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
——评《喧嚣与愤怒》

2010-04-11王如利

关键词:昆丁班吉南方人

王如利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

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
——评《喧嚣与愤怒》

王如利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

《喧嚣与愤怒》是一部关于美国南部的寓言。堕落的凯蒂象征蒙垢的南方,康普森三兄弟的性格则契合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超我和自我,他们对凯蒂的迥异态度代表了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反映了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人面对光荣的失落和现实的挑战时所表现出的矛盾彷徨的心理。

《喧嚣与愤怒》;人格结构理论;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

《喧嚣与愤怒》是美国20世纪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它用多视角叙述和意识流手法讲述了美国南方望族康普森一家的没落史。小说以凯蒂穿着泥污的衬裤爬上梨树偷窥奶奶的葬礼为中心意象,以康普森三兄弟对凯蒂失贞的反应为主线,通过班吉支离破碎的记忆、昆丁虚幻抽象的思维、杰森理智冷酷的头脑和作者全知全能的视角反复叙述同一个故事。福克纳说这本书是他的最爱,是“最好的失败”,“最勇敢、最壮观的失败”[1]61。说它“失败”,是因为每一次叙述的尝试似乎都无法全面彻底地阐释小说的主旨,即南方人对南方的态度;说它“最好”、“最勇敢、最壮观”,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失败揭示了南方人分裂矛盾又相互隔绝的心理层面,像重复咏唱却又难以尽诉哀情的副歌,更加凸显了故事的悲剧效果和深刻寓意。

《喧嚣与愤怒》是一部关于南方的寓言。凯蒂爬树一幕寓意南方伊甸园的失落,偷窥奶奶葬礼的凯蒂象征偷吃禁果的夏娃,而那条泥污的衬裤不仅暗示凯蒂的失贞,也影射南方的蒙垢。凯蒂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她美丽、自信、富于爱心,不仅有勇气偷窥禁忌,要兄弟们听从她的管束,而且代替高傲自私无病呻吟的母亲给了白痴弟弟班吉无微不至的关爱。但她又轻佻、放荡、自甘堕落,因生下私生女被丈夫抛弃,以致辱没家门。凯蒂的放纵堕落给她的家人带来了沉重打击:班吉因失去姐姐的爱护号哭不休,昆丁因家族荣誉蒙羞跳河自尽,杰森因发财梦破灭怨恨不已,其父更是醉生梦死郁郁而终,其母则自怨自艾满腹牢骚。

南北战争后,新旧文明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使南方旧有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南方心理因难以应对这些矛盾冲突而惶恐不安。从精神分析理论看,康普森三兄弟契合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超我和自我,他们对凯蒂的不同态度代表了南方人对南方的矛盾态度:白痴班吉的喧嚣与愤怒表达了本能感性中对美好的眷恋和对失去它的痛苦,理想主义者昆丁的爱恋与负疚表达了道德意识中对旧时荣誉的看重和对不能捍卫它的愧疚,功利主义者杰森的仇恨与鄙视表达了理性头脑中对虚伪过去的不屑和对其所带来损失的怨恨。

一、“本我”的喧嚣与愤怒

小说题目《喧嚣与愤怒》语出《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人生是一个白痴讲述的故事,充满着喧嚣与愤怒,没有任何意义。”福克纳认为,班吉语无伦次的讲述使故事接近于梦境。“他自己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他唯一能感受到的现实就是他对姐姐的信任,他知道她爱他并会保护他,所以她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但这些也只是从她身上反射的一些镜像,他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1]63-64。虽然班吉的世界是无形无序的,但他潜意识中的镜像和愤怒的呻吟明确传达出了他对凯蒂的强烈渴望和依恋。每当听到篱后高尔夫球手们呼喊“球童”(音同“凯蒂”)或看到任何与凯蒂有关的东西时,他就会想起姐姐并开始呻吟起来。他的记忆无序地穿梭于过去和现在,但又始终锁定在体贴关爱他的凯蒂身上。对班吉来说,凯蒂是炉火、草地、树香和睡眠,象征着温暖、活力、纯真和安宁。福克纳说:“他是一只动物……他有着动物本能的直觉。”[2]14所以,正如他能本能地感受到凯蒂的关爱与温柔一样,他也能直觉地嗅到凯蒂身上的变化和由此带给他的威胁。看到凯蒂和陌生男孩在一起,他会哭着把她拉走;闻到凯蒂身上的香水,他会呻吟着跑开;凯蒂失贞后,他立即嗅到了威胁,并拽着凯蒂到洗手间去冲掉他所害怕的那种味道以恢复凯蒂的树香;凯蒂最终离家而去,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存在也彻底丧失,因为“他的存在只是凯蒂的关爱反射出的一种镜像”[3]。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班吉代表了心理结构中“最基本、最古老、最强大的那个层面”——本能的无意识,即本我[4]。与有意识的社会化个体不同,本我不讲形式原则,不受时空影响,“没有价值判断,没有善恶之分,没有道德观念”,只渴望满足本能的需求[5]107。班吉的意识正是这样一个无形无序的世界,他的叙述中没有时空转换,“他不分善恶,因为他不知善恶为何物”,他唯一的渴望就是凯蒂的爱护与陪伴[2]14。班吉代表了南方心理中的本我,他对凯蒂的依恋表达了南方人对战前秩序和安全的渴望,他不休的呻吟是南方心理深处企图从不可逆转的过去中重寻自我的无谓挣扎。福克纳用班吉的叫嚷表达了南方人内心深处绝望的呼号。这呼号中有他们对战前伊甸园般平静生活的渴望,更有因伊甸园的失落所带来的痛楚与激愤。这种渴望、痛楚与激愤来自南方心理最深处的无意识,所以只能通过白痴的“喧嚣与愤怒”得以宣泄。

