积极的防疫消毒措施,防止灾后动物疫情暴发。各市县畜牧兽医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受灾第一线,组织各乡镇兽医职工,广泛发动受灾群众,对淹没畜禽圈舍彻底清洗、消毒,防止灾后动物疫情发生。截至10月10日,已储备、组织发放复合酚、消毒灵等有效消毒药10吨,防护服600套,消毒畜禽圈舍38865间,消毒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同时,组织力量对灾区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对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截至10月9日,全省共掩埋或焚烧死亡畜禽46批次。

2.加强免疫和饲养管理。洪灾后容易造成病原散播,加之入秋后天气寒冷潮湿和饥饿等原因,动物抵抗力降低,容易暴发流行禽流感、口蹄疫等多种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各市县畜牧兽医部门结合秋防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场户,开展免疫,指导疫病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和灾后恢复生产。截至10月10日,共开展紧急免疫家禽121.8万羽,猪21.7万头,牛2.3万头,羊5.1万只。

3.加强流调和检测工作。各市县畜牧兽医部门保证兽医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确保各项实验室检测工作高效运转。同时,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组织力量,对灾害严重地区,逐场逐户定期进行疫情调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截至10月9日,省厅18个工作组共对各个受灾市县开展了42个自然村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3个技术专家指导组对受灾严重的海口、琼海和文昌等开展灾后专业技术指导工作,调查了4个规模家畜养殖场户和4个自然村,并电话了解了其余15个市县的流调工作情况。

4.加强检疫和监督。按照海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方案要求,各市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切实加强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动物及动物产品监管,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强流通环节监督检查,有效防止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严格查物验证,发现可疑疫情,立即按规定报告和处理,坚决防止疫情传播。进一步规范活禽市场监管,严格定期休市和消毒制度,对重点活禽市场实行每周定点检测。

记者了解到,这次洪涝灾害情况严重,为历史上罕见,存在传播广、面积大、疫情隐患多的特点,海南省各地方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群众和基层畜牧兽医站对灾后的生产自救能力有限。在此我们呼吁,各级部门在物资上和经济上能给予支持。

猜你喜欢

市县海南省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海南省肿瘤医院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