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生活下的自行车运动的推广

2010-04-07胡建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自行车道交通运动

胡建文

(湖南商学院体育教研部,湖南长沙410205)

低碳生活下的自行车运动的推广

胡建文

(湖南商学院体育教研部,湖南长沙410205)

低碳又环保的自行车运动,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对于心肺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以减肥,使人们回归到自然而绿色的健身中来。

低碳;自行车;环保;健身

一 低碳生活呼唤自行车运动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存环境变化与自身体育健身缺失的矛盾,正成为在人类健康生活中突显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的同时也造成空间大气的污染。1990年代以来,国家鼓励个人购买小汽车政策的出台,直接造成了中国自1970年代以来享有的自行车王国之主体——自行车,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再被视作出行的主要工具。

现在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2)汽车工业的鼓胀发展带来的尾气污染。3)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4)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5)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其中的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是排在第二位的。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交通部门统计数字,从新世纪开始到2009年的这10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急速下降的10年,2009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仅有20%不到,比2000年减少了一半还多。在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北京市开始面临着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和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两大问题的考验。“1998年、2001年最明显,当时我们盼到一个蓝天那真是会觉得非常高兴。”全国政协委员、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梁从诫介绍,随着机动车的大幅增加,北京市1998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只有19%[1]。

2009年的北京交通显得有些无奈和尴尬,一方面,为了保住蓝天,为了缓解拥堵,优先发展公交,根据尾号限行车辆;另一方面,私家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去年底突破400万辆,交通拥堵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自行车出行比例却在逐年下降。在“两会”召开之际,交通问题再次提上议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在落实公交优先的同时,引导市民选择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称,发展自行车交通出行目前已经进入了日程。自行车出行将纳入全市交通规划,2015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占23%。面对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必须力保自行车出行比例在20%以上,同时大幅降低小汽车的出行比例[1]。

交通拥堵与蓝天天数的减少使人重新想起自行车 ,低碳生活下人们开始呼唤自行车运动重新焕发生命力。

二 自行车运动推广可能性

(一)部分人能够认识到自行车运动带来的益处

1、因为自行车运动是异侧支配运动,所以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更可以有效预防大脑的早衰及偏废。

2、对于心肺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为自行车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下肢肌力,并且强化全身耐力。而且经过比较研究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作用相同。因为此项运动不仅可以有效锻炼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而且还可有效调动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有项调查表明:每天骑单车约6.5公里的人,比不骑车的人,患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机率低50%。运动专家指出,由于自行车运动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躯干多为静力性的工作,两腿多为动力性的工作,在血液重新分配时,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依据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如此反复练习,就能使心肌发达,心脏变大,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从而使肺通气量增大,肺活量增加,肺的呼吸功能提高

3、而对于一直困扰现代人的减肥问题,经常骑自行车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因为在进行自行车运动,人体所进行的是周期性的有氧运动,这样锻炼者就可以有效地消耗较多的热量,根据科学研究骑半小时自行车可燃烧约150大卡热量,长期坚持就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

4、也有一些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坚持骑自行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益寿延年。其实从前几条骑车益处的总结也可以看出,自行车运动是一种强化心脑血管和心肺功能的运动。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益寿延年也就不足为怪了。根据国际有关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自行车为主要邮递工具的邮递员寿命最长。

5、除了以上作用外,还有科学家指出,经常运动对减轻心理的压力及防止沮丧有益。特别是在进行户外骑行的时候,人们精神专注,且沿途可以欣赏一些景观,这些都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二)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自行车的配备提供了不同档次的选择

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自行车的配备高者可以达到上万,少者百元即可。我国原来就是自行车大国,国民对于自行车很熟悉,大部分人都掌握了骑单车的技能,即使是不会骑车的人经过稍微练习,也很容易掌握。自行车运动的推广能够极大地缓解交通压力。

三 自行车运动推广的局限性

(一)道路的状况有待改善

在城市,原本很多主干道上的自行车道已经逐步变成了机动车的辅路,此外,一些路面原来的自行车道被施划为了公交专用道,有的道路虽然有自行车道,但遇到公交港湾,就形成了自行车和公交车同道的局面。