二、“超我”的爱恋与负疚

尽管昆丁的叙述有着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但他的回忆较班吉一节清晰了很多。班吉的记忆中充满了身体的感觉经验,而昆丁的头脑中则充满了抽象的道德观念。小说在附录中指出,昆丁爱的不是他妹妹的身体,而是她那脆弱的贞洁所支撑的摇摇欲坠的家族荣誉[6]290-291。作为南方传统的卫道士,当凯蒂的任性轻浮有违大家闺秀的淑女风范时,昆丁总会挺身出来对她加以教训。他曾因凯蒂在溪边脱掉衣服给了她一记耳光,曾因凯蒂与男孩接吻把她的头按到草地上。看到凯蒂和达尔顿厮混时,他更是恨铁不成钢地质问:“你为什么不把他带到家里,凯蒂?为什么非得像那些黑女人一样在草地水沟漆黑的林子里躲到漆黑炎热的林子里?”[6]87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是要惩罚凯蒂的越轨,更是要让她明白她的贞洁是家族荣誉的象征。作为南方传统道德的忠实继承者,昆丁不仅因妹妹的失贞而备受折磨,更因不能捍卫南方的道德与荣耀而深感负罪。他为自己的无能而悔恨不已,因为他没能杀掉凯蒂的情人,也没能阻止凯蒂嫁给一个无赖。他也为卖掉班吉的牧场供自己到哈佛读书而倍感不安,因为“除了那同一个姊妹和燃烧的炉火,那是他天生白痴的小弟唯一喜爱的东西”[6]291。如果说凯蒂的贞洁代表着家族荣誉,那么班吉的牧场则象征着家族财富。当精神寄托和物质财富都不复存在时,南方的荣耀彻底失落,昆丁只有以自杀来寻求解脱,并以此“将毫无意义的堕落转变为耐人寻味的劫数”[7]。这不仅是康普森家的劫数,更是整个南方的劫数,是面对现代主义的入侵彷徨不知所措却又无法从过去荣耀的阴影中走出的南方人的劫数。

昆丁对南方道德传统的极度关切以及因不能捍卫家族荣誉而产生的负罪感符合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理论中对超我的界定——人们心理中家长态度的遗留和负罪感的根源。“超我将最严格的道德标准应用于无助的任由它摆布的自我;通常它代表着道德宣言,我们一下子就会意识到我们的道德负罪感正是超我和自我冲突的外在表现”[5]92。作为南方骑士理想的化身,昆丁代表了竭力捍卫南方道德标准的超我。为了家族荣誉,他甚至想以乱伦之罪“将他自己和他妹妹一同投入地狱,在那里他能够永远保护她,让她在永恒之火中永远完好无损”[6]291。昆丁的乱伦之念暗示了南方心理中的自恋情结,而他对凯蒂情人的憎恶则代表了南方人对战后现代主义入侵的抵触。然而,蒙垢的南方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因为往昔荣耀的基础——奴隶制,正是导致南方种植园经济彻底毁灭的根源。凯蒂的童贞既是康普森家族荣誉赖以存在的脆弱基础,也是令其声名扫地的罪恶之源,所以在昆丁对凯蒂童贞的病态关注中,有爱更有恨。这种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既反映了南方人对传统道德的依恋,又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建立在罪恶基础上的荣耀的负疚和憎恨。

三、“自我”的仇恨与鄙视

杰森对凯蒂的感情与其兄弟大相径庭,他恶毒的开场白“一朝是婊子永远是婊子”包含了他对凯蒂母女所有的仇恨与鄙视。虽然杰森的叙述逻辑清晰,但像班吉的感觉依赖和昆丁的道德抽象一样,绝对的理性也将他囚禁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它代表了南方心理中封闭隔绝、分裂矛盾的另一层面——奉行实用主义的自我。因为理性和实际,杰森对待凯蒂的方式比先天愚钝的班吉和生性敏感的昆丁都更加直截了当。与班吉的依恋和昆丁的负疚不同,他对凯蒂充满敌意。凯蒂的丈夫曾许诺在银行里给他谋个差使,但在凯蒂被抛弃之后,杰森的银行家美梦也随之破灭。更让他忍无可忍的是,凯蒂一走了之,却把私生女留在家中由他抚养。于是,凯蒂的女儿昆丁小姐就成了他泄愤的对象,他不仅对她百般刁难,而且将凯蒂寄来的赡养费据为己有。不过恶有恶报,昆丁小姐私奔时偷走了他保险箱中的全部财物,其中就有那笔赡养费。故事以凯蒂爬上梨树偷窥奶奶的葬礼开头,以其女爬下同一棵树私奔结尾,母女走的是同一条堕落之路。她们的堕落使杰森失去的不是爱,不是荣誉,而是财富。

