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看伤寒论四逆散证(318)条

2010-04-08王丛红,袁堂宾,苏琛

环球中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水饮仲景少阴

《伤寒论》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因为仲景在论述主症的时候仅仅给出了一个四逆,而真正到了临床,仅凭这一个四逆就可以辨证为四逆散证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本条的机理的阐释就产生了很多分歧,从而使本条成为《伤寒论》诸多疑案之一。

1 诸家观点

对于本条的认识,可谓见解颇多,但总结起来,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成无几、方有执、柯韵伯、程知等,他们认为本条的四逆,原因是热导致的,也就是持热厥的观点,他们认为是因为热邪内陷导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的厥逆,用四逆汤以散入阴之热邪,持此观点者,也占多数。张志聪、黄元御等,他们认为本条之四逆是由于土气郁结不舒所致,而四逆散的作用是散邪达郁使阳气布达四肢。吴人驹则认为本条四逆之机在于表气不得舒发,里气不得通调而致,因此用“四逆散之柴胡以条达,而厥逆因于在表不得舒发也;枳实用以宽中,而厥逆因于在里不得通调也;芍药、甘草以和里,而厥逆必因里之不得其和也”。张锡驹、吴谦等认为阳气内郁不得外达而生四逆,用四逆散舒畅其阳气则四逆可除,与张志聪、黄元御等得观点大同小异。尤在泾认为这个四逆是由于太阳受寒邪之后,未郁为热便入少阴,而致阴枢为邪所居而致阴阳气不能顺接而生四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是由于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而致四逆,持此观点的主要有钱天来、舒驰远等。

综上可见,诸家观点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气郁阳遏不得伸达者,此为大多医家之观点;二是阳虚失于温煦者。当代医家也有认为本条阳虚气郁并存者。对本条的认识,笔者认为当属本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水饮内停,如果果真是厥深热亦深的阳郁不达的话,温热药似乎不应在所用之范围,而在本条或然证的加减用药加的都是温热药,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

2 症状分析

仲景对本条的主症只给出了四逆,其它皆为或然症。而在日本康平本伤寒论对本条的描述是这样的:“少阴病,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回逆散主之”,“四逆”是写在少阴病旁边的夹注。那么姑且先不看四逆,先分析一下或然症:

2.1 咳

根据《伤寒论》所述,咳嗽的原因以水气犯肺所致为主[1]。本条咳嗽的机理也是由于阳虚而水气不化,水寒之气停滞于内,上逆犯肺则咳,如果下行,还有可能下利。如果出现了四逆,又出现了咳嗽,仲景则在四逆散的基础上加了干姜、五味子两药。正如日本医家森立之在《伤寒论考注》中所说的:水寒散漫,犯肺则胀,所以为咳也,辛姜散寒,酸味收胀,所以加二物也…下利者,水寒下流也,与上走肺为咳同理,故云并主下利也[2]。

2.2 悸

悸在《伤寒论》中有三:心悸、心下悸、脐下悸。心悸的原因可有因虚所致,亦有水饮上凌所致;心下悸、脐下悸则都是由于水饮所致.此悸与四逆同见,与356条厥而心下悸的机理是一样的,都是因为阳虚不化,水饮内停而致,所以加桂枝来温阳通脉,化气行水,从而水饮之上逆可除,这也就是桂枝可以除逆气的机理所在。

2.3 小便不利

对小便不利辨治,仲景主要分为津液耗损,化源不足者、水湿内停、气化不利等几种,在本条的加减中,仲景加了茯苓以利水饮,可见此小便不利是因水饮内停所致。

2.4 腹中痛

水饮导致的腹中痛,是因为寒饮阻滞气机所致,所以仲景加附子一枚以散寒饮。对于附子散寒饮的问题,先来看一下小青龙汤的或然症,噎者加附子,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在辨脉法中对噎的形成是这样描述的:水得寒气,冷即相搏,其人即噎,也就是寒水相搏,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加附子一枚来治疗,寒饮一散,则噎自除。这里的腹中痛则是在四逆散的基础上加了附子,目的也是为了温散相搏之水寒,寒饮一散,腹痛的原因也就没有了,自然也就解除了。

2.5 泄利下重

内停之水饮下走于肠则下利,这里加了薤白,其意亦在通阳,正如钱潢在《伤寒溯源集》中所说:“用薤白通行阳气,即白通汤用葱白之意也”。

通过对或然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么多或然症的产生都是围绕着水饮内停而生,那么主症的四逆,也就不解自明了。水饮内停,阻遏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所致。出现了什么样的或然症,就加相对来说最为合适的药物,这也是仲景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

3 四逆散方药分析

既然是水饮所作,那么四逆散中可有治疗水饮之药物? 四逆散的组成只有四味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考察这四味药,要从当时的时代来看,《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是距伤寒论的成书年代较近的两本本草学专著,可以说张仲景的用药思路与之不远。在两书的记载中,柴胡可以除大肠停积水胀;芍药可以去水气,利膀胱;枳实可以逐停水。除甘草外,方中三药皆有除水之功,并且利水之力很大。可见本方本为治疗水饮而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本方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凡是由于肝气郁结为主因引起的病变都可以用本方加减[3],并且取代治疗水饮,成为主流。久而久之,本方的本意被掩盖,扩展应用反倒成了本方的方义,四逆散治疗肝气郁结成了约定俗成的本始功效,于是从治疗肝气郁结的角度出发去理解381条,于是就出现了诸多不符合仲景时代的看法。

[1]王琦.伤寒论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75.

[2]森立之.伤寒论考注(下)[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21.

[3]于帮国,薛广成, 王艳茹.浅谈四逆散证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信息,1999,(3):42.

猜你喜欢

水饮仲景少阴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肠鸣腹泻30年,竟是“水饮”作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解析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从睡眠异常角度对少阴病“但欲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