(二)人们对于自行车运动过度带来的伤害有些抵触

所谓过度,一方面表现在骑行时间过长,骑行强度过大,另外也跟骑行姿态有关。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最明显的部位有:手、手腕、颈椎、腰椎、膝关节、前列腺。凡事有个度,运动也不例外。如果不控制好量的问题。一旦机体过度运动造成损伤,后果将是比较严重。

四 自行车运动推广的对策

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引导、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应该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行车运动的益处,学会如何正确骑行。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配合并直接参与和体育局等行政管理机构的合作,加强、策划、组织好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自行车赛(如长沙市2010年5月的环湘江自行车赛,已形成规模效应和国际影响的环青海湖自行赛,环海南岛自行车赛 ,以及最近新创立的环中国赛等),用一些不同规模的赛事来激发人们对自行车运动的欣赏与热爱。只有老百姓能亲身所见、亲耳所闻。那自行车运动才能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旅游,国家和景区都适当给予自行车旅游者以道路、门票、住宿等方面的优惠及管理。我想现在骑车出游的人应该也会越来越多。将自行车交通出行纳入交通规划,才能保护好自行车的路权。

交通部门要按照行人、自行车和小型公共汽车的优先次序合理利用道路资源。规划好核心城区、城区、城区周边的自行车交通、利用街坊路开辟自行车或行人专用系统,优先通行。在新建住宅区也要规划并建设好良好的自行车交通。

能否方便地换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是很多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重要考量依据。鼓励自行车出行政府要保障硬件,从家到公交、地铁站,从公交、地铁站到最终目的地被称为公共交通难以覆盖的“最后一公里”,是公共交通的死角;而自行车租赁是消灭这个死角最好的选择。政府应大力扶植自行车租赁行业,通过自行车公共租赁点覆盖面的扩大,吸引市民用自行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政府要建立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由公共汽(电)车、普通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各类交通有机衔接的道路交通运行体系。交通部门要为自行车短途出行及换乘公共客运交通的市民创造良好条件,在中心城主要客流集散中心、公共客运交通中心站及换乘枢纽站建设自行车停车场,以改善不同客运方式衔接换乘条件。此外,随轨道交通同步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同时,政府应投资建设自行车租车点。

道路两侧通过一些交通设施设立自行车专用道,禁止机动车、公交车侵占自行车道,这些自行车专用道还要尽可能连接成网,以确保自行车出行快捷、便利。其次,要方便自行车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衔接,比如在公交站、地铁站周边专门为自行车停放设置停车场地。此外,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在道口施划一些自行车候车线,或者对交通指示灯进行调整,以减少自行车和机动车出行之间的交叉,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

改善自行车道路的设计。原有道路应保留或改造自行车道,新建道路应该规划出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宽度应落实“主、次干道大于3.5米,支路大于2.5米”,宽度不足的自行车道要加宽。此外,为保障骑车人的路权和行驶安全,建议用固体结构将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分开,使其不能互相穿越。机动车停车位不能占用自行车道。

[1]郭鲲.北京提出2015年自行车出行比例超两成[EB/OL].[2010 -01 -25]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0 -01/25/content_8509565_2.htm

(责任编校:松仁)

Promotion of Bicycle Movement Under Low-carbon Life

HU Jian-we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Hunan Business Institute,Changsha 410205,China)

The bicycle movement of low-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improve the agility of the nervous system,has remarkable adjustment function on heart and lung function,can make people lose weight,make people return to green and natural body-building.

low carbon;bicycl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ody-building

G872.3

A

1673-0712(2010)06-0072-02

2010-10-15.

胡建文(1968—),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商学院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在职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经济。

猜你喜欢

自行车道交通运动
繁忙的交通
天津市城市街区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构建研究
小小交通劝导员
不正经运动范
为何日本骑车者众多却罕见自行车道?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广西城市道路增设专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