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探析

2010-04-07李传熹刘克西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网络化科技期刊期刊

李传熹,刘克西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娄底417001 2.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娄底417000)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探析

李传熹1,刘克西2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娄底417001 2.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娄底417000)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着质量、文件格式、定价、过刊保存、版本、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网络技术及收费等问题。构建多元化上网途径,加强质量控制,统一文件格式,强化对网络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科技期刊;网络化;知识经济

作为传递信息、积累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之一,科技期刊在知识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整体发展水平,反映了一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出状况,并最终影响着一国的综合国力。如何抓住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契机,实现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提升其影响力和服务水平,事关科技期刊长远发展大局[1]。

一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1992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是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的萌芽。1994年《电子信息与网络杂志》在上海CHINA-LINK信息网上的发行,标志着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化的真正开端[2]。此后,网络化科技期刊的纷纷涌现,如《中国计算机用户》、《互联网世界》、《化学通报》、《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等。

《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进入了规范化、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期刊网》是中国知识的基础设施工程,目的在于构建便于知识技术整合、网络文化传播及知识互动交流的平台。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9 600多种,其中科技期刊5 200余种。为保障科技期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经过CNKI数据中心长期的努力,《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已成为目前国内影响最大、期刊资源最多、数据最为完整的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是由国家科技部支持,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操作运行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宗旨是“繁荣知识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是我国第一家网络中文科技期刊出版联盟。与《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较为广泛相比,万方数据库虽然同样收录了经济、文化、哲学、教育等方面的信息,但其以科技期刊为主要收集对象,偏重于科技信息的收录和传播,从而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典范。此外,在我国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网,还包括中国电子杂志联盟、燃情岁月电子刊物、网易电子杂志等。

二 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科技期刊网络化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可以从科技期刊本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科技期刊本身存在的问题1.质量问题

质量,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衡量传统纸质版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主要是期刊本身的排版、印刷、装订质量(硬件质量),以及期刊论文的质量(软件质量)。这两个方面的质量,共同决定着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期刊的声誉,并最终影响着科技期刊的竞争力[3]。纸质版的科技期刊从收稿到发行,需要经历审稿、校稿、排版、印刷、包装和发行等一系列程序,尽管存在时滞问题,但质量问题似乎更好控制。科技期刊实现网络化发行后,论文发表周期更快,加上网络版期刊容量更大,论文在收稿后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上网发行,因而质量问题更加难以控制,导致在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定中认可度不高,也就难以吸收到高质量的论文。

2.文件格式问题

文件格式是由编辑论文的计算机软件确定的。由于国内并没有针对科技期刊网络化发行而制定统一的标准,目前的主要文件格式包括 PDF、ASCII、HTML、SGML、Latex、Postscript等类型。文件格式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读者安装多种阅读软件,才能查阅各种格式的期刊论文,可能会使部分读者感觉难以适应。

3.期刊定价问题

对于出版商和订购者,价格问题是最敏感、最复杂、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从出版商方面来讲,目的是设法降低由于纸质期刊订购量减少而带来的收入损失;从订购者方面来讲,目的是设法通过网络期刊来降低采购成本、管理成本,从而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从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实践来看,目前的网络期刊定价方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形成针对不同用户、不同使用方式的灵活定价机制,抑制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图书情报机构之间的自由竞争[4]。

4.过刊保存问题

图书馆在订阅印刷本期刊后,只要善加保存典藏,就可以永久使用。但传统的过刊保存方式涉及到介质的自然消耗和损耗,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配套。科技期刊实现网络化发行以后,情报机构的信息提供是以有效期限为条件的,情报的索取者只能在有效期限内取用。尽管情报提供机构承诺永久保存资源,但服务提供商也可能因故停业、并购、重组等,这就涉及到过刊资源的持续供给问题。

5.期刊版本问题

与传统的印刷科技期刊一旦发行后就不能再做任何改动不同,科技期刊实现网络化发行后,只要取得适当的软件,就可以对其加以重新编辑,这虽然强化了编、读之间的互动交流,但也容易遭受到非法修改,甚至是黑客入侵,从而加大了网络化期刊的版本管理难度。

(二)外部环境的问题1.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轻而易举的复制、套录技术带来了大规模的侵权事件和知识产权纠纷。忽视作者的权利,不利于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过分尊重作者的权利,又会影响科技成果的传播。因此,解决好科技期刊在网络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极为重要[5]。目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期刊复制行为没有得到有效规范,作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期刊论文未经作者授权而被任意转载的现象较为普遍;期刊作品的引用也不规范(如一篇作品被引用时,是标注论文网址,还是标注源期刊,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2.技术问题

网络化期刊的出现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在科技期刊网络化出版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信息数字化技术,它依靠计算机技术把一定形式的信息(如文字、数值、图像、声音等)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并对其进行组织、处理、加工、存储,采用数字传输技术加以传送,并在需要时把这些数字化的信息再还原成文字、数值、图像、声音。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信息存贮、压缩、编码技术;相关软件开发技术;信息传输速度及检索技术;过刊管理技术;声像分辨技术;期刊出版格式管理技术等[6]。3.信息安全问题

科技期刊网络化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黑客入侵、内部攻击、病毒入侵、信息污染、信息泄密等。由于网络信息的可复制性、可修改性、可重用性和易获得性,科技期刊的网上销售、发行、订购、付款等,都涉及到网络信息的使用[5]。因此,科技期刊网络化对网络安全问题十分敏感,对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4.观念和习惯问题

