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0-04-04周美兰戈宝军李文娟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制式基地实训

周美兰,戈宝军,李文娟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0 引言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种制约因素限制了东北地域经济发展,再加上地处塞北边陲,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急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能扎根于东北地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针对目前的现状,我校提出了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定制式”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人才的思路上,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定制式”为企业培养人才,围绕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瞄准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案,坚持为地方、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建设输送科技人才,进行产学对接的科学研究并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

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50年来,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上手快、勤奋肯干、严谨务实的特点而著称,深受企业及社会的欢迎。分别在我国的电机、电缆和变压器等电气装备制造业具有较高声誉,为此我校慎重地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定制式”人才培养的首批试点专业。

1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市场调研

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了解市场和相关企业对毕业生的具体需求。在人才需求调研时,我们遵循了三方面的原则:一是针对老工业基地的骨干企业;二是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三是专业有培养这方面人才的能力,课程设置能保证使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更好地体现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特色。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先后对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变压器厂、佳木斯电机厂、沈阳电缆厂等20余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重点了解这些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需求、知识结构需求、需求数量、合作意向等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应用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感到急缺。

通过调查,认真地分析了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工程的要求,人才培养过程未能突出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

(2)必要的工程训练条件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日益弱化。

(3)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效交流与合作。

(4)注册工程师制度尚未建立。

2 定制式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定制式”人才培养是我校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企业“量体裁衣”进行对口培养、对号入座的一种特殊的培养模式。因此,必须实行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能力的要求,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与企业共同制定急需人才的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实行互补,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制”单位就业,充分体现面向市场、注重实践、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2.1 科学定位

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本专业“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以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我国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产业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坚持以电气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为依据,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进行厂校合作培养,建立产学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新体系,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2 突出特色

(1)与企业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这一需求,我们与用人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方案,通过教学改革工程,设计专门的课程体系。不仅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性,更注重于专业的实用性、技术的应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点专业(方向)在培养过程中,强化了产学研结合的内容,一是加强与工厂企业的沟通和技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加强了校外工厂、企业的生产实习和专业实习;三是毕业设计与企业密切结合。

(2)强化工程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中,加强并优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一是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训练;二是改进课程设计,提高技术综合运用能力训练;三是加强实训实习,增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是面向企业,加强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3)在企业开设第二课堂,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

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层次融合。走出去熟悉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请进来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①聘请企业或研究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到学校讲授实践课或专业课,开展专题讲座;

②增加在企业进行的现场教学的时数;

③在用人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合同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

④“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设计,由用人单位出题,学校把关,学生可以选择;经学校认可后,校企双方各派指导教师,企业的指导教师出席毕业答辩;

⑤为企业筹建研发中心,引导教师把科研与合作企业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⑥建立长久的校企合作关系。

(4)在运行机制方面的创新

为了保证和提高“定制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推进产学研实质性合作,请企业参与“定制式”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不仅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或过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也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

3 具体方法与措施

3.1 建立试点班,改革课程体系

2005年,我院根据学校的部署,开始研究制定适合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经研究讨论,我们分别选择了既有行业优势,又有专业特色的2个专业(方向):“电机电器及控制”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作为“定制式”人才培养的试点专业(方向),并分别制定了专门的才培养方案。从03级开始分出“电机教改试点班”和“电缆教改试点班”,这两种教改试点班分别执行各自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为保证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定制式”人才培养计划落实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不仅强调学科的系统性、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性,而且更注重了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技术的应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程要强调更新内容、扩大视野,同时增加选修课门数和专题讲座。

在正常教学体系构架中,我校的培养方案按5级平台构架课程体系。而“定制式”培养方案为4级平台。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学科基础课和正常教学体系构架基本一样,最大的变化是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之间建立了“直通车”,在学科基础课后直接开设专业方向课,而且专业方向课与电机或电缆行业对接,按行业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具体调整如下:

(1)“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工程能力培养,加大了实验学时的比例,增加了认识实习、计算机实践、企业教学、科研训练、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

(2)重要基础课加大学时。

(3)取消一些针对性不强的课程。

(4)整合或压缩特色不鲜明的课程。(5)加大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的学时。(6)针对企业需求增设新课程、新环节。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具有一支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均较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三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提供了的重要保障。

“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培养本专业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二是从社会上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三是靠“定制”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3.3 增加投入,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

