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学新生“适应期”看中学英语教学

2010-04-04崔东刘若岩陈晓丽

成才 2010年5期
关键词:适应期中学英语新生

■崔东 刘若岩 陈晓丽

从大学新生“适应期”看中学英语教学

■崔东 刘若岩 陈晓丽

一、前言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人才的需求量大增。我国对英语教学尤其重视,英语教育的起点也在不断延伸,现已延伸至小学甚至幼儿园。然而,英语教育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在经过六年至十年的英语学习进入大学后的继续学习者,往往不能实现“中学—大学”学习对接,而是不同程度上存在“大学适应期”,需要经历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接受方式等方面的费力转换和重新建构。因此,调查了解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现状,透视这一“大学适应期”现象的特征及成因,剖析中学英语教与学的相关因素,探寻中学英语教学改进的策略,从而促进“中学—大学”英语学习的“无缝对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研究现状

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而言,大到系统的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小到具体的教学方法探讨,如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实施,自学能力的培养等等;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而言,全面地进行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已经进行得很多,相应的文献也颇丰,甚至包括中学英语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也有所涉及。然而,把研究的视野从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适应期”寻因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并寻求中学英语教学改进对策,这方面研究似乎尚属不足。故此,本课题组将这一课题作为研究的方向。

三、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为了获得第一手翔实的资料,准确了解大学英语学习“适应期”的主要表现、特征、持续时间,分析其成因,笔者对本校大一英语专业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书面调查发出问卷95份,收到有效答卷79份,回收率达到83%。综合问卷调查及笔者查阅的一些文献,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但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接受的是“保姆式”管理:在听课方式上,习惯了由老师讲授为主,学生“预习、听讲、记笔记、复习”的模式;在学习方式上,由老师安排学习进度、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只需跟着老师走就行了;考核方式主要为考试——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然而,进入大学后,学习者和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了转换,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仅提供引导和帮助。

许多学生由于深受高中课堂教学的影响,自学能力不强,对老师过于依赖,因此进入大学后学习难以适应。具体表现在:①对于增加的大量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有效利用;②老师的板书少,讲课的不少内容课本上找不到,如何准确、精炼的做好笔记无疑是一个挑战;③老师布置的作业减少或没有,学生对课后复习感到茫然,学习缺乏主动性;④考核减少(每学期只有期末考试,部分学校有期中考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没有把握;⑤学习计划性不够,学习效率不高。

(二)大学教师用全英文授课,学生短期内无法适应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大一新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感受时,65%的学生表示对于教师用英文授课一时无法跟上节奏。在中学阶段,为了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懂,教师主要用母语授课;学校多半没有开设外教教授的课程;中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听力的训练比较忽视。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听力水平较低。来到大学后,由于大学英语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采取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与氛围。对于刚开始接触这种授课方式的学生,特别是听力比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感觉“听不懂”,即使听懂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好笔记。对于这种不适应,学生的反应根据其个性差异会有所不同,有些学生会因为这种“挑战”而激起学习英语的斗志;而有些学生则会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助,导致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下降。

(三)大学新生口语、语音能力较薄弱,语言交流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1%的大一新生认为在大学课程中听力课最难,认为口语或语音最难的学生则各占20.9%。在中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教学偏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注重读和写,而忽视了听和说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不注重训练标准语音,忽视口语练习,学的是“哑巴英语”。开始大学英语学习后,虽然感觉到自己发音不标准,一时又无法纠正错误读音。并且,在口语交流中,新生往往结结巴巴,感到无法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有时甚至“辞不达意”,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较之于中学,大学新生英语学习方式多样化

接受问卷调查的新生表示,高中英语学习与大学英语学习方式有区别,高中的英语学习方法不能延用于大学英语学习。学生认为在高中阶段学习英语最有效的方法是上英语课、做练习题,中学英语方式相对单一。而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方式明显增多,由于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术”已不再适用,具体的英语学习方式有:读英语原著,看英语报刊杂志;看英文电影;上英语专业课;与外国人或同伴用英语交流等。其中,新生普遍认为用英语进行交流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转换方面具有主动性,并且学生对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相当的重视。

(五)“大学适应期”的长度因人而异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新生中70%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适应大学老师及课程,28%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学期,1%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一年。由此可见,“适应期”的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的调节和转换可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但“适应期”确实存在,这说明中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脱节现象,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六)大学新生普遍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并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兴趣

调查问卷中有一题为“你为什么选择英语专业?”,在诸如就业前景、身边人(父母、同学、朋友等)的影响、高中时英语成绩好等原因中,兴趣是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本专业的首要原因。并且,大量文献、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等原因,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对外语特别是英语的学习格外重视。这表明改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成效,不仅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

