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抗凝药物的应用

2010-04-1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6期
关键词:抗凝肝素颈动脉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占我国居民人口死亡的第一位。现代医学证实,1/3的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栓子脱落所致[1],颈动脉狭窄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粥样硬化斑块钙化致动脉狭窄或脱落后栓塞脑血管而引起临床症状。随着神经介入影像学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病变的新技术和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除颈内动脉血管狭窄,达到改善脑血管供血的目的[2],但术后抗凝药物是否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3]。如果抗凝治疗用药不当,会导致血栓形成栓塞或因抗凝过度造成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医院11例接受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病人使用抗凝药物情况进行了护理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神经内科11例接受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病人,男9例,女2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8岁。8例安装1个支架,3例安装2个支架。

1.2 抗凝方法 术前常规3~5d,po,qd,波立维75mg,拜阿司匹林100mg,qd,术中常规使用肝素。术后4 h拔除动脉鞘管,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IU皮下注射,bid,共3~5d。继续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d,波立维75mg/d,po,抗凝药物3个月~1年,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瘀斑,牙龈出血及大小便颜色,监测凝血四项。

2 观察与护理

2.1 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 由于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根据其结构和组成因素,有必要进行抗凝治疗,应向病人详细解释抗凝的必要性[4],让其了解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指导病人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和出凝血时间。抗凝期间适当限制蔬菜及新鲜水果,避免使用乙醇饮料及含复合维生素、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如木耳等),以免影响抗凝疗效。抗凝期间避免碰撞、受伤及出血,避免使用锐利器具,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注意血凝状态变化。

2.2 低分子肝素注射技巧 皮下注射通常的注射部位是腹壁前外侧,药液应注入脂肪层,因为腹壁脂肪层较厚,左右交替,针头应垂直而不是倾斜,进入捏起的皮肤皱褶,根据腹壁厚度决定注射深度,注入皮下脂肪组织内,应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皱褶,直到注射完成,局部压迫5min。

2.3 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支架置入术病人返回病房后,嘱咐病人应采取平卧位,保持手术侧肢体伸直制动8h,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注意观察术肢末梢皮温、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未拔鞘前应加强巡视,定期检查伤口有无出血,鞘管有无移动或脱落等;观察敷料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可用手指用力压迫穿刺点,止血后重新包扎,以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防止感染。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黑便、血尿、呕血等症状,并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此外,静脉穿刺应使用套管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皮下淤血或血肿。减少反复穿刺,操作尽量集中,拔针后压迫穿刺点大于5 min。

2.4 血栓的观察与护理 血栓的形成是支架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支架置入后24h或48h内易发生血栓,3个月内注意观察。

期间全面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包括心率和血压,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患者出现穿刺侧肢体远端疼痛、动脉搏动消失、皮温降低、肤色苍白等现象,应及时报告医师,以采取必要措施。

3 出院指导

向病人介绍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说明按时服药的必要性和擅自停药的危害。每天应定时按剂量服药。服药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及血栓形成倾向,如牙龈出血、黑便等。一旦发生,立即就诊。

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凝血时间(6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坚持适度锻炼,使病人出院后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猜你喜欢

抗凝肝素颈动脉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