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市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2010-04-04

地下水 2010年1期
关键词:水资源量保定市河长

安 波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保定 071000)

1 概况

保定市辖区位于海河流域,华北平原中部,地处京津石的中心地带 ,东经 114°40′~ 116°20′,北纬 38°15′~ 39°35′,面积 22112 km2,其中平原面积 11000 km2,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靠太行山脉,最高山峰海拔在 2 000m以上;京广铁路以东地势平坦。境内有 13条主要河流、4座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东部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平原水资源按流域分淀西清北、淀西清南、淀东清北、淀东清南,山区分大清河北支、大清河南支。

保定市多年(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 566.9 mm,其中山区年降水量 607.8 mm,平原降水量 526.6 mm,保定市区降水量 538.6 mm。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太行山迎风坡降水量最大,山前平原和背风坡降水量大致相同;全年降水量具有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降水量的 80%左右集中在汛期(6~9月),而汛期的降水量又多集中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在丰水年份汛期降水量更加集中;降水量年际变化比较大,年降水量变差系数 C v值在 0.25~0.5之间,中南部平原地区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实测最大降水量与最小之比在 3倍以上。2008年保定市平均降水量为 667.3 mm(折合年降水总量为 147.55亿m3),比多年平均(1956~2000年)多17.7%,属丰水年份。

2 水资源总量

保定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9.58亿m3。其中北支山区 6.26亿m3,南支山区 11.31亿m3,平原区 12.00亿m3。保定市平水年、偏干旱年、干旱年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23.99亿m3、16.20亿m3、9.88亿m3。

保定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河川径流量增多了 13.40亿m3,这些水主要是平原区和山涧盆地的降水入渗补给量,通过地下水开采大部分可以截取利用。这部分水占水资源总量的 45.2%,是保定市平原区的主要水源。

2008年保定市水资源总量为 29.67亿m3,因 2008年为丰水年份,水资源总量基本和多年平均持平。人均水资源量为 310m3。2008年保定市六个三级流域分区中,淀西清南平原水资源量最多,为 11.96亿m3,占保定市总水资源量的40.3%,产水模数为 15.41万m3/km2;大清河南支山区次之,为 8.32亿m3,占保定市总水资源量的 28.1%,产水模数为 12.74万m3/km2。

3 地表水资源量

保定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 16.20亿m3,其中山区14.72亿m3;平原 1.49亿m3,保定市区 0.0988亿m3。 保定市多年人均地表水资源量 154m3,与全省比较,低于全省人均 180m3,更远远低于全国人均 2 230m3平均水平。2008年保定市地表水资源量包括地表径流量和出入境水量之和。2008年保定市自产地表径流量 9.03亿m3,比上年增加4.88亿m3,比多年平均(1956~2000年)减少 7.17亿m3。全市自产地表径流量主要为山区产流,其中南支山区 6.18亿m3,占总径流量的 68.5%,北支山区 2.85亿m3,占总径流量的 31.5%;平原区基本上无产流。2008年入境水量总计4.60亿m3,较上年增加 2.51亿m3。其中山西省由唐河流入1.22亿m3,由沙河流入 1.00亿m3,共计 2.22亿m3,较上年增加 0.97亿m3;张家口由拒马河流入 0.81亿m3,较上年增加 0.62亿m3;北京市和石家庄无水入境;跨流域“引黄济淀”水量为 1.576亿m3。由于多年的连续干旱,境内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无出境水量。

4 地下水资源量

1991~2000 年保定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22.23亿m3,其中山区地下水资源量 9.82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 15.77亿m3,山区与平原重复量 1.80亿m3,河川基流重复量 1.55亿m3。按不同矿化度分淡水资源量 15.54亿m3,微咸水资源量 0.05亿m3,半咸水 0.03亿m3。 2008年保定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 27.11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22.0%。其中山区地下水资源量为 9.85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 19.74亿m3,山区平原重复水量为 2.48亿m3。

5 水质状况

2008保定市地表水水质监测河长为 1075 km,其中全年河干的 557 km,实际监测河长 518 km。在实际监测河长中,Ⅰ类水质河长 50 km,Ⅱ类水质河长 245 km,Ⅲ类水质河长53 km,超Ⅴ类水质河长 170 km。4座大型水库中,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安格庄水库水质为Ⅱ类,龙门水库水质为Ⅳ类。白洋淀水质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好转。地表水的污染与厂矿的污水处理率低有关,2008年保定市废污水排放量2.50亿 t,污水处理回用量 0.18亿m3,有大量的废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出去,特别是小的厂矿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道内,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2008年对保定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井 30眼水质监测,水质级别有 24眼为Ⅱ级水质,6眼为Ⅳ类水质。超标物质主要是总锰、氟化物、六价铬、总硬度。全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80%的井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资源分区上淀西清北水质较好,淀东清北水质较差。

