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肠毒综合症的防治

2010-04-13刘国信

兽医导刊 2010年8期
关键词:未消化球虫肉鸡

刘国信

(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山西阳城 048100)

近年来,在我国商品肉鸡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以腹泻,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脱水以及猝死为特征的疾病——肉鸡肠毒综合症。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往往被错误地认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其实,该病是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综合症,对肉鸡健康养殖造成了严重威胁,不可忽视。

一、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山西阳城县一肉鸡饲养场,存栏肉鸡5 000余只,属地面平养方式,每批饲养1 000只左右。该场2009年8月2日新进的一批肉雏鸡于当月28日发现个别鸡的粪便变稀,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由于其它鸡群精神与食欲均正常,场主未予以重视;但过了2 d后,鸡群突然大批发生腹泻,继而有的伴有神经兴奋症状,并于8月31日早晨开始出现零星死鸡现象,场主随即叫诊。

经临床检查,发现大批鸡群拉稀,有的鸡泄泻不成形、不成堆,比正常的鸡粪所占面积大,粪便颜色浅黄,内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颗粒,同时鸡群的采食量迅速下降;早期患病鸡有的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头颈震颤、乱跑乱撞、尖叫等症状,往往兴奋不安后因瘫软衰竭而死亡,且黎明前猝死现象明显增多。

剖解早期病例,发现患鸡十二指肠空肠肠壁肿胀、肠黏膜增厚,颜色变浅,成灰白色,像一层厚厚的麸皮,极易剥离,小肠的浆膜表面有针尖至绿豆粒大小的红色出血点;解剖死亡鸡只发现肠壁变薄,黏膜脱落,肠内容物有的呈脓样、有的呈鱼肠子样,有的呈西红柿样;个别鸡表现特别严重,肠黏膜几乎完全脱落崩解。综合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确诊为肉鸡肠毒综合症。

二、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

肉鸡肠毒综合症又称肉鸡“过料症”,主要由鸡球虫、一些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而引起。据场主反映,该批雏鸡新进场,体质非常健状,当时由于修建场房,临时找人饲养,忽视了预防性驱虫;同时,由于拆建鸡舍,本批鸡饲养密度比较大;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场处于在建状态,杂物乱堆乱放,垫料、鸡粪没有及时清理;加之,夏季高温多雨,通风不良,成为该病发生的直接诱因。该病的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紧密相关。

1.球虫的严重感染。由于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下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黏膜增厚,肠壁有出血点,肠黏膜脱落等病变,使饲料几乎不能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下降,所以患鸡尽管大量饮水,但机体还是会出现脱水现象,这也是引起粪便稀、粪中含有未消化饲料的重要原因之一。

2.肠道内环境的改变。因小肠球虫在肠黏膜细胞内快速繁殖,需要消耗宿主细胞内的氧气,导致小肠黏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得肠道内环境的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肠蠕动加快,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缩短,消化时间减少,导致饲料消化不完全。未消化的饲料及脱落的肠黏膜一起排出,形成临床上多见的鱼肠子样、西红柿样粪便以及粪中带有黄色的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3.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饲料营养越优良,发病率越高,症状越严重,饲料品质低的反而发病较低,这是由于球虫和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是球虫繁殖的重要营养,故可促进二者的繁殖,加重病情。

4.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在该病发生过程中,球虫和细菌的大量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细胞被破坏崩解,造成大量电解质的流失,特别是钾离子大量流失,从而导致心脏兴奋过度,造成肉鸡突然猝死。

5.自体中毒。在发病过程中,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发生腐败分解,以及死亡的虫体、菌体崩解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从而在临床上出现先兴奋不安,后瘫软昏迷衰竭死亡的情况。

三、治疗措施

对全场实施紧急预防,并以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抗球虫,增体质为治疗原则。按照下列防治方案治疗,经过7 d后全群基本恢复正常。

1.对尚未发病的鸡群用球净混饮和球清混饲。球净(主要成分:磺胺喹噁啉钠)100 g兑水150 kg,全天量一次集中饮用,连用3 d。球清混饲。球清(主要成分:鹤虱、使君子、芜荑、槟榔、雷丸、贯众、干姜、乌梅)每100 g拌料100 kg,混匀全天投饲,连用3 d。

2.症状轻微者用肠毒清饮水。肠毒清(主要成分:硫酸粘杆菌素、醋酸洗必泰、生物抗菌肽)100 g兑水400 kg,分上、下午集中饮用,连用4 d。

3.症状较重者用肠毒综合灵饮水和双黄止痢散拌料。肠毒综合灵(主要成分:阿莫西林、增效剂、肠黏膜保护因子)100 g兑水150 kg,供鸡自由饮用,连用5 d;双黄止痢散(通用名:白头翁散,主要成分: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500 g拌料300 kg,混匀全天投饲,连用5 d。自体中毒严重的病例另加葡萄糖、维生素C排毒解毒。

四、诊疗体会

肉鸡肠毒素综合症以30~40日龄的商品肉鸡群发病为主。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每年6~8月份多发。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网上平养都易发生,而球虫病预防不到位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卫生条件差、密度大、湿度高、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多发,且症状严重。因此,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预防工作。

1.保持鸡舍通风良好,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尤其在温暖多雨的高湿季节,必须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防止过度拥挤,受热受湿。

2.加强消毒,勤清粪便,保持垫料干燥,切断传播途径。球虫在机体内外环境中能够多次完成生活史,在垫料和粪便中存在大量虫卵,导致球虫反复感染。因此,必须定期对鸡舍、鸡笼等设备及地面进行彻底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及潮湿的垫料,并将其堆积在固定地点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饲料和饮水,切断传播途径。

3.定期药物预防,发病后及时治疗。该病虽由多种因素引起,但发生球虫病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产中应特别注意预防球虫病;同时,饲料中应保持足够的维生素A、E,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因该病发病初期,鸡群一般无明显症状,所以在温暖多雨的高湿季节,要特别留意鸡群状态,发现异常,及早确诊。治疗上采用抗球虫、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调节肠道内环境、补充部分电解质和部分维生素等综合措施,一般能获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未消化球虫肉鸡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肉鸡腹水咋防治
《鹦鹉感染禽波纳病毒病例》图版
完谷不化是因为脾阳虚
针灸治疗绵羊虚寒性溏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