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节水新模式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2010-04-09施智卿常松焕于德渠新密市水务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7期
关键词:新密市水窖节水

□施智卿 □常松焕 □于德渠(新密市水务局)

一、新密市基本情况

新密市辖区总面积1001km2,其中山丘区面积785.8km2,总耕地面积4.47万hm2,水浇地面积1.70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8%,总人口7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城市。

二、新密市面临的水资源形势

新密市属山区闭合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无补给,水资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相对贫乏。新密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2.2mm,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2.17亿m3,其中地表水1.2亿m3,地下水0.9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80m3,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14,而且地下水超采严重,年均超采900多万m3,造成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新密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节水农业的主要模式

(一)屋顶节水模式

屋顶接水,是新密市山区或缺水区农民利用平房、瓦房或硬化过的洞顶承接雨水,并加以净化、储藏,供人畜饮用的家庭水利工程设施。屋顶接水工程在新密市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该工程具有径流系数大、产流多、用水方便、便于管理和费用低廉等优点,80年代中期在全市总结推广,在当时受到广大缺水地区群众的普遍欢迎,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市累计建设屋顶节水工程5000多个。由于生态坏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屋顶节水工程已基本不再作为人饮水源,而主要用于生活、庭院绿化等方面。

(二)水库、灌渠改造模式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新密市先后修建中小型水库72座,至今保存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6座,较大型灌渠3条。几十年来,由于年久失修,这些水利设施毁损严重,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正常发挥。近几年来,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对这些中小型水库和灌区进行除险加固及改造,使其重新焕发了活力,其中,李湾水库已作为新密市区人民的饮用水源地。2009年春,新密市旱情严重,刚修复的东方红灌渠工程则正好发挥了巨大效益,保障了1200hm2农田丰收。

(三)小塘坝、小水窖工程建设模式

小塘坝、小水窖工程是近几年新密市建设节水工程实际工作中最主要做法,即在山区、丘陵区沟道上建设集流坝、坑塘,在坡面或平地建设小水窖或水池,蓄积泉水、天然降水、道路汇流等加以利用,这些水利设施主要用于保障农业生产,如遇干旱年份,部分还可作为群众的应急饮用水源,保障人民生活。

(四)煤矿井下排水及企业中水的回用模式

新密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中煤炭企业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0%,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地下水年均超采量907万m3,由此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据统计,相对1986年来说,新密市地下岩溶水水位已普遍下降62.86~87.85m,年均下降3.14~4.39m。每年仅煤矿井下排水即达5100万m3,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走,十分可惜。近年来,临近矿区的部分村镇建设了一些水池和坑塘,利用矿井水用于农业生产,还有的则利用当地企业处理后的中水发展特色农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这2种模式在新密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五)城市、乡村雨洪水利用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和乡村大量硬化的场地、较为完善的雨洪水排水工程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利用条件,蓄积的这部分水资源经处理后用于周边或下游农业的生产,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现在新密市新农村建设中已有个别村庄纳入了规划设计,应尽快落实并予以研究推广。

四、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田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水是农业的命脉,发展节水农业,最直接的收益有2个:一是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或者说是以同等的水量,大大增加了灌溉面积。据调查,与大水漫灌相比,新密市节水灌溉农业可节约2/3以上的水资源。二是直接增加了农田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2001年以来,新密市水利局先后建设了袁庄北横岭、平陌香山等集雨节灌项目区11个,共建水窖2.4万个,塘坝22座,发展节灌面积3257hm2,仅此一项,全市每年粮食可增产1.4万t,增加产值2051.7万元。

(二)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新密市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在汛期,常常会因一两场暴雨导致洪水泛滥的局面,甚至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严重损害。而通过大力建设节水工程,将坡地径流及地表潜流拦蓄起来充分利用,则起到了消减洪峰、拦泥淤沙,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等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局部小气候的作用,使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三)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基础保障

新密市广大农村除大力建设节水工程外,还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一批集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为特点的新兴高效农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米村镇的杨寨沟村依托小塘坝工程发展莲藕种植业初具规模,蔓菁峪村则种植以板蓝根、白术为主的中药材,现已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规模已达50hm2;岳村镇马沟村投资500万元建设蔬菜大棚20座;来集镇的陈沟村建设农业生态园项目,尖山风景区则在发展具有独特高山气候特点的绿色生态农业的同时,还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集吃住游为一体的假日旅游休闲产业,吸引郑州及周边地区的市民来观光,这些新兴产业的兴起极大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去冬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旱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中部地区,河南省更应该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未雨绸缪,根据本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础保障,这也是河南省水利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猜你喜欢

新密市水窖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母亲水窖二十周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新密市
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新密市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要点分析
新型混凝土钢丝网薄壳水窖的设计及施工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