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护理

2010-04-12朱向丽

食管疾病 2010年3期
关键词:室温高压氧婴儿

朱向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力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主要是因为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上酸中毒的损害,渗出增加,发生脑水肿;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及氧弥散,直接纠正了脑缺氧,同时高压氧可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血流和毛细血管渗出,纠正酸中毒,降低颅内压,切断脑缺氧和脑水肿的恶性循环,减轻脑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受损脑组织的恢复,促进觉醒。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05年9月~2006年9月住院的HIE患儿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 ~20 d。轻度16例,中度34例,重度10例。对照组随机抽取该科2003年9月~2004年9月住院的HIE患儿60例。两组均为足月儿,在性别、月龄、病情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控制惊厥、控制脑水肿、纠正水与电解质、酸碱紊乱等。治疗组加用婴儿高压氧舱。首次治疗压力宜低,使患儿有一适应过程,新生儿压力一般为0.03 ~0.04 mPa,升压时间为20 min,氧气输入速度约5L/min,压力至0.04 ~0.06 mPa后,停止氧气输入,稳压吸氧30 min,在稳压阶段,每隔10 min换气1次,进出气流量一般为8 L/min,每次换气2 ~3 min。稳压吸氧后,打开出气阀,缓慢排气,排气量4 ~5 L/min,使舱内压力在20 ~30 min均匀下降至零,让患儿出舱。每天1次,疗程5~10 d。全部病例治疗1 ~5疗程。—般轻、中度2 ~3疗程,重度3 ~4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0 d左右。

1.3 治疗结果显效:经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好转。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3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经卡方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

2 临床护理

2.1 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第1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儿的家长,多数持怀疑态度,他们因缺乏高压氧知识而怀疑高压氧的治疗作用,甚至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因此护理人员应系统地向患儿家长讲解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知识。通过图片讲解、参观,请病房正在治疗的患儿家长与其交流等方法,消除心理疑虑,从而使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2.2 高压氧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2.2.1尽早入舱 有惊厥者解痉治疗,待呼吸、脉搏稳定后入舱;伴有颅内出血者应在出血停止后入舱;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暂缓,病情改善后再酌情考虑配合高压氧治疗。

2.2.2专人操作 进舱不宜输液,鼻饲管应封闭固定,患儿宜头部略高侧卧位,以防溢乳误吸,应面向舱外以便观察。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面包及舱温的变化;观察高压氧易出现的副作用,如眼球突出、巩膜出血、口鼻出血等;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氧中毒发生。一旦患儿出出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抽搐等异常情况应快速减压,打开舱门,实施舱外急救。患儿如有轻微哭闹,属于正常反应,不要惊慌,继续观察,一般患儿会较快平静。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服用维生素E,客观、正确地填写每次操作记录。

2.2.3减压出舱,严防减压过快引起减压病 出舱后应密切监护1 h。入舱前输氧者,出舱后应给予氧气吸入。2.2.4氧舱内的消毒与处理 治疗结束后,先用清水擦洗舱壁,再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最后用全棉湿毛巾擦干,开舱门通风24 h。禁用酒精擦拭,以免有机玻璃老化。舱内所有被褥和枕套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2.3 影响婴儿高压氧治疗的因素①持续哭闹:新生儿腹壁肌肉较松弛,长时间哭闹易致腹压增高,可促使脐疝、腹股沟疝的形成;哭闹还易造成患儿鼻塞、声音嘶哑。有的家长因疼爱孩子,就拒绝继续治疗。引起哭闹的原因:一是加压时引起的不适或耳痛;二是孤独、恐惧得不到安慰;三是缺氧、缺血症的脑病儿,易激惹;四是饥饿、尿湿等情况。对易激惹的患儿,治疗前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口服10%水合氯醛,哭闹严重者给予催眠量,待入睡后进舱,保持治疗过程安静,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预防啼哭引起鼻塞,好哭患儿入舱前两鼻腔点滴0.5%呋麻液各1滴,防止气压伤。 ②溢乳、呕吐:因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较松弛,胃底发育差,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呈开放状态,易发生溢乳、呕吐,呕吐物吸入气道,可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因此,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如何避免发生溢乳、呕吐,是保证高压氧治疗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的因素。治疗前应先解好大小便,更换衣被,在进舱0.5 ~1 h前哺乳、进食,不宜过饱,八九分饱即可。进舱后取头高侧卧位,面向操舱人员,以便观察。 ③舱内温度:婴儿舱内无空调系统,舱内温度依赖室温,室温若没有预先调节恰当,夏天患儿在舱内稍有哭闹就易大汗淋漓甚至虚脱,冬天在更换衣物时操作不得当,动作迟缓,包裹不够,就易使患儿受凉,造成感冒、肺炎,影响高压氧治疗的继续进行。按患儿的大小,病情进行个体化护理,炎热夏天,先降室温,进舱时衣服穿的单薄些,被盖的少些,四肢可暴露盖被之外,同时尽量使患儿保持安静或睡眠状态,减少躁动不安。冬天,提前1 ~2 h提升室温,给患儿更衣时脱一侧,马上穿上一侧,尽量少暴露肢体。因婴儿舱为纯氧舱,故进舱衣物应严格棉质,判定衣物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治疗单位没有确切的检测手段,所以不要多穿衣服,一般夏天1件薄的,冬天1件厚的全棉质衣物,再加盖被即可。

猜你喜欢

室温高压氧婴儿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婴儿房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
一种碳纳米管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室温硫化制备方法
甲氧基MQ树脂补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