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的合成

2010-04-12寇玉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烷氧基苯醌氧基

寇玉辉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0 引言

1,4-苯醌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1].同时,1,4-苯醌类化合物也是用途广阔的精细化工原料及有机合成中间体,在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2]、染料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机合成研究人员需要合成开发出更多的1,4-苯醌类衍生物来进行研究,以便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性质.

本研究合成的2,5-二乙氧甲基 -1,4-苯醌有成为高分子材料中单体的应用前景[3].1,4-苯醌可以由1,4-苯酚、1,4-苯胺或 1,4-二烷氧基苯通过氧化反应而制得[4-6].通过逆合成分析得知2,5-二乙氧甲基 -1,4-苯醌可以通过氧化2,5-二乙氧甲基 -1,4-苯酚、2,5-二乙氧甲基 -1,4-苯胺或2,5-二乙氧甲基 -1,4-二烷氧基苯制取.而2,5-二乙氧甲基 -1,4-苯酚、2,5-二乙氧甲基 -1,4-苯胺及其类似化合物鲜有报道,关于它们的合成方法还不成熟.关于2,5-二乙氧甲基 -1,4-二烷氧基苯(如3a, 3b)类化合物的相关报道较多,合成工艺相对成熟,并且反应可以选用廉价易得的硝酸铈铵(CAN)为氧化剂,因此本文以常用的工业原料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过4步反应,通过2,5-二乙氧甲基-1,4-二烷氧基苯(3a, 3b)为中间体来合成目标产物,反应路线简便,产率较高.为了能更好的研究并优化工艺路线,本文选择了2种中间体合成步骤,通过优化中间体反应和比较中间体的产率,找到了良好的反应路线.合成路线如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北京Tektronix X4显微熔点仪(温度计未经校正),德国Bruker DRX-400核磁共振仪(溶剂CDCl3, TMS(四甲基硅烷)内标),德国Bruker公司Esquire HCT PLUS色谱-质谱联用仪,德国 Elementar 公司CHNS 元素分析仪.所有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或化学纯.

1.2 合成实验

1.2.1 合成路线(1)

(1)1,4-二甲氧基苯(1a)的合成

250 mL 三口瓶内加入40 mL 38% (0.54 mol) NaOH溶液,缓缓加入20 g (0.18 mol) 对苯二酚,搅拌溶解后,通入N2保护.恒压漏斗内加入42 mL 95%(CH3)2SO4(0.42 mol),在90 ℃油浴下滴加反应,3 h滴加完全后再继续反应2 h.将反应液缓缓加入冰水中,充分搅拌使固体析出,过滤,固体用稀碱液和水先后洗涤3~5次后,经乙醇重结晶得到21.20 g白色片状晶体,产率84.5%,熔点56~58 ℃(文献[7]熔点56~57 ℃).

(2)1,4- 二氯甲基 -2,5-二甲氧基苯(2a)的合成

方法1: 150 mL三口瓶内加入1,4-二甲氧基苯(1a) 1.39 g (10 mmol),(CH2O)n0.40 g (13 mmol),1,4-二氧六环30 mL,37%~40% CH2O溶液1 mL (13 mmol),50 mL 36%~38% HCl溶液,在回流温度下反应6~8 h.反应液冷却后析出固体,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数次,经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1.61 g,产率68.2%,熔点169~170 ℃(文献[7]熔点167.5~168.5 ℃).

方法2: 500 mL三口瓶内加入1,4-二甲氧基苯(1a) 8.36 g (61 mmol),(CH2O)n2.56 g (85 mmol),1,4-二氧六环120 mL,37%~40% CH2O溶液6 mL (85 mmol),100 mL 36%~38%HCl溶液.恒压漏斗内加入100 mL 36%~38% HCl溶液,在回流温度下开始滴加反应4~5 h,后又继续反应2~3 h.反应液冷却后析出固体,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近中性,经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11.33 g,产率79.6%,熔点169~170 ℃.

(3)1,4-二乙氧甲基-2,5-二甲氧基苯(3a)的合成

100 mL单口瓶内,加入1,4-二氯甲基-2,5-二甲氧基苯(2a) 3.56 g (15 mmol),50 mL乙醇,搅拌均匀后,加入2.26 g (33 mmol, 82%) KOH,回流反应50 min.反应液浓缩后,加入冰水中,析出固体后过滤得到粗产品.用乙酸乙酯溶解热过滤后,经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2.69 g白色固体,产率70%,熔点57~58 ℃(文献[8]熔点:55 ℃).

(4)2,5-二乙氧甲基 -1,4-苯醌(4)的合成

50 mL单口瓶内,加入1,4-二乙氧甲基 -2,5-二甲氧基苯(3a) 204 mg (0.80 mmol),乙腈10 mL,水6 mL,硝酸铈铵(CAN) 2.75 g (5 mmol),室温反应3~5 h.反应液加入水中,用乙醚10×4萃取,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石油醚(bp 60~90 ℃)/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淡黄色晶体130 mg,产率72.0%,熔点93~95 ℃.

