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谷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发展对策

2010-04-04胡德岩宋存刚

地下水 2010年1期
关键词:阳谷县水源地饮水

胡德岩,王 磊,宋存刚

(山东省阳谷县水务局,山东阳谷 252300)

阳谷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发展对策

胡德岩,王 磊,宋存刚

(山东省阳谷县水务局,山东阳谷 252300)

阳谷县地处鲁西南部、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 1 048 km2,地质结构复杂,咸淡水分布不均,各乡(镇、办事处)所辖村庄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根据浅层地下水评价,矿化度小于 2 g/L的浅层淡水面积 894.1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85.3%;矿化度 2~52 g/L的浅层微咸水面积 138.26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13.2%。

地下水评价;饮水现状;工程建设

0 引言

阳谷县地处鲁西南部,总面积 1 048 km2,辖 15个乡镇,3个办事处,1 053个自然村个该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质结构复杂,咸淡水分布不均,各乡镇办事处所辖村庄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根据浅层地下水评价:矿化度小于 2g/L的浅层淡水面积 894.1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85.3%;矿化度2~52 g/L的浅层微咸水面积 138.26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3.2%。

多年来,阳谷县委、县政府十分关心饮水不安全地区的群众饮水问题,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部分村庄的饮水困难。到 2008年底,全县共投入运行各类饮水工程 51处,其中:集中联片供水工程 15处;单村供水工程 36处。解决了 17个乡镇办事处 187个村,14.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取得了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1 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

地下水是阳谷县农村饮水的主要水源,开采方式大部分为小管径手压提水或家用自吸泵提水。2003年前所建工程多为单村供水,2003年以后逐步推行集中联片供水,经过努力,解决了部分村庄的饮水困难。按照新的评估数据,目前仍有 211个村,15.22万农村群众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苦、咸、高氟、水体污染和季节性缺水几个方面。

1.1 苦咸水、高氟水危及人身安全

阳谷县辖区内 18个乡镇、办事处不同程度地存有苦咸水区,水质以 SO3、CI型为主,直接饮用口感苦涩,长期饮用将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能力下降。高氟水主要分布在金斗营、大布等乡镇,氟超标 1.5~5倍,长期饮用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2 水质污染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全县工业的快速发展,造纸、热电、肉制品、化工行业剧增,城区扩展,人口增多,城乡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村农药、化肥大量施用又增加了新的污染源,致使全县大部分河道、坑塘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水中毒性指标严重超标,原本符合或达到饮水标准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而转化成Ⅱ、Ⅲ级饮用水甚至不能饮用。

1.3 季节性缺水

上世纪九十年代,黄河出现断流,干旱严重,致使阳谷县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面积扩大,部分手压机井提水困难,特别是夏初秋末,供水矛盾十分突出,有的手压井下卧 4~6m,不能正常取水,给广大群众饮水造成困难。近几年,阳谷县虽采取了一些补源、节水措施,使大部分漏斗区水位回升,解决了部分村庄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但仍有小部分高亢区居民存在饮水困难。

2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足

目前,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十六届五次会议提出新农村建设,解决饮水不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仍有部分群众对饮水不安全问题认识不足。首先表现在给饮用不达标水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祖祖辈辈都是饮用当地地下水,已经习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与饮用劣质水无关。二是只考虑即得利益,无长远打算。认为自己已投入部分资金,在院内打了手压井,已经解决了饮水问题,自己使用不交纳任何费用,再进行改水投资是增加经济负担。

2.2 经济条件差,配套资金难落实

阳谷县属全省经济欠发达县市之一,经济基础较差,自开展饮水安全工作以来,国家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但由于地方经济困难,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全部落实,致使有些工程建设规模和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间接影响了群众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的积极性。

2.3 管理体制不全,措施不力

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重建轻管”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许多工程只是能够运行,缺乏长期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最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健全,措施不力,其次是产权不清,造成名誉上都管,其实都不管理的局面。参与管理的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管理中出现漏洞,使工程不能发挥其正常效益。

2.4 疏忽水源地保护

供水水源是保证饮水安全的首选。加强水源地的保护,防止二次污染十分重要。我县在规划供水工程时,做了十分详细的勘探分析,使选定的水源地尽可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但由于大环境影响和水源地保护办法难以落实,部分水源地存在污染威胁,靠近排涝河道的水源地尤为严重。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

为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工作的力度,阳谷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水利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水务局、财政局、物价局、土管局、计委、公安局、环保局以及各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为解决饮水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2 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阳谷县水务局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放在首位。通过“水法宣传周”、“送科技下乡”,各种会议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意义,利用各种机会向广大农民宣传饮水安全的补助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饮水安全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饮水质量,改善生活条件。

3.3 加强资金筹措和管理

资金是保证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阳谷县采取了以国家扶持为主,群众自筹、社会捐助、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对饮水安全工作的优惠政策,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挖掘资金筹集渠道,减轻农民负担。在资金管理方面,县水务局设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严格管理,通过审计监督手段,落实资金使用情况,杜绝了挤占挪用现象,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3.4 健全施工组织,确保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工程是阳谷县饮水安全工程中的重点。鉴于以前所建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县水务局主管部门成立了相应的项目经理部,所建工程全面实行“四制”“两统一”,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目标责任制。统一组织物料,统一验收程序。在施工队伍的选择、物料的进出、质量验收等方面,优先考虑具有专业施工资质、信誉好的单位或企业入围,积极推行“阳光采购”、“阳光施工招标”,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行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建设安装、质量监督、四位一体的建设管理模式,严格建设、监理、验收程序,全面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认真执行水利部《农村饮水项目管理办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3.5 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工程作用

首先根据供水工程型式,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成立县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农村供水的管理事务。单村供水的一般交给所在村庄村委会管理,联片供水工程交给所在乡镇管理,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工程,由城乡供水总公司管理。各管理单位相应成立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和各项奖惩措施。在确定水费征用标准时,留足工程维修养护费,专款专用,确保已建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二是改革工程管理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由传统的集体管理逐步向承包、租赁、股份制管理方面发展。全面推行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收费公开化,管理专业化。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的方式,强化服务功能,逐步走“以水养水、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路子。三是拓宽经营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将供水工程推向社会,在充分考虑水源、供水保证率的前提下,广开渠道,将供水工程企业化,并实行企业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供水工程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充分利用站、所场地开展其它便民服务项目,增加收入,实现供水工程的良性循环。

3.6 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

饮水安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水质的差别决定饮水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止水体污染十分重要。首先在水源地井房和显耀位置张贴标语、警示牌,依据《水法》和《环境保护法》对加强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依据水源地保护办法,严禁在水源地附近建设有污染源的企业,严禁堆放废渣、垃圾和排放超标污水,对农作物施肥施药严格控制,争取县政府的支持,会同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对水源地进行监护,定期例查,严防水体二次污染。另外要建立严格的水质检测制度,确保供水质量。

4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不仅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可以有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改善农村农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TV 213.4

B

1004-1184(2010)01-0127-02

2009-08-06

胡德岩(1980-),男,山东阳谷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工作。

猜你喜欢

阳谷县水源地饮水
阳谷县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简易饮水鸟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饮水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河网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阳谷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重点县建设情况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