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4-08杜改丽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课题院校

杜改丽

(河南职工医学院信息中心,河南 郑州 451191)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杜改丽

(河南职工医学院信息中心,河南 郑州 451191)

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科研管理

人才培养、教科研和社会服务一直是高校的三大功能,高职院校既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首先承担高校的社会职责。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同样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还是一项新的课题。

1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科研上存有明显误区。①高职院校的中心是教学,教师无所谓做不做科研。②搞科研就是发表几篇文章,无需调查研究,无需实验论证。③科研和教学是两张皮,内容严重脱节。④科研管理力量薄弱,管理处于松散状况。具体分析如下:①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失偏差。在高职院校,把科研工作看做是为评定职称而发表几篇文章、为提升职务而积累一点资本而采取的一种途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至于科研如何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地方科技进步等思想是其次的,甚至是很弱的。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的功利色彩太浓、风气不正、气氛不浓、成果不多、水平不高。②教学与科研关系不正。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众说纷纭,常有几种观点:一是教学决定一切,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教学是中心工作,这类学校既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也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去搞科研。二是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要同步发展,齐头并进。三是科研决定教学,高职院校既然是高等学校,就应该以科研促进教学,用科研带动发展,科研水平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其实,没有科研的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忽视教学搞科研,则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③对科研工作的信心不足。在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经验、能力和信心普遍缺乏。

1.2 科研定位问题 由于我国不少高职院校是经过低层次的合并、重组、升格而来,新院校历史短、科研基础薄、学术氛围差,大多数院校教师没有科研任务和压力,没有研究专长和方向,认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动就是科研工作,撰写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学心得等。科研即争取课题、项目。不少人认为,申请课题就是在搞科研,以至于大家对课题申请情有独钟,不惜代价地到处申报课题,不切实际夸大预期效果,不管能否结题以数量论英雄,少数院校为了迎合这种需求,批量生产院级课题,甚至人人有课题,就是无结果。也有人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就是要搞项目研发和技术创新,其他的研究都没有多大价值。所以,到处找项目,随地签协议成了科研的追求,而不管项目的大小、层次、难度和价值,不管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实力,结果出现了大批违约毁约现象。

1.3 科研水平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普遍较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如下:①师资力量薄弱,科研骨干稀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学历层次不高,高级职称比例太少,有很多院校连一个正教授都没有,副教授也很少,缺少在科研方面有自己的领域和方向、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骨干或带头人。②课题数量偏少,项目层次偏低。受师资、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能够申请到的课题数量非常有限,层次偏低,除学院自立课题外,主要是一些学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课题,在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立项的课题以及有基金资助的项目很少。不少教师连开展科研的基本方法、申报课题的基本程序、检索文献的基本路径、科技查新的基本步骤、学术规范的基本常识、发表文章的基本途径等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各类科研基金申报、专利申请、软件注册等。

1.4 科研管理问题 首先,制度不健全。有一半以上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随意性很大,只有不到一半的院校颁发了《科研项目管理规定》、《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考核办法》等基本规章制度。特别是科研考核与激励制度相当乏力,很多学校没有科研发展计划和远景规划。其次,管理水平偏低。有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部门工作职责不清,科学规范的管理软件缺乏。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水平不高,学术规范不懂,科技政策不熟。有些科研管理负责人,自己从未做过课题,从未发表过论文,从未参加过学术会议,居然还在“引领”科研工作。

2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应对策略

要加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科研的内涵、作用和意义,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树立正确的科研观。高职院校上上下下都应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共同把科研工作做好。总之学校搞科研,领导的理念和决心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科研,带头科研,反复宣传科研的重要性,才能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才能把科研上的“单兵”、“散兵”作战组织起来变为“兵团”大战,从而保障科研事业的顺利进行。总之,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2.1 目标定位体现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的科研应该与普通本科高校科研的学术性和学科性有着本质的区别。高职院校的研发更应强调“类别方向”,而不是“水平高低”,必须走出重看不重用的误区。从实际出发,前沿、高尖端型的科研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一线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能力方面的项目研发更能凸显高职院校的优势。

2.2 科研内容展示技能特点 高职院校应根据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定位,结合高职学院的职业性、技能性、针对性来决定科研项目的内容,以展示职业技能特点。要将研发贯穿于专业论证、市场开发、专业建设、培植发展的全过程,从专业技能岗位的划分,到技能标准的制订,再到技能考核方案的制订,直到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考核,都要体现应用型研发的特征。

2.3 科研方法形成校企互动 无数事实表明,任何远离企业和市场的闭门造车式的科研,都注定是盲目、无意义、更不会有结果的徒劳。即使出了成果,不仅很难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所以,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从产业和市场实际出发,依托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科研内容必须来自企业,科研过程必须服务企业,其结果必须回报企业,在培养有高职院校特色教师的同时,又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2.4 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升格举办或由多校合并而成,在师资队伍上普遍存在着,来自高校的专业教师只懂理论不会实践,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只会实践操作而不谙理论的现象,因而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在科研工作方面普遍呈现起步较晚、队伍薄弱、专业技术型研究经验欠缺等方面的不足。所以,要想尽快改变高职院校的科研弱势现状,就必须要在队伍建设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和激励机制。①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设置科研处或科研办,专门负责全校的科研管理、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评奖、科研信息公布等工作。在校领导层,由校长或一名副校长分管科研工作;设立校学术委员会,负责科研项目审定,科研成果评比及确定科研考核结果等事宜。②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科研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科研档案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可以从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促使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地做好科研工作,形成一种人人爱科研,个个搞科研的良好氛围。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面向教学、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第一线,将科研工作重点定位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层面,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刘 勇,蒋芬君,蒋 来.基于网络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2):192-195.

[2]李海涛,闻红华.基于WEB的科研管理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3(23):20-21.

[3]何 杰,张剑平,王 刚.基于Intemet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实现[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23(4):321-324.

[4]赵海军.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J].天津科技,2006,33(1):57-59.

[责任编校:蔡秀连]

G 644

B

1008-9276(2010)04-0409-02

2010-03-20

杜改丽(1981-),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硕士,助教,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课题院校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