1.2.2 合成路线(2)

(1)1,4-二乙氧基苯(1b)的合成

N2保护下,250 mL三口瓶内加入11 g (0.1 mol) 对苯二酚,加入50 mL乙醇使之溶解.搅拌情况下缓缓滴加入54 mL 20% (0.23 mol) KOH溶液,搅拌15 min后,在恒压漏斗内加入20 mL乙醇和21 mL (0.28 mol) 溴乙烷并使之混合均匀,在回流状态下开始滴加溴乙烷的乙醇溶液,15~20 min滴加完全,继续回流反应4 h.将反应液浓缩后析出固体,再用10%NaOH水溶液洗涤固体,并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经乙醇重结晶得到15.10 g白色片状晶体,产率91%,熔点69~70 ℃(文献[9]熔点:70.3~71.5 ℃).

(2)1,4-二氯甲基 -2,5-二乙氧基苯(2b)的合成

方法1: 500 mL三口瓶内加入1,4-二乙氧基苯(1b) 6.65 g(40 mmol),(CH2O)n1.61 g(54 mmol),1,4-二氧六环125 mL,37%~40%CH2O溶液4 mL(54 mmol),205 mL 36%~38% HCl溶液,回流温度下反应6~8 h.反应液冷却后析出固体,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近中性,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7.90 g,产率75.0%.熔点149~150 ℃(文献[9]熔点:148.0~150 ℃).

方法2: 500 mL三口瓶内加入1,4-二乙氧基苯(1b) 10.15 g (61 mmol),(CH2O)n2.54 g (85 mmol),1,4-二氧六环120 mL,37%~40% CH2O溶液6 mL (85 mmol),100 mL 36%~38% HCl溶液.恒压漏斗内加入100 mL 36%~38% HCl溶液,回流温度下开始滴加反应4~5 h,后又继续反应2~3 h.反应液冷却后析出固体,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数次,乙醇重结晶得到13.90 g白色固体.产率86.3%. 熔点149~150 ℃.

(3)1,4-二乙氧基 -2,5-二乙氧甲基苯(3b)的合成

150 mL单口瓶内,加入1,4-二氯甲基-2,5-二乙氧基苯(2b) 5.29 g (20 mmol),100 mL 乙醇,搅拌均匀后,加入3.32 gKOH (49 mmol, 82%),回流反应1 h 10 min.反应液浓缩后,加入冰水中,析出固体后过滤得到粗产品.加入乙醇加热溶解热过滤后,浓缩,乙醇重结晶得到5.1 g白色固体,产率90%,熔点70~71 ℃(文献[8]熔点:69~70 ℃).

(4)2,5-二乙氧甲基 -1,4-苯醌(4)的合成

250 mL单口瓶内,加入1,4-二乙氧甲基-2,5-二乙氧基苯(3b) 2.44 g (8.65 mmol),乙腈65 mL,水39 mL,硝酸铈铵(CAN) 20 g (36.50 mmol),室温反应3~4 h.反应液加入水中,用乙醚20×4萃取,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石油醚(bp 60~90 ℃)/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淡黄色晶体1.38 g,产率71.0%,熔点93~95 ℃.

2 结果与讨论

2.1 化合物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4)结构的确证

2.1.1 元素分析

化合物分子式: C12H16O4.元素分析实测值(计算值) : C 64.14(64.27),H 7.22(7.19),元素分析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

2.1.2 质谱分析

由Esquire HCT PLUS色谱-质谱联用仪(APCI离子源)测定化合物4的分子离子峰M+为223.6,与2,5- 二乙氧甲基 -1,4-苯醌的相对分子质量M+(计算值)224一致.

2.1.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本次1HNMR测试以CDCl3为溶剂,δ(ppm)值: 1.23(6H,-CH3, 三重峰), 3.58(4H,-OCH2, 四重峰), 4.33(4H, CH2-O, 二重峰), 6.77(2H, A-H, 多重峰).13CNMR测试以CDCl3为溶剂,δ(ppm)值: 15.0(CH3), 65.6(-OCH2), 66.9(CH2-O), 131.2(CH, 苯环), 145.9(Cq, 苯环), 187.3(C=O, 苯环).通过数据分析确认为目标产物: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4).

2.2 1,4-二烷氧基苯氯甲基化合成工艺的改进

苯环上的氯甲基化反应是已经研究的比较成熟的经典有机合成反应,其反应机理[10]如图1所示.

