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建设中弃渣流失防治的工程措施

2010-04-04牛亚平谢新生李秀丝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2期
关键词:砌石渣场护坡

牛亚平,谢新生,曾 强,李秀丝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根据1998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颁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灌区建设项目也不例外,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是灌区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开挖爆破所产生的弃土、弃石等固体物(以下简称弃渣)是工程项目主要的水土流失源,水土保持方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弃渣场工程措施的研究和设计。

1 灌区弃渣的特点及危害

灌区工程由于开挖量大,回填量小,所以会产生大量弃渣,而且灌区工程项目主要位于山区,没有适当的地形堆放弃渣,由于施工一般是沿渠道进行,所以施工点较多,弃渣量分散,难于集中处理。

弃渣破坏了工程区原有地表植被及坡面稳定,形成了新增水土流失源,严重影响了工程区环境及生态平衡。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弃渣堆放在河滩、河岸及支沟内,雨量较大时将随径流流入或直接滑入河道,使河道淤积,抬高河床,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对工程区及其下游地区的防洪和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及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说如果弃渣处理不当,其危害是巨大的。

2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根据弃渣堆放的位置与地形特点,设置适宜的挡渣工程和护坡工程,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其中,工程措施有拦渣坝、挡渣墙和拦渣堤以及一些护坡措施。

(1)拦渣坝。当弃土石渣堆置于沟道内,包括堆放于沟头、沟中、沟口或将整个沟道填平时,应修建拦渣坝拦挡弃渣。拦渣坝的坝型按筑坝材料分有土坝、堆石坝、浆砌石坝和混凝土坝等。

当弃渣将沟头或整条沟道填平时,可修建拦渣坝拦挡弃渣。这种拦渣坝在设计时,可不考虑上游来洪,所以拦渣坝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弃渣状况及其安全稳定性。即根据规范要求,先初步拟定拦渣坝尺寸,再进行坝体安全稳定分析,然后最终确定。另外当弃渣横挡沟道,滞留上游洪水时,为保证弃渣及坝体的稳定与安全,必须考虑上游来洪量,通过调洪计算,来确定拦渣坝及其排水泄洪建筑物的结构尺寸,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坝后泄流消能要求。

(2)挡渣墙。当弃渣等堆置物易发生滑塌或堆置在坡顶及斜坡面时,应修建挡渣墙。挡渣墙一般应建在紧靠弃渣及相对高度较高的坡面上,这样可有效降低拦渣墙高度及其对沟道行洪的影响。

挡渣墙的具体尺寸由弃渣量、堆渣高度及堆渣场地形并结合规范要求进行初选,然后再经验算其强度和稳定性后最终确定。当下游无安全要求时,高度小于3 m的挡渣墙,可直接按规范确定其断面尺寸。

(3)挡渣堤。当弃渣堆放于沟道岸边或河滩及河岸时,应在河、沟岸边修建拦渣堤。根据其修筑位置,主要有沟岸拦渣堤和河岸拦渣堤两种类型。拦渣堤具有防洪、拦渣双重功能,即堤内拦渣,堤外行洪,故设计时应同时满足两者的需要。

拦渣堤一般为浆砌石、混凝土等刚性堤,堤身高度原则上应按如下两种情况确定:第一种,当设计水位高于弃渣高度时,堤身高度应按设计洪水位加安全超高确定;第二种,当设计洪水位低于弃渣高度时,堤身高度应按弃渣高加覆土厚,再加安全超高确定。

(4)护坡措施。弃渣堆积形成的渣场坡面、坡脚可能遭受水流冲刷,根据不同条件,可分别采取砌石、抛石、混凝土等护坡工程措施。主要有干石护坡、浆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铅丝石笼和钢筋石笼等形式。在水保设计中,渣场措施又多采用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铅丝石笼和钢筋石笼等几种形式,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需结合前面所述的挡渣工程措施综合考虑。

3 工程实例

璧南河灌区项目工程位于重庆市西部近郊的璧山县和江津区境内,处于长江流域与嘉陵江流域之间的中浅丘地带,该次工程属整治续建工程,其中整治渠道长度46.67 km,续建长度4.46 km。根据工程设计资料知道,该工程土石方开挖量18.49万m3,回填利用9.24万m3,经土石方挖填平衡计算可知,本工程弃渣约9.25万,数量较大。所以在该项目工程中,弃渣的处理是一个重点,也是设计中考虑的重点。

3.1 挡渣堤结合砌石护坡

在明渠渠道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渣,由于运输不便,所以主要堆置于渠道两侧,如果被扰动以后,必然会有部分弃渣再掉进渠道内,堵塞渠道,所以设计了两种方案:

(1)无临空坡面的渠道。当渠道位置较为理想,侧面无沟时,只需在渠道内的浆砌石衬砌基础上在加一层浆砌石,相当于将衬砌加高。由于渠道两边弃渣堆积高度约0.2~0.3 m,所以只需加高0.3 m,然后在弃渣上面铺土,最后夯实。

(2)有临空坡面的渠道。当渠道一侧有沟壑存在时,处理较为麻烦,在临渠道一侧如上述方案,将浆砌石衬砌加高0.3 m,在弃渣另一侧,临沟面也要修建等高的浆砌石挡渣堤,使弃渣充填于两道挡渣堤内,然后在弃渣上面铺土整平夯实,另外要对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对于松散地质的边坡要在削坡后砌石护坡,并设置排水渠道。

3.2 拦渣坝结合挡渣墙

对于隧洞开挖和暗渠开挖过程中形成的弃渣,利用隧洞进出口的地形充填荒沟,用施工机械将弃渣整平后铺土0.5 m厚,然后在弃渣的上下游均修建挡渣坝,当充填荒沟形成的渣场边坡易发生滑塌,或弃渣堆置在坡顶及斜坡面时,应修建挡渣墙。

按照经济、安全与施工便捷兼顾的原则,在该项目工程中,拦渣坝和挡渣墙均为浆砌石重力式,由于渣场高度较低,一般都在2~3 m,所以可以按照设计规范直接确定其断面形状。该项目工程由于洞挖方量较小,所以这种处理方法用到的地方不多。

4 结语

在工程运行以后,监测到的弃渣流失量仅有50~100 m3,远小于弃渣在无防护状态下预测到的1.15万m3,可知防治弃渣流失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仅从工程措施角度出发对弃渣流失防护进行考虑,其实还有很多植物措施和生态措施可以防止弃渣的流失,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将二者结合,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砌石渣场护坡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全过程管控研究
某变电站护坡现存缺陷原因及危害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太平料场弃渣场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浆砌石护坡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贴面浆砌石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