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网箱养鱼技术探讨

2010-04-09艾丹付艳梅何丽梅

黑龙江水产 2010年5期
关键词:铁管养鱼网箱

艾丹 付艳梅 何丽梅

(1.绥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156200 2.五常市水产技术推广站1502003)

1、前言

1.1 目的和意义

黑龙江是世界上少有的几条无污染江河之一,其盛产的各种鱼类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供不应求。尤其是鲟鳇鱼、“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类更是高档餐桌上的珍馐佳肴,倍受人们青睐。

但是,多年来由于人们过度捕捞,鱼产量逐年减少,不少的品种濒临灭绝。为了增加黑龙江鱼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近几年黑龙江沿岸各地在增殖保护资源的同时,都在不断探索发展黑龙江水养鱼,有的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黑龙江水发展网箱养鱼就是其中一种比较理想的江水养鱼方式。网箱养鱼是利用自然水域水面辽阔,水体不断交换的有利条件,用合成纤维网片或塑料网片等材料制作成一定形状的箱体,设置在合适的水域中,把鱼类高密度养殖在箱中,借助箱内外水体的不断交换,维持箱内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投喂人工合成饵料培育鱼种或商品鱼。网箱养鱼具有养鱼水面集中、易于生产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的优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箱养鱼历史悠久,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家,开展网箱养鱼时间早、普及率高、养鱼技术成熟。我国南方地区也有多年网箱养鱼历史,但多数都是在一些大型水库中进行,江河水域养殖较少。近几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境内利用鸭绿江水网箱养鱼获得成功,并在当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产业。

1.3 试验内容和方法

1.3.1 用聚乙烯网片制成网箱投放较大规格的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

1.3.2 养殖方式:采用人工驯化,投喂人工合成饲料。

2、试验过程

2.1 试验地点的选择

试验地点选择在黑龙江水域中段绥缤县境内一条较大支汊李家岛河。此处水域水流平缓、水质清新、常年水深在5米以上,丰水期水深8米左右,是进行网箱养鱼的理想水域。

2.2 网箱制作

2.2.1 箱体的制作:箱体四面的网墙和下底采用聚乙烯网线织成的网片缝合而成,网目大小为1.5—2.0cm,箱体规格为5.0m×5.0m×2.0m。箱体上盖用网目为2.0cm的网片做成,缝合时在上盖一角的两边各留长约一米的活口,便于投放鱼种和生产期间检查。

2.2.2 箱架的制作:网箱框架是用镀锌铁管焊接而成,铁管直径为3.3cm。

2.2.3 网箱装配:箱体和网箱框架做好后,把箱体用直径6—8mm的尼龙绳固定在箱架的铁管上。每个网箱设置6个塑料泡沫浮子,规格为60厘米×50厘米×50厘米,起到浮起网箱的作用。另外再在每个网箱的下底各坠上一个30kg的沙袋,可以起到增加网箱稳固性和支开网箱的作用。

2.3 网箱的设置

选择江汊拐弯、水流相对平缓处放置网箱。网箱距离岸边约5m,十个网箱并列排成两组,每组网箱之间距离为1m(见图),网箱和岸边用浮桥连接。网箱下端设一个可以住人存料的活动板房,便于管理网箱。在网箱上游江中楔入4根直径为6.6cm的铁管,把网箱上部固定在铁管上,网箱靠岸一侧用直径较粗的两根尼龙绳固定在岸边,这样增加了箱体在水中的稳定性。

2.4 网箱放鱼

2.4.1 鱼种规格:考虑到黑龙江地区气温偏低,鱼类生长期短的特点,我们在网箱内放养的鱼种个体较大,一般每尾都在0.4—0.5kg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当年就能养成规格大的商品鱼。

2.4.2 放鱼时间:2009年5月18日投放鱼种,鱼种品种是建鲤,从辽宁宽甸县购进。

2.4.3 放养数量。每个网箱放鱼1100尾左右、大约500kg,10个网箱共计放鱼11000尾、5000kg。

2.5 饲料的选择

饲料选择佳木斯双强饲料厂生产的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2%,前期粒径为4.0mm,后期为5.0mm。

2.6 饲养方法

2.6.1 投喂时间。5月20日开始投喂,每天两次,上午8—9点,下午14—15点。七月份开始每天投喂三次,早晨7—8点,中午12—13点,下午16—17点。

2.6.2 投喂方法。采用人工驯化方式投喂。从鱼种入箱的第三天我们开始驯化,每天早晨8点用木棒一边有节奏地敲击铁桶一边向网箱中撒投颗粒饲料。每次撒投一小把,每次间隔3—5秒,每次驯化时间为20分钟。由于购买的是经过驯化的鱼种,两天后鱼就浮上水面抢食,此时驯化已经成功,开始进入正常饲养阶段。正常饲养阶段每次喂鱼以吃到八分饱为标准。每次投喂的节奏为“慢、快、慢”,投喂的饲料量为“少、多、少”。即刚开始投喂时,浮上水面的鱼数量少,投喂的速度要慢、投喂饲料的数量要少;当鱼类大量浮上水面时,投喂的速度要快、投喂饲料的数量要多;当大部分鱼吃饱开始下沉离开时,投喂的速度要慢、投喂饲料的数量要减少。这样既可以保证鱼吃饱又不浪费饲料。