四、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

学习者在开始大学英语学习后之所以无法实现顺利转换,是由于传统的中学英语教与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深受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进入大学学习后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因此需要经历学习方式、方法等的自我调节与重新建构。通过对上述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分析,结合对中学英语课堂实地观察和体验,综合国内外专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一)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仍然被忽视,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自主学习意识,过分依赖老师。在中学阶段,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学习任务都由教师规定,学生习惯了“听讲—记笔记—做作业—考试”的学习模式,对学习缺乏计划和自我监控,不注重形成符合自身认知方式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一旦离开教师的“保姆式”教学管理,就会对学习感到茫然无措。

(二)教学缺乏系统论观照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听、说、读、写是其中的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大系统。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只有对四个子系统给予同等的重视,使“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得到全面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中学英语教学由于迫于学生升学压力,注重应试,忽视了英语会话应用;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省去了英语课堂中口语训练和听力训练,学生口语交流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语音得不到纠正,形成了“哑巴英语”的局面。听说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亦无法发展。

(三)将“标准题型”用于课堂教学,无法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技能

为了学生能在考试中得高分,许多学校将“标准化”题型用于语言训练。特别是进入初三、高三后,教师将中考、高考题型用于课堂教学,英语学习成了单纯的“做题”。这种将英语课堂学习“功利化”的做法,造成许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优秀,却无法做到用英语自如交流。英语学习停留在语法知识教学层面上,学生在做题中掌握语言知识,不能活用到现实交际中去。

(四)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在中学阶段,英语授课教师绝大部分没有机会出国深造,去亲身体会语言文化,自身尚对英语有距离感;同时,为了学生能听懂课程,教师多用母语授课;大部分中学没有计划或能力开设外教课。这些都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对英语国家文化也欠了解,容易造成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从而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提高。

(五)中学阶段功课繁多,英语学习时间相对较少,造成课堂学习气氛紧张

由于课业繁多,英语课时相对较少,而英语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而零散、信息量大,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取“填鸭式”教学,大量“灌输”,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及时消化。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往往前一个知识点还没来得及完全掌握,教师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神经高度紧张,课后又因记忆内容多而感到压力大。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紧张感与畏惧感,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六)各阶段英语教材脱节

另外一个影响英语教学成效的因素是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教材衔接不够紧密,各阶段教材缺乏系统性,许多内容如语法、时态存在没有必要的重叠。使得英语教学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致使学生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学习后感到所学英语知识只是对前期所学知识的重复,收效不高。

五、对中学英语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与分析

上述中学英语教学弊端有许多都是由于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中考、高考)造成的。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众多的国情限制下,短期内无法找到更完善的考核、选拔制度来替代它。但这并不代表普通中等学校对于改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成效、加强中学英语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就束手无策了。笔者认为,在维持现行升学考试制度的前提下,中等学校对于英语教学的改进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一)关于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基础性力量在社会,调节性力量在学校。学生功课多,各学科平均分配的学习时间少,英语学习时间不足,虽然是现行教育大纲的规定所造成的,但学校仍有一定的自主调节空间。学校可适量减少不必要的英语练习、测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因为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学习者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掌握好语言技能。学校可围绕英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组织英语演讲、开展英语辩论比赛、举行英语晚会、进行英语绕口令、猜谜等游戏,以此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能一直保持到大学乃至终生。

(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新课程特点,抓住新课改这一契机,完善自身教学行为。高中英语提倡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从注重“教”到强调“学”转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并不是教之则会,而是需要大量实践运用、自我领悟、培养语感。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具体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明白该“如何学”,即培养其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中学时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活泼好学、模仿性强,对英语语音的掌握能力强,创造性和创新能力较强,若在此阶段让学生养成了“会学”的能力,那将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三)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适量为学生提供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的机会。由于中学英语课堂时间紧,教师可能无法拿出大块时间进行听、说训练,但可充分利用教材每单元所提供的“话题讨论”部分,留出五至十分钟让学生自由会话。同时,教师可适当用英语提问,鼓励学生课下用英语交谈,尽量为学生营造英语交际氛围。

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学法。可利用实物、图片等进行教学,或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用所学单词、短语、句型造句或编对话,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其概念、用法建立直接联系,避免“用汉语思维,再翻译成英文”的费力转换,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四)教师加强情感投入,注意调节课堂气氛。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期待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课堂心理气氛和教学效果也有很大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顺利完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努力排除升学考试压力带来的烦躁等干扰,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增加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同时,在课堂任务过于繁重时,注意调节课堂气氛,如讲个笑话或趣事等,缓和学生紧张情绪,让英语学习张弛有度,更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适应期中学英语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如何创设中学英语语言环境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零适应期教育模式对双语师资培养的启示
女教师产后返岗适应期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