图1 氯甲基化反应机理

氯甲基化反应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关于二烷氧基苯双氯甲基化的产率并不是很理想.王建营等[9,11]等首次将HCHO、(HCHO)n/HCl作为双氯甲基化试剂,高产率合成出二烷氧基苯的双氯甲基化产物.本文在其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使得产率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在合成路线中,由1,4-二甲氧基苯(1a)合成1,4-二氯甲基 -2,5-二甲氧基苯(2a)和1,4-二乙氧基苯(1b)合成1,4-二氯甲基-2,5-二乙氧基苯(2b)的反应中,我们都采取了2种方法,方法1是王建营等报道的方法、方法2是经过改进的方法.很明显,在同样条件下,产率都得到了超过10%的提高.

从图1反应机理的分析可以看到,氯甲基化反应大体可分为2步,第一步苯环先受到+CH2OH进攻发生羟甲基化反应生成羟甲基苯,此步反应甲醛起决定性作用,此步反应中方法2与方法1基本一样,第二步是羟甲基苯在HCl存在下发生氯代反应生成氯甲基化产物.而烷氧基苯的双氯甲化产物有2步氯代反应,因此HCl的浓度显得尤为重要.方法1为一锅加,操作虽然简便,但是HCl作为易挥发物质,在高温回流下会慢慢损失,影响氯代反应的效果,而方法2通过在反应时间内逐步滴加,可以减缓HCl的损失,使氯代反应的效果更好,因而方法2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反应的产率.

在反应中,虽然方法1和方法2在第一步羟甲基化反应产物一样多,但是由于方法1在第二步氯代反应中的效果较差,使得一部分羟甲基化产物没有被氯代完全,而羟甲基化产物的极性很大,在1,4-二氧六环的水溶液和乙醇中的溶解度都较好,有一部分产物被直接过滤掉,另外一部分损失在重结晶的乙醇滤液中,因而产率有所下降.

2.3 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4)的合成工艺探讨

在化合物4的合成中,以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以甲氧基和乙氧基底物为中间产物,选择了2条合成路线加以比较来优化合成工艺.虽然以甲氧基1a, 2a, 3a 为中间体时,在3a到4的合成与3b到4的合成产率相差无几,但是前3步反应中,以乙氧基1b, 2b, 3b 为中间体路线的效果要明显优于1a, 2a, 3a.因此,经过中间体合成的优化,合成路线2为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4)的优化合成工艺.

3 结论

(1)合成了新型1,4-苯醌类衍生物2,5-二乙氧甲基-1,4-苯醌(4),并确定了乙氧基1b、2b、3b 为中间体的合成路线2为优化合成工艺.

(2)改进了烷氧基苯双氯甲化的合成工艺,同等条件下可以提高超过10%的收率.

(3)为优化合成2,5-二烷氧甲基 -1,4-苯醌类衍生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1] 谭 倪, 邵长伦, 余志刚,等.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醌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天然药物, 2009, 7(1): 71-80.

[2] 杨超文, 严云南, 雷 泽,等. 艾地苯醌的应用概况与合成进展[J]. 云南化工, 2007, 34(1): 60-68.

[3]Shivkumar B., Ramakrishnan S. Derivatized poly(phenylene vinylene)s[J]. Polym. Sci.,1994, 1: 284-288.

[4]Mehdi H., Bodor A., Lantos D.,etal.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as solvents for cerium(4)-mediated oxidation reactions[J]. J. Org. Chem., 2007, 72: 517-524.

[5] Gharah N., Chakraborty S., Mukherjee A., K.,etal. Oxoperoxo molybdenum(6)- and tungsten(6) complexes with 1-(20-hydroxyphenyl) ethanone oxim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uses in the oxidation of olefins, alcohols, sulfides and amines using H2O2as a terminal oxidant[J]. 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09,362: 1 089-1 100.

[6]Tohma H., Morioka H., Harayama Y.,etal. Novel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p-quinones in water via oxidative demethylation of phenol ethers using hypervalent iodine(3) reagents[J]. Tetrahedron Letters,2001, 42: 6 899-6 902.

[7] 刘承美, 过俊石, 谢洪泉. (2,5-二甲氧基对苯乙炔)的可溶性前聚物合成及表征[J]. 应用化学, 1995, 12(5): 5-9.

[8]Melnikov, N. N., Prilutskaya, M. V. Chloromethylation of ethers of bivalent phenols and some of their transformations[J]. Journal Obshchei Khimii. 1959, 29: 3 746-3 752.

[9]王建营, 李银奎, 胡文祥,等. 脱氯化氢法合成聚(2,5-二乙氧基对苯乙炔)[J]. 化学通报, 1998, 11: 49-51.

[10]汪秋安. 重要有机化学反应及机理速查手册[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51-52.

[11]王建营, 李银奎, 龙永福,等. 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烷氧基苯的合成[J].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4(2): 154-157.

猜你喜欢

烷氧基苯醌氧基
烷氧基镁载体及其制备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2,4-三甲基苯氧化制备2,3,5-三甲基苯醌的技术进展
银杏叶胶囊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聚乙烯催化剂用烷氧基镁载体的研究进展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对亚甲基苯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两种乙氧基化技术及其对醇醚性能的影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