2.7 日常管理

2.7.1 网箱检查。每天检查网箱两次,早晨一次,晚上一次。由工人划船逐个网箱检查。查看网箱有无破损、有无跑鱼现象。同时对网箱上附着的杂物进行细致的清理,以免影响水体交换而发生缺氧现象。

2.7.2 鱼病的防治。由于水体不断交换所以鱼感染鱼病的几率较小,我们只在鱼种入箱时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消毒,入箱后没有发生鱼病。同时为了使养殖的鱼类更接近于江鱼,在整个饲养期我们没有使用任何药物。

2.7.3 控制水体流速。我们设置网箱的水域是黑龙江支汊,上下通流,所以水流速较快,尤其是汛期,流速更快,对网箱中鱼类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距离网箱10米处的上游设置了一道长为70m高为9m的拦水栅,用以减缓水的流速。使网箱内水体流速一般情况下都在每秒0.1m以下。

拦水栅是用直径6.6cm的铁管、直径16mm的钢筋和0.5cm网眼的铁丝网组成。

拦水栅的设置:在设置网箱上游10m处,每隔1m距离向江底楔入一根铁管共计70根,然后把钢筋用直径5mm的粗铁丝固定在铁管上,钢筋上下之间距离为30cm,最后再把铁丝网绑在钢筋上。

3、试验结果和讨论

3.1 试验结果

3.1.1 试验过程从5月18日开始到10月24日止历经159天。

3.1.2 10个网箱共产商品鱼18000kg,平均m3网箱产鱼36kg。商品鱼规格为1.5—2.0kg,成活率为95%.

3.1.3 销售价格平均在30元/kg。

3.2 效益分析

3.2.1 成本:制作网箱费用包括各种附属设备27万元。生产费用包括鱼种饲料人工等16.万元,合计成本43万元

3.2.2 产值:商品鱼销售总额为54万元。

3.2.3 效益:总产值54万元减去成本43万元,纯效益为11万元。

3.3 几点探讨

3.3.1 网箱养鱼放养时间应尽量提前,时间早水温低,鱼类活动差,等水温升高时,鱼类在网箱中已基本适应,不易造成鱼体受伤。我们这次试验由于放鱼时间较晚,鱼类在开始阶段不太适应,造成部分鱼体受伤。

3.3.2 放养密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本次试验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比较保守,放养密度较稀,每m2网箱投放鱼种平均20kg,造成了部分资源浪费。通过这次试验,我们认为如果投放0.4—0.5kg以上的规格较大鱼种,密度还可以适当增加。如何确定最佳的放养密度,还有待于今后在试验中逐步探索。

3.3.3 此次试验所选择的江段,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生鼠类咬坏网箱,造成跑鱼现象。但是在其它江段是否可以保证无鼠类破坏网箱,还不能确定,需要进一步观察。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本次试验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基本上获得成功,除前期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导致经济效益比预计的低外,其它的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开创了我们绥缤县利用黑龙江水发展网箱养鱼的先例,为以后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4.1.2 通过此次试验证明,利用黑龙江水发展网箱养鱼是可行的。不仅易于操作、便于管理,而且养出的鱼无论体型、色泽、口感都接近黑龙江水自然生长的鱼类,所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如果进一步发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独特的品牌,在黑龙江沿岸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4.1.3 从今后水产业发展形势看,走江水网箱养鱼之路也是一种趋势。江水养殖的鱼类绿色环保,同时节省土地、油料等资源,具有池塘养殖不可比拟的优势。

4.2 建议

4.2.1 黑龙江水域网箱养鱼与南方各省相比生长期相对较短,因此应该尽量投放大规格鱼种,一般鱼种尾重应在0.4千克以上,甚至可以更大。这样经过一个饲养期,基本上尾重都可以达到1.5kg以上。这有利于商品鱼的上市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如果投放鱼种规格小,经过一个饲养周期商品鱼不能上市,就会涉及到越冬问题,从而增加成本、降低效益。

4.2.2 网箱养鱼由于无法在网箱中越冬,所以大规模养殖时养成的商品鱼往往会集中上市,商品鱼的销售价格会降低,影响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养殖场户最好在网箱养鱼岸边建设一处温室越冬大棚。把生产出的部分商品鱼存放在温室大棚中,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出售,可以大大提高网箱养鱼的经济效益。

4.2.3 网箱养鱼更应该注重打造品牌,疏通销售渠道。不仅要立足于本地市场,还应向大中城市拓展,抓住人们当前注重健康饮食的特点,让江水网箱养殖的鱼类摆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同时,可以借鉴辽宁省宽甸县鸭绿江水网箱养鱼的经验,同韩国、日本等国外客商签定产销合同,以销定产,让黑龙江水网箱养殖的鱼类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猜你喜欢

铁管养鱼网箱
几十万年前的铁管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鱼经
大口径球铁管水压试验机插口密封失效分析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白公山铁管之谜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硝烟的微香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