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课中的体会

2010-04-06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250200徐秀玲

地理教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课例生活课堂教学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250200) 徐秀玲

有人把教师上课比作“画龙”,把评课比作“点睛”,“龙”因“睛”而腾飞,很形象,同时道出了评课的重要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

那怎样评课呢?现将我多年参加地理教研活动,在评课中所积累的感想阐述如下;

一、倾听执教者反思

在组织评课前,一定要认真倾听执教者的发言。听听执教者的设计思路、课堂感官、目标达成、问题困惑等等,即教学心路历程。你再把执教者心路历程与你所观察和记录的课堂历程以及听课思考进行比照,可能会产生新的认识——或修正、或补充、或完善、或提升原来的认识,使自己的思考更客观、全面、深刻。比如,请执教者说课或者反思,有时提出“上完课后,你感到最满意的或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哪些目标达成的好、哪些目标达成的差?其原因是什么?”“课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让执教者回答。

奥苏泊尔提出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其实有效评课也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执教者的基础上,仅仅靠课堂观察是不够的。

二、多角度思考,但不面面俱到

多角度思考源于多角度观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观察:第一方面,“对教师的观察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方面,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尊重信任学生,是否对教学工作准备充分,是否有敬业精神,教学是否投入等。在教学能力方面,对教材的组织是否条理清楚,教学语言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吸引力,教学活动是否组织得有序活泼等。在教学机智方面,是否能灵敏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是否有效地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是否对课堂教学的突发事件有着灵活而艺术性的处理,是否把知识传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统一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等”。第二方面,“对学生的观察主要包括:参与状态方面,学生是否全员参与了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如何,学生参与教学的效果分析等。在交往方面,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上是否具备多向的交往,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往的效果分析,师生交往的频率与效果等。在情绪状态方面,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否愉快有效地学习等。在学生的思维状态方面,观察学生是否愿意提出问题,是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否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质疑等”。第三方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观察主要包括:有哪些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上是否合理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各自发挥的情况,教学手段是否现代化和科学化等”。第一、二方面关注的主要是人——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第三方面关注的是物。

当然一节课,观察不可能面面俱到,评价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评课时,应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表达出来,如果是有明确主题的观摩课、研讨课或者自己有研究方向,忌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

三、就课论理,有理有据

评课,就课而评,评而出理,理而有据。“理”就是理论、理念,“据”就是课例。评课时,要以课例为依据,或先描述课例,在道出隐含在课例背后的理论或理念;或反过来,先说理论或理念,在描述课例,这样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避免空发议论、堆砌名词(形容词)、滥帖标签,什么“我学到了很多”(既然“学到了很多”就说出一二来)、什么“体现新课程理念”(什么地方体现什么理念,得说出来)、什么真实、扎实、朴实等等。

有理有据地评,比如,地理教师给孩子们一个运用地图搜集处理信息的法宝、辨别判断信息的利器,孩子形成的是‘带得走的能力’。一是不偏看偏信,学会比较判断;二是运用地图,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驾轻就熟、泰然处之,而不至于像‘小猴下山’,倒腾了一天,精疲力竭却两手空空。

四、认真倾听,平等对话

评课者在认真倾听执教者发言后,即展开评议活动。评议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管谁发言,都得认真听,做必要记录;第二,边听边思考,与自己的意见一致的,就无须重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待发言再提出来商量;与自己意见一致但表述不完整的,待发言完在补充;第三,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思考;第四,适时地请执教者作补充、说明,或者征求执教者的意见;第五,组织者要适时地挑起话题,穿针引线,总结推进,等等。

评议时,特别注意指教者一定要“在场”——不仅仅是人在、更要心在、思想在——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或备咨询。课堂教学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有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有时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评课,就是“当局者”与“旁观者”充分地、自由地、坦诚地沟通、协商、交流、碰撞,是思想相识、心灵相遇、智慧相通的过程。执教者与评议者始终在平等对话、学术自由的环境中,是有效评课的核心价值也是基本保证。

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评课的“评”,内在包含“问”,包括疑问和提问。“疑问”,即有疑而问,对执教者请教等等。有一次,学校组织地理公开课,评课时,一位教师问:“我注意到课堂上,你在那位男孩回答之后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为什么?”我答到:“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位男孩在课堂上非常活跃,发言非常积极,几乎是抢着讲,但是,他的发言都明显缺乏思考、质量不高,我已经提醒过他‘多想一想,再回答’。那一次,又是他抢着问‘为什么南极洲跨经度360°’,我立即回了一句‘认真看图’。因为这个问题图上已经画得很明白,我这样做是在警示他,让他受一点挫折,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是男孩子,后面讲课中我有特意再让他发言一次,为什么?因为我要让他明白,教师批评他是提醒他认真思考,你认真思考了,还会有机会,这也许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原理吧。”

“提问”,则侧重自己心中的问题,或当堂引发的、或事先预备的,以求参与者注意或思考。比如,在我校一次教研活动评课会上,大家提出三个问题:①当课堂上出现“语霸”(某个学生强着发言、N次发言)或“语息”(没人发言)的情况,怎么办?②当学生的发言与预设差距很大时,怎么办?③当学生出现整体紧张时,怎么办?

这些问题是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经常遇到的,怎么解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谋献策,多好,即便一时解决不了,也足以引起重视、引发思考。

六、借助网络,广开言路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必备工具。借助网络,如中国课堂教学网的博客群组、论坛、QQ群组等进行评课议课,参与面更广、更便捷、更自由,还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七、撰写课例,扩大影响

听课是“用钢笔录象”,评课则是“用钢笔思考”。“用钢笔思考”即书面表达,书面表达以其严密的逻辑、深刻的思维、细腻的心思等优势,在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和专业素质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把听课所见、评课所思写成课例,或发表在个人专业博客上、或投到编辑部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受益面就广、影响力就大,“喜悦,因分享而永恒”。

对于教师来说,听课、评课与备课一样,是家常便饭。就像家常便饭的质量决定人的生活质量一样,听课、评课和备课、上课的质量决定教师的工作质量(实质是生活质量)。家常便饭质量高,生活质量就高;家常便饭质量低,生活质量就低,这是常识。会生活、懂生活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家常便饭的质量,使其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同样,会生活懂生活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听课、评课和备课、上课的质量,使教师生活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有智有慧。

猜你喜欢

课例生活课堂教学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课例
生活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