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中华经典建设书香校园

2010-04-04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孙凤琳

成才 2010年5期
关键词:读书智慧学校

■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 孙凤琳

诵读中华经典建设书香校园

■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 孙凤琳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源头——各类文化经典。从这个源头汩汩流出的,不是无根之水,而是母性之乳。它不但滋养了民族的先行者,还将滋养民族的后来人。朱自清《经典常谈》认为,在学校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钱理群《对话语文》认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最主要载体就是经典作品。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其精神原创性、源泉性的东西,他们都应该进入国民教育。

2005年,武汉市永安堂小学开启诵读中华经典,积淀民族文化底蕴的研究,正式开始了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书香校园建设工程。目的正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孩子们,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打下做人的底子,使孩子终生受益。五年多来,我校有效创设经典诵读校园氛围,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组织全校师生诵读经典,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

一、浓郁经典诵读氛围

学校教育是对人的精神教育,教育应该以塑造青少年良好的的品格为己任,增强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释放无穷的人格魅力。

1.发扬国学教育

在经历了百余年文化变革的风风雨雨后,中华民族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文化复兴为先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必然伴随中华文明价值的重建和弘扬。人大国学院与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力推“经典教育”,希望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完成对下一代文化根基的塑造,发扬国学教育是一件利在千秋的教育盛举。

2.培养创新素质

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直接强化了学校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功能。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3.铸就道德“根源”

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集中体现,读经典有助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不读经典,中华美德就缺乏了“根”和“源”。读经典不是照本宣科、机械记忆,而是要孩子们通过读、诵、画、写、演,理解其中的意义,变成让孩子们能接受的文化。阅读传统诗文可以让孩子的精神世界美好起来,让他们心中开满鲜花。阅读经典是对对传统道德进行了现代转化和现代诠释,是一种创造。新世纪的教育应定位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根基上,让中国的下一代养成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道德观,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打造经典文化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的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我们深信,阅读的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阅读状态,这种环境其实是一种文化,而学校在引导这种文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是教育者的不断追求。学校阅读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

1.养成读书人格

经典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伴随着读书走过。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民的读书人格。“读书育人”与“读书育己”是师生相互追求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是师生相互生成的教育智慧和人格力量。养成读书人格的真谛就是促进师生精神发育和个体人格的共同成长。诵读经典是一种胸襟、一种洞察力、一种创造性地参与和批判,同时也是一个人人格的塑造过程。读书对于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开拓创新团队精神和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作用巨大。

2.追求教育智慧

人的智慧有三个层次: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观念。观念是智慧的最高层次。只有智慧教育才能带出智慧的学校。教育智慧从何而来?从经典中来,从真实阅读中来。要想获得智慧思考,必须回到经典阅读中去。教育智慧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自由阅读中来。优秀作品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学生来说,是生动的事、美丽的形象;对成人来说,是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港湾。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

3.经典教育理念

经典教育理念是一种有价值的信念。信念是教育变革的支点,是教育之根深扎的土壤。理念是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经典教育就是它的自身和我们认识并实现理念的过程。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基点,是产生新理念的母体,又是新理念的实践基石。经典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必然构建学校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活动文化;必然造就学校校长文化、教室文化、学生文化。把经典诵读和学校德育工作紧密、有效地整合起来,可以实践古人所说的“童蒙养正”的理念。

三、延伸经典诵读时空

经典是经过时间的淘漉和历史的沉淀、大众认可的具有一定根本性、权威性和主导性,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积极影响的智慧结晶,是崇高道德和超凡智慧的产物。重拾经典教育,倡导德能仁爱,教化大众明理守信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精心建设校园文化

(1)经典体现书香雅致韵味。学校布置了经典诵读墙,以爱国为主题展示了历朝历代得爱国诗篇、经典名句。在花坛里,古树名木下,配以某种树木为主题的名言佳句。在教学楼的门厅里、走廊的墙壁上悬挂学生的书法、国画名作、教育格言;在教室里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此外,及时更新学校、班级的墙报内容,让书院飘香,搭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

(2)经典阅读体现读书气息。学校装备图书室,充实图书资源。课间、午休的时候,这里便是学生读书的乐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学校强烈的阅读氛围,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亮点之一。

2.开设经典诵读课程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经典、诵读经典,学校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读本》十二册(各年级分上、下册)。在此基础上专门开展晨读、午读,每周开设两节经典诵读课,专门用来诵读经典。

3.用心引导家庭文化

学校提倡“亲子共读”,注重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经典诵读的时空向家庭和社区延伸,让家长成为书香行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使父母成为读书的主体,成为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学友,成为孩子读书的引领者。让家长与孩子在诵读经典及阅读中共同进步,让孩子在经典阅读远离浮躁,奔向美好的前程。

4.拓展经典诵读视野

举办“校园文化读书节”,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举办“中华美诗文诵读”赛,赋予朗诵艺术新的生命;举办“《论语》诵读PK赛”,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举办“古诗词手抄报”评展活动,让孩子们的梦想高高飘扬。

“诵读中华经典,积淀民族文化底蕴”已渗透到学校各个学科、各项活动中。体育课上学生诵着诗歌“编花篮”,美术课上古诗配画兴致浓,音乐课上故事配曲人自醉……

四、回归经典守望之旅

1.推荐经典

经典是美的,要让儿童发现、理解和表达经典之美,必须创造为儿童所喜欢的、适合儿童特点的形式。倡导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是一项引路搭桥的系统工程,把课堂阅读作为儿童阅读推广的突破口和重要阵地。经典是民族文化史上的“范型”。亲近经典,心中的范型就越多;疏远经典,就会冷落自己的文化。亲近人生经典,给人以精神奠基;亲近科学经典,给人以智慧启迪。

2.感悟经典

感悟的基础是体验。在与经典“相遇—相知—相思—相映”的过程中,交织着“感知—想像—体验—领悟”的心理活动,由此会产生思想的共鸣、情感的净化、精神的领悟、意境的延留。新课改提出了“情感体验”的理念,强调注重体验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构建学生的自由个性,拓展学生的人生情怀。

3.对话经典

从已知世界探求未知世界,我们要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我们要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我们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运用“基于平等、沟通交流、达于理解”的方式创造民主、合作、共生的氛围与经典对话。

4.成就经典

经典教育的目标是要形成经典德育、经典智育、经典美育,开发学校实践教育、开发社区德育资源、开发教师经典教学,落实阳光体育活动、落实课堂身体练习、落实课堂艺术教学、落实课外艺术活动。

“经典教育”的推广,可以从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起点传承中华优秀文明成果,提升民族文明,甚至提升整个人类的文明。中华祖先用他们无比的智慧,为自己争取了无上的荣光,创造了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必须继续进取创新,去赢得属于自己的光荣,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更伟大的中华文明。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读书智慧学校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学校推介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