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2010-04-04胡如奎

成才 2010年5期
关键词:松滋古诗文新课程

■胡如奎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胡如奎

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校长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是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统帅和领导核心。新课程能否真正进入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改理念是否理解与认同,以及如何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引导和率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的能力,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度解读课程文化,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校长课程领导力”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一、重视教育科研,把握课改方向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及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如果加强教育科研,变问题为课题,实施课题引领,就能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松滋一中鼓励教师争当教学的名师、科研的行家、育人的典范。校长带头搞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刻苦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新课程理论,积极借鉴成功的课改经验,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创新特色管理方法,使自己的思想“有主见、有远见、有创建”。学校开展了国家级课题“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研究”的研究,研究成果被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管理论文《探求能本管理思路,优化校本运行机制》《确立和谐教育思想,拓宽校长作为思路》《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探究》《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研究》《彰显学校文化与精神,提升示范品位和形象》等均获国家级一等奖或被录入丛书。在校长的重视和带领下,学校已经结题或正实施研究的规划课题共6项。张传权、田泽生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引入研究学习,改进语文课堂教学》《语文主体性教学研究》完成结题;冯广仲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在高中阶段,人文教育的渗透研究》通过中期验收;2009年11月,张兴武老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高中语文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也顺利通过教育部基教司中期验收。刘万强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加强小实验,改进物理教学》通过结题预审。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取得骄人的成绩,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一年来,学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0篇。在各类学生竞赛中,共有12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在数、理、化、生奥赛中获国家级大奖48人次。

二、重视文化构建,优化课改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学校形象的设计和塑造,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包括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以及良好的课程改革背景。松滋一中通过对学校文化及精神的原生态思考,提出构建“山麓文化”的思路。围绕山麓文化的内核价值,初步了建构了四大学校文化识别系统:一是理念文化,以“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核心,结合新课程理念,提炼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精神,提出“让我们的校园成为生命发展的绿色生态园”的口号;把学校的使命明确为“开启智慧,点燃激情,发展生命,生长全人”;拟定了校训、校歌和文化词,设计了寓意丰富的校徽等,系统构建了山麓文化的体系,将新课程理念融合于学校文化中,充分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二是行为文化,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整体形象,展现学校的办学风貌。如在升旗仪式上诵读《松滋一中文化词》活动,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三是视觉文化,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包括教学、办公、公文等多种应用元素,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视觉感知,使学校的办学理念直观显现,塑造学校良好的品牌视觉形象。四是环境文化,以文化主体意象为指导,对校园环境进行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的设计改造,建设石头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以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发挥文化的渗透作用与浸润作用。

三、重视校本研究,提升课改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学生的学习行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培训一流的课改队伍是课改成功的前提。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松滋一中始终把着眼点放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加强校本培训。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学习师德新规范,重塑教师新形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培养,强化教师责任意识。组织开展了“我是一中人”演讲赛和教育案例交流等活动,激发教职工实施课程改革的信心和豪情。二是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努力改善教职工的办公条件,充分调动教职工实施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拓展培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组建“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培养名师,发挥名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按照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搞好新老结对,以新促老,以老带新,要求师徒“共读一本书,同撰一篇文,同上一堂课”。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类培训、竞赛活动,为他们的成长积极地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快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坚,如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计算机培训,组织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和教材过关考试等。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化校本策略,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和适合学校校情的“双案”备课模式。搭建“三课”(达标课、示范课、专题研讨课)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一年来,松滋一中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活动中成绩突出,获优质课竞赛及自制仪器大赛省级奖5人次,获荆州市教学竞赛一等奖15人次。

四、重视教学研究,强化课改实效

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课堂,课堂教学研究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松滋一中校长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备课组教研活动,宏观上把握学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的教学特色,推广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最佳课堂教学模式。为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提升教师素质。一是2009年8月,学校聘请松滋市教科中心专家组一行15人进驻学校二十天,开展“走进新课程”大型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各学科形成了一节向松滋全市推广的示范课,一份优秀课例,一种适合校情的课堂研讨模式。二是今年正月初五,学校组织各科教研组长赴宜昌远安一中参加高效课堂的特训活动,提高广大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学校非常注重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和课程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创造条件,为课改年级每间教室安装触摸屏投影设备,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依托湖北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网,利用软件技术,建成了集教学研究、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评价为一体的网络支撑平台。启动了“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与开发项目,探索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手段,促进选修模块高质量的开设和学校的协调、共同发展之路。通过“虚拟教室整合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使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得以建立,跨班级、跨年级的选课已经初步成为现实,多主体参与课程建设的新型课程文化和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特征初现端倪,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课改工作。

五、规范课程行为,营造课改环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学校校长,尤其是省级示范学校的校长,必须规范办学行为,真诚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进行课程改革。为此,松滋一中坚持开足开齐课程,努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素质教育之花,更加绚丽多姿”。为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松滋一中把综合实践课和通用技术课作为课程改革的亮点来抓。一方面,争取条件开齐开好综合实践课程,引进两名研究生任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教师队伍。成立“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利用课题研究成果组织编写了《研究性学习》校本教材。另一方面,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挖掘、整合校内资源,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现有文学社、音乐社、记者团、小创造小发明、英语角等十一个学生社团活跃在松滋一中校园。学校还坚持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体操大演练活动,把各种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作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和品德教育的契机,打造学校传统特色,营造良好的课程改革环境,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诵古诗词,去欣赏其中明丽如画的景象,去品味其中隽永深刻的寓意,去体会其中真挚热烈的情感,随时随地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感染。

(作者单位: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三、激发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文诵读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充满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1.启动古诗文诵读的晨读活动

开展古诗文诵读晨读活动,利用早上记忆的黄金时期,通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使学生从小增加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我校古诗文诵读晨读活动开展以来,操场上少了孩子们的嬉闹游戏,教室里多了孩子们琅琅的书声。学校提倡“人人读好诗,班班飘诗香”,让孩子们在长期古诗诵读活动中把读诗当作生活的一种习惯,让孩子们领略诗文的独特魅力。晨读时,采用两人对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全班齐诵、师生对诵、接龙PK等多种形式的诵读,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长时间诵读的枯燥性。

2.开展古诗文诵读的班队会活动

我校开展“诵千古诗文,做少年君子”古诗文诵读班队会活动,师生共同进行古诗文故事改编、朗诵配乐等,寓教于乐,乐中有教,每个班的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学生完全沉浸在经典古诗文的海洋中,学习经典古诗文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幸福的精神追求。

3.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举行全校性的集体诵读比赛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古诗文诵读活动中来。每届“中华美诗文诵读比赛”在各班精心准备和热切期盼中开始,各班级都拿出了朗诵“绝活”。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首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汇聚着民族睿智、融铸着民族的精神的中华优秀诗文,用朗诵艺术重新诠释,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表演者声情并茂,聆听者如醉如痴,在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中,同学们用心灵去瞻仰先哲的精神风貌,去梳理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去沐浴春风化雨似的艺术美德。

4.举办古诗文手抄报展示活动

在我校文化节活动中,我校各班还举办了手抄报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诵读氛围中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亲密接触,体会诵读的乐趣。五十多张制作精美、风格各异、展现古诗词文化的手抄报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前来参观的外校学生的啧啧称赞。古诗文手抄报的展出,推动了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从小接触古诗文,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假以时日,历经锤炼,他们必能脱颖而出。“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小学生是明日蓝图的铸造者,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我校还将和着先哲的声音,追寻先哲的踪迹,激发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做文化的传薪者,让中华文化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松滋古诗文新课程
教育部重点课题研讨会在湖北松滋举办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
松滋八宝镇龟咀村一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