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渣、废物、生活垃圾的露天堆放,形成了污染源,污染物质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地下水体;保定市是农业大市,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经灌溉水和大气水的淋滤而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6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6.1 地表水

1991~2000 年地表水的供水量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历年变化不大,保定市年均供水量 3.06亿m3。2008年地表水可供水量 2.73亿m3,占多年平均供水量 89%。保定市地表水可利用水量(50%频率年)7.56亿m3。从水量上看,尚有 4.50亿m3潜力可挖。地表水利用率低,主要由于工程条件限制和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所致,表现在灌区工程年久失修,老化损失严重,各级渠道萎缩,渠系利用系数较低。因此,结合各县(市)实际情况,修建地表水蓄引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进一步挖掘地表水开发利用潜力的前提条件,充分利用现有沟塘滞洪区等天然蓄水工程,大量拦蓄降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6.2 地下水

保定市 2000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 33.54亿m3,可开采量 17.26亿m3,超采 16.28亿m3,大部分县市成为轻微超采区,超采区主要分布于淀西清南平原的高蠡清漏斗区一带和满城县南部及望都县、博野县、安国市的部分地区,还有淀东清南平原的蠡县、高阳县和淀东清北平原的雄县部分地区;严重超采区分布于保定市区和与其相邻的满城、清苑部分地区,一亩泉和保定市区漏斗区一带。地下水的超采总体上仍在加剧。从供水趋势看,深、浅层水开采量均为逐年增加趋势。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严格控制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的地下水开采量。除加强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力度外,应加大工业和农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和节水力度。

2001年保定市区开始引用西大洋水库的水,同时在市区内,至 2008年底陆续关停 243眼自备井,缓解了地下水超采而形成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及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扩大的危险局面,从长远利益出发,严格限制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其必然,使地下水资源有一个较长时期的修养生息阶段。

利用王快~大浪淀引水工程,对猪龙河以西和猪龙河以东农业进行灌溉,实施西大洋水库给一亩泉漏斗区回补工程,从而改善一亩泉的地下水环境。

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将对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范围内的保定市区、满城、清苑、雄县、高阳、蠡县、安国等城镇供水,会使这一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得到缓解,继续实行保定市区内自备井的关停,使城市地下水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

6.3 水质

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水质动态,建立水质预测预报监测系统,对水源地及漏斗区加强监测。提高各级领导对水环境的认识,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建全地方水资源保护的法规体系,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媒体及经济杠杆作用。

加快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改善水污染状况。严格限制重污染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废水就地处理,做到达标排放,使水资源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6.4 工农业及生活节水潜力

6.4.1 工业节水潜力

保定市与全省比较,综合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全省平均 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 7个百分点。从目前来看,城市工业节水水平较高,县城处于发展阶段,农村工业规模小,处于加强节水管理阶段。因此,我市工业节水重点放在县城工业和农村工业上,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限制高耗水项目和规模,控制高耗水工业发展。

6.4.2 农业节水潜力

农业节水要在加快节水工程步伐的基础上,向农作物种植全过程、全方位方向发展。加快节水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水资源的优化调度,防止输水渗漏损失,提倡使用喷灌技术。增加农业水利科技投入,抓好高标准节水示范区建设,向高效节水的特色农业发展,限制严重缺水的地区,种植高耗水、低产值农作物。减少田面棵间蒸发,普及覆膜栽培、秸秆还田、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推广引进抗旱品种。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同时要继续完善和加强农业节水的管理制度。

6.4.3 城镇生活节水潜力

加强节水宣传,增强市民节水意识的同时,开发、推广节水设施和器具;加强自来水管网建设管理力度,降底管网的漏失率;供水水价偏低,水价的调整要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步;特别是城市公园、绿地提倡使用处理后的污水,出台使用“中水”的政策法规,逐步普及“中水”利用,从而降底城市人均水资源用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

7 结论

通过对保定市多年及 2008年水资源的量及质的分析说明,水资源的整体状况仍处于紧张状态,水质仍呈污染状况,持续下去必然给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的量上实施各种节水措施,在水资源的质上加强厂矿的达标排放,使水环境的提高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

猜你喜欢

水资源量保定市河长
基于SWAT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浙江省近期各分区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双柏县降雨径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