长期以来,人类与纸质文献相伴随,已经形成了一些阅读纸质文献的方法和根深蒂固的观念、习惯。纸质期刊有其本身的优点,如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反复阅读、阅读时可圈点评论,从而给人一种实在的感觉[7]。科技期刊网络化后,阅读作品必须借助计算机设备,涉及到付费问题,且长时间使用电脑会影响视力等,这些都让读者在观念和习惯上产生难以适应之感。

5.网络传输速度及收费问题

受网络设施及技术水平的约束,国内网速有限,特别是下载文献速度亟待提高,这是制约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同时,缺乏方便快捷的付款途径,以及费用相对高昂等,也是影响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促进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对策

促进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的上网途径

科技期刊的上网途径主要有三种:(1)自主上网。期刊编辑部利用本单位的网站上网,开发有自主版权的主页。如《化学通报》,就是通过这种途径上网。这种上网方式对读者的影响力有限,也难以规范网页内容。(2)利用网络数据库上网。其做法是集中多种科技期刊,按论文重新分类建库,以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规模效应,强化科技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国期刊网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实现科技期刊上网的。(3)参加权威性信息网站。各期刊编辑部将其全文数据以相应格式上传到权威性信息网站,由该网站的数据制作中心统一制作网页,按期刊内容性质实现科技期刊的整体上网。如“万方数据系统”的“数字化期刊”项目,就是依托在中国科技信息所网站实现期刊上网的。三种期刊上网方式各有特色,科技期刊编辑部应根据各自刊物的定位和特色,选择某一种或多种上网途径。

(二)找准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原则,是在现有和近期能够具备的网络条件下,构建期刊编辑部、数据库经营管理单位和用户之间的最佳利益平衡机制;保证用户以尽可能便捷和低成本方式获得信息;尽可能满足编辑部扩大期刊影响,获得一定经济回报的要求;数据库经营管理单位尽可能满足用户和编辑部需要,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目前的期刊服务方式,包括题录数字化(如《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摘要数字化和全文数字化三种。此外,还有一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包库方式下的虚拟图书馆,通过建立若干个专业性很强的数据库,以每个数据库的建库成本、机构用户的读者人数和使用频率为依据,制定数据库的出租价格,按年度收取租用费。此外,科技期刊实现网络化发行后,必须具备适时网上浏览、免费提供目录和题录、现期内容通报服务、论文全文检索、超级链接、编读论坛,以及个性化服务等多项功能。科技期刊网站经营者必须在找准服务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这些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三)加强质量控制,统一文件格式

国际上,主要通过建立审稿委员会制度、规范的引文格式、完整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手段,强化科技期刊网络化的质量控制。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开办读者论坛、建立国际标准网络出版号、借助发行学术期刊的服务器等手段,强化对科技期刊网络化经营的质量指导和控制。在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为了便于读者检索阅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必须统一文件格式,逐渐形成科技期刊网络化的统一文件格式。

(四)完善定价机制,明确过刊保存责任

定价问题,是科技期刊网络化后的突出问题。网络化期刊的定价方式,有完全免费、部分收费和完全计费三种。完全免费型期刊只要读者经过网络注册即可取得原件的使用权;部分免费型是指部分文献内容采取免费方式提供,部分特定文献仍然必须订阅后才能获取;完全计费型是指用户必须付费才能阅读。完善定价机制,就是要建立灵活的定价策略:既要照顾到团体用户的总体需求,又要兼顾个体读者的特殊需求。在合理定价基础上,有必要明确科技期刊的过刊保存责任。从技术支持和经济方便的角度考虑,出版商更应承担起过刊维护、供给的主要责任,因为如果由图书馆担当保管责任,不仅任务繁重,而且成本高昂。必须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明确网络化科技期刊的生产者、拥有者、提供者在过刊的存取过程中的责任,形成对过刊保存、管理的有效机制。

(五)强化对网络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普遍使用设置密码和过滤IP地址两种方法,将那些未经授权的用户拒之门外。但两种方法都有缺点,前者对于团体用户不够灵活安全,后者会给个人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另外,对于规定用户的使用权限,特别是复制和传播,仍然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现有的措施主要依靠出版商和用户之间的协议来维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作品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因此,期刊工作者和法律部门有必要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寻找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更妥善的方法。科技期刊编辑部目前主要采用刊登声明等方式取得作者授权,这种要求著作权人自动放弃权利的办法,在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长期使用,不利于真正贯彻执行《著作权法》,也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发展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许多技术、管理、标准等问题亟待解决。出版界和图书情报界必须抓住科技期刊网络发展的契机,迎难而上,为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牛琳琳.开放存取环境下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82-84.

[2]郁慧.浅谈网络时代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J].枣庄学院学报,2009(4):130-132.

[3]黄蓉,朱晓文,刘培一.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相关因素分析[J].出版广角,2008(5):10-12.

[4]杜大力.中国科技期刊改革开放30年[J].编辑学报,2009,21(1):1-4.

[5]唐曙南.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6]陆宝益,韩学志.图书馆网络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产权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59-62,82.

[7]陈艳伟.论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络化[J].新世纪图书馆,2006(2):20-23.

(责任编校:光明)

Discussion on Network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LI Chuan-xi1,LIU Ke-xi2
(1.Editi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1,China;2.Library,Loud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Loudi 417000,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quality,papers style,fixed price,overdue journal preservation,version,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information security,network technology and collecting fees etc.existing in network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Constructing diversification ways of surfing the net,enhancing quality control,uniting paper style and strengthening the knowledge property protection of network journals are problems that must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network;knowledge economy

G237.5

A

1673-0712(2010)06-0125-03

2010-08-16.

李传熹(1963—— ),男,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编辑学。

猜你喜欢

网络化科技期刊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