国家和学校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为本专业购买仪器设备,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黑龙江省教育厅也积极支持和推进哈尔滨理工大学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展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将我校作为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学新模式的示范单位,在我校建立了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5个“人才培训中心”,其中有2个设置在我院,即“电站成套设备人才培训中心”和“电力人才培训中心”,并拨专项经费100万元帮助建设。

新型仪器设备的购入使实验室有了新的起色,实验课也由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发展到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的训练模式。对进一步保证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开发实验新技术,丰富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定制式”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训基地。

3.4 加强实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具有40多个实验室,实验实训条件比较好,为“定制式”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专业基础实验实训教学

我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注重本专业“定制式”学生的基础实验训练,如电工、电子的实验和实训,开发了学科基础、实际操作训练、虚拟仿真和开发创新4个系统实验与实训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与动手能力。

(2)巩固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工程意识和能力

“定制式”培养方案从第五学期便开始有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无论从理论教学内容还是从实验教学内容都更加注重工程实训,并考虑企业实际需求。电机电器及控制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实验有小型电机实验、火力发电系统实验、特种电机检测实验、电机控制实验、电机自动测试实验、电机设计与CAD实训、电机智能控制实验和电机先进制造训练等。多数实验为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和电机工程实训等,一部分实验或实训12小时对学生开放。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实验有电介质性能实验、电缆及老化实验、电缆材料实验、静电实验、通信电缆实验、电缆测试实验、力缆实验、电线电缆实训等。这些实验实训的设计巩固了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工程意识和能力。

(3)针对专业技术核心安排课程设计,增强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的设计能力和技术综合运用能力。

(4)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生产工艺

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熟悉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和工艺意识;深入了解和掌握专业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过程,增长实际生产知识,增加生产工艺技术、方法的训练。

(5)通过毕业设计,实现学生从学校与企业的对接与融合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也便于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学生,结合毕业后工作单位情况,最后半年毕业设计与企业密切结合。试点班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自企业的实际题目或老师的横向科研课题。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可针对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的情况,由工作单位有经验的工程师和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通过这几年实践,直接到企业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毕业后上手快,节省了再培训的时间,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4 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专业“定制式”人才培养试点从03级开始实施,到现在已有4届。学生自愿选择,结果人数逐年增多,特别是电缆专业方向,连续3届所有想学习电缆专业方向的同学都选择了试点班。

学校实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服务,进行“定制式”人才培养试点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支持。如哈尔滨电站集团与我校签署了本科生的“定制式”培养、工程硕士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校企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在我院投资联合建立“大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首批投入50万元已于2007年到位,并在电机专业设立了5万元/年的学生奖学金。

我院从50年代起就一直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科在全国有一定声誉,所设的电机、电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专业领域为大型企业、机电行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学院为企业培训人才的工作始终没有间断过。目前我院的2个人才培训中心都承担着三个任务:“定制式”培养本科层次紧缺人才,对企业中的非主导专业人员进行转专业人才培养和以上岗资格培训为主的专门人才培训。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定制式培养协议”。

2007年3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紧缺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会上,我校副校长孟大伟就“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问题同与会同志进行汇报和探讨。省教育厅赵敏副厅长及有关职能处领导,省内26所高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处长实地考察了本专业的实验室和2个人才培训中心,充分肯定了本专业在培养紧缺本科人才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并决定在省内同类院校内推广。

2008年1月我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专业作为我校“定制式”人才培养的首批试点专业为该实验区的入选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2008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项目建设交流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孟大伟副校长代表我校在会上做了题为《加强内涵建设、彰显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孟校长介绍了我院“定制式”人才培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校企合作的具体做法和思路。与会代表一至认为报告对于地方性大学具有借鉴和学习作用。

5 结论

通过对“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面向行业需求、注重工程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独到之处是将我院的学科专业的优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我国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目标相结合,进行产学对接的科学研究并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既考虑行业需求又考虑教育部对大学生通识教育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通过对试点班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普遍反映试点班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上手快,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

[1] 张锦绣.关于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3):82-83

[2] 周美兰,戈宝军,孟大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53-55

[3]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4] 戈宝军,周美兰,孟大伟等.发挥专业优势量体裁衣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急需人才[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9-13

猜你喜欢

制式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国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式及演进探讨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制式多样化梦想渐近
《铁路信号显示的发展与思考》之三——多种显示制式混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简谈福莆宁城际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制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