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2010-04-04江晓林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素质教育

江晓林,苗 雨

(黑龙江科技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浅谈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江晓林,苗 雨

(黑龙江科技学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在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好专业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从事本专业打好基础。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突出从理论与实践上阐明整体地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专业课程中素质教育问题,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际,主要从教师本身,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与成绩评定等方面来探讨专业课程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方法,从中探索出理工科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目的。

专业课;素质教育;途径

0 引言

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在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创新的重大突破。注重素质教育的时代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因此,有关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异常活跃,实际上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特别是在专业课程领域中进行教学改革中的一大热点[1]。专业课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课程,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手段。在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好专业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从事本专业打好基础。青年大学生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理工高等教育正是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使命。因此,阐明理论认识、澄清理论误识,探索切实有效的可操作性的作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教育,在大学、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素质教育都应贯穿其中,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高校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根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目标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延伸。

1 增强教师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师就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一般都具备如下特点:有创造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敬业乐业;能与学生共同学习;评价以激发或促进学生创新为主。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2]。老师首先过实践关,对老师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直接送入同专业类型公司培训或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实践中心进行锻炼完成,加大教师的业务学习,使教师能根据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不断地创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的技术应用案例,学生在学习中始终难把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只有培养了大批创新型教师,才能够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由此形成了教师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跨世纪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培养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独立思想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由注重共性向兼顾个性转变;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融合转变。

2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在大众化教学的前景下,立足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程特点,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着重加强专业课程中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为原则,构建了切实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1)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合理整合相关的专业课程,各专业应根据学生与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条件的实际,合理调整专业课程授课内容,增加工程实践训练的比例,以适应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中,注意强化基础,拓宽知识,注重及时将电类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引入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3]。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相关专业发展的实际与学校工程实践中心现有配套设施的实际进行制定,达到学生学完的知识能结合实际,并通过学校工程实践中心进行实践,充分理解体会知识点,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讲课时,注重问题的引出,如何深入,采用何种工具和方法,在做出结论处,进行适当启发,尽量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结论。在介绍应用系统设计时,应把具体的实物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对实际的应用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课程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一个应用系统设计的大作业,使学生真正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2)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生只有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高等学校中专业课程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环节,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学生自学与重点讲授相结合,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讨论和总结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多种教学方法并重,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与理论配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利用实验设备,在实验中消化和促进理论的学习,下面例举两种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方法。

(1)渐近式教学法

渐近式教学法是一种教授学生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逐渐把知识融合到学生的头脑中。很多内容采用此方法,以单片机教学为例,首先利用实物讲解单片机的组成、仿真与开发、汇编语言知识,通过简单的编程训练、上机调试,对单片机建立初步的概念。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利用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最后通过单片机应用设计,提升学生的单片机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单片机综合设计、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反过来又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践式教学法

实践式教学法是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讲、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适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密切的课程,在讲、做相结合过程中发现问题,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兴趣,并学会理论知识和一些技能。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此方法,以电机实践内容为例,首先讲解电机构造,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拆卸电机来掌握其构造;接下来讲解电机嵌线工艺,学生进行嵌线安装;然后讲解绕组嵌线,学生对电机进行嵌线装配;最后讲解试验方法,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电机进行耐压、短路、开路试验。通过讲-做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电机结构一目了然,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要将枯燥理论知识融入娱乐实践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学习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又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内容,采用动画等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利用各种模型、展柜、橱窗、挂图等实物讲解专业课程中相关设备的构造、各部分的材料和功能,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在线进行学习、研讨与答疑。

3 完善专业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改革

科学的考试及成绩评定体系更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可排除考试时由于偶然因素而未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4]。这种成绩评定方法能够促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利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并能激励大学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里主动积极地去塑造和锻炼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在专业课中,课程的前部分主要是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这些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必须牢牢记住,因此可以在期中进行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考核的依据。在课程内容全部学完后,则要求学生对课程要系统的把握,对知识要灵活运用,从而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期末考试中采用开卷考试,题目设计上,闭卷考试以定义、原理、实验过程及公式推导为主,而闭卷考试则以分析题和综合设计题为主,真正评价学生的能力。

4 小结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点,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得配合,同时按着“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综合设计”的原则,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真正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1] 张爽等.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5,(6):101-103

[2] 杨建雄.理科专业课中素质教育途径的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2(1):117-119

[3] 刘软文.在传统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0(2):35-38

[4] 薛荣华,何文才等.如何在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1998,6(2)19-21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素质教育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