理性实际的杰森代表了南方心理中的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的自卫力量,“代表理性”,“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其决定因素”[5]108-109。自我具有防卫和调节功能,在外部压力面前,为了保存自我,它会遵循现实原则,放弃本我的冲动和快乐需求。“但人们总会发现,放弃快乐是很难的;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补偿,他们就无法做到”[8]。自我期望暂时的放弃会带来未来更大的满足,但现实原则使这条迂回路线永无尽头,所以自我对外界的态度充满敌意。杰森代表了南方心理中的自我。他是康普森家唯一理智的人,他的确为家庭放弃了很多快乐。同时,他也为自己的损失忿忿不平,因而不择手段地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谋利。面对凯蒂的堕落,康普森先生醉生梦死,康普森太太怨天尤人,班吉号叫不休,昆丁溺水自杀,只有他能够理智地面对现实。一方面,他辛苦工作,赡养家人,牺牲了一个三十岁单身汉应有的权利和必需的快乐。另一方面,他也想尽一切办法弥补损失:他想利用凯蒂出嫁的机会得一个去银行工作的美差,在这个美梦破灭后又将凯蒂给女儿的赡养费据为己有,他还利用凯蒂想看女儿的机会对她大加勒索。他不仅对凯蒂母女充满敌意,而且认为“除了他自己,全镇、全世界、全人类都和康普森家一样,虽然没有理由但可以十分肯定他们都不值得信任”[6]297-298。显然,杰森是康普森子女中最刻薄的一个,但不管他的想法和行为如何恶毒,他仍是康普森家唯一能理智应对现实压力并担负起家庭责任的人。他代表了战后南方新崛起的小商人形象,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他们像杰森憎恶凯蒂一样对南方光荣却虚伪的过去充满鄙夷,对荣誉的破灭带给他们的损失愤恨不已。但他们又是战后重建的中坚力量,只有他们没被现代主义的入侵击垮,只有他们还在一边诅咒一边支撑着破碎的家园。

结语

美国南方是一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它曾拥有光荣的过去和伊甸园般的平静,但罪恶的奴隶制和私有制种植园经济给它埋下了毁灭的种子,并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和南方的最终失败。种植园主失去了奴隶,失去了庄园,失去了平静的生活,也失去了原有的骑士风度和淑女风范。南方的孑遗们一面沉湎于过去的勇武辉煌,怀恋着曾有的平静安宁;一面又不得不忍受着战败的创伤,承担起重建的重负。他们希望实施变革以打破诅咒,又害怕变革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他们挣扎于战前的安定与战后的混乱、南方农业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悲观怀旧与振作重建的矛盾中。此时,南方群体的心理分裂了,他们发出了不同的自相矛盾的绝望的呼号。

作为南方望族的后代,福克纳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曾对日本读者说:“一百年前,美国曾有两种文化、两种经济,九十五年前我们因此爆发战争,结果我方失败了。”[9]180他虽承认失败,却仍然忠诚于南方。他说:“即便我恨它,我还是会捍卫它。”[9]101福克纳的矛盾心理是所有南方遗老遗少们内心冲突的真实写照,也恰是他要表现的主题,正如他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所言,人类内心的冲突是“唯一值得去写、值得付出痛苦和汗水”的题材。

[1]Frederick Gwynn,Joseph L Blotner.Faulkner in the University:Class Conference at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57-1958[M].New York:Vintage Books,1959.

[2]Leland H Cox.William Faulkner:Critical Collection[M].Detroit:Gale Research Company,1982.

[3]Lee Jenkins.Faulkner and Black-white Relations: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137.

[4]Herbert Marcuse.Eros and Civilization: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M].Boston:Beacon Press,1974:29.

[5]Sigmund Freud.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9.

[6]William Faulkner.The Sound and the Fury[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85.

[7]Frederick J Hoffmann,Olga W Vickery.William Faulkner:Three Decades of Criticism[M].East Lansing:Michigan State College Press,1960:86.

[8]Sigmund Freud.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9:419.

[9]J B Meriwether,Michael Millgate.Lion in the Garden:Interviews with William Faulkner 1926-1962[M].New York:Ran-dom House,1968.

[责任编辑 海 林]

106.4

A

1000-2359(2010)03-0194-03

王如利(1973—),女,河北黄骅人,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博士,美国波士顿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美国小说和美国文化的研究。

2010-01-20

猜你喜欢

昆丁班吉南方人
《喧哗与骚动》的嗅觉叙事研究
下雪后北方人的快乐,南方人不懂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没有一个南方人在聊天中用对过“您”
小老鼠裁缝店(上)
时间对昆丁的禁锢与毁灭
天方夜谭之南方人眼中的北方
昆丁——美国旧南方和旧时代的守望者
班吉的感恩
海龟班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