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护理体会

2010-04-13余柳红李敏香刘玉梅

山东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尿管尿潴留尿道

余柳红,李敏香,刘玉梅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海口 570311)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治术是早期宫颈癌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而膀胱功能障碍所致的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有效防治此并发症,我们改进了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 150例,年龄 35~60岁,妊娠 2~6次,均为宫颈癌早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史,无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无化疗、放疗史。将 150名患者分为三组(A组、B组、C组),三组年龄、术式、分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方法:共同护理措施:术前 30min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插入国产 14号一次性双腔导尿管并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7 d,每日会阴抹洗 2次,鼓励并协助患者早下床活动,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 2000ml以上。第 5天始夹尿管 3~5h开放 1次,术后第 7天拔尿管前留取中段尿做检验。分组护理措施:①A组在共同护理措施基础上,术后每日呋喃西林冲洗膀胱 2次,每日更换无菌尿袋,第 7天排空膀胱后拔除尿管。②B组在共同护理措施加 A组措施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即术前3 d始至术后拔尿管前,指导患者行盆底肌肉训练(分别取半坐卧位、坐位、站立位行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锻炼,6~10 s/次);排尿中断训练;增加腹压的训练(患者屏气,身体前倾,腹部收缩、放松,反复训练)。所有训练每次每项 5m in,3~4次/d。③C组在共同护理措施加 B组护理干预基础上,改为每 3 d呋喃西林冲洗膀胱并更换无菌尿袋1次。第 7天排空膀胱后,用生理盐水 500ml行膀胱灌注,协助患者蹲在便器上,抽尽尿管球囊液体,嘱患者自主排尿,尿管随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观察指标:观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下尿路不适症状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率,记录拔管第 1次排尿后及 24 h B超监测残余尿量。采用 SPSS 12.0统计软件包分析,行χ2检验。

结果:C组患者拔管前的泌尿系感染率及拔管后下尿路不适症状低于 A、B组(P<0.05)。B、C组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低于 A组(P<0.05)。

讨论: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会损伤盆底神经丛,导致神经原性膀胱的发生。子宫及宫旁组织的切除游离导致膀胱的血管和支配膀胱的盆丛自主神经和下腹下神经损伤,使膀胱壁肌肉弹性受损,导致下尿路功能障碍。由于宫旁组织的切除,使膀胱尿道失去原有的组织支持导致膀胱尿道夹角和尿道长度发生变化,而膀胱尿道周围创伤修复的瘢痕形成又加剧了这一变化。子宫及其周围组织的切除使膀胱失去子宫的支撑作用,膀胱后倾,膀胱的辅助收缩肌力降低;阴道前壁的大面积膀胱被分离。局部不仅有神经损伤,还合并有膀胱血供受损,导致膀胱肌肉的收缩功能减弱。而排尿是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受意识控制,依靠膀胱、阴道、盆底会阴及腹部肌肉的协调作用而完成。通过对会阴部位肌肉的锻炼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得到一定恢复;腹肌训练增加了腹直肌的力量,增加膀胱外压。

患者担心尿管脱落、害怕伤口疼痛、不能进行功能训练及害怕排尿疼痛等心理障碍,也是引起排尿障碍的又一因素。每日的训练能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是执行各项护理的基础,更是患者能否坚持进行功能训练的基础;而拔尿管方法的改进,利用患者自行排尿的动力使尿管随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避免了拔管时对尿道黏膜的摩擦和损伤;同时,尿液可冲去尿道中的细菌,可预防尿路感染,从而缓解了排尿困难而利于排尿。患者首次排尿成功,消除了对尿管的依赖心理,提高了自行排尿的信心,预防了拔除尿管后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在在尿管的护理过程中,反复干预或无菌观念薄弱,均可引起下尿路感染,而每3 d冲洗膀胱并更换尿袋一次,对患者的尿管干预减少,细菌进入膀胱的机会也减少,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宣教及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功能训练。

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较多,但尿潴留仍是其术后最常见、最棘手的并发症。为了使膀胱功能早日恢复,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减少尿潴留和感染,还需不断改进治疗及护理措施。

猜你喜欢

尿管尿潴留尿道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陌生的尿道肉阜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