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诗歌的“壮美”品格及文质相衬、

2010-04-04傅正义

关键词:骨气壮美建安

傅正义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曰:“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确,建安以前的中国诗歌,总体上重质轻文,质盛于文,且不说先秦道家文论倡导“见素抱朴”(《老子》十九章),以“五色乱目”、“五声乱耳”(《庄子·天地》)而主张“灭文章,散五采”(《庄子·胠箧》),就是倡言“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主张“修饰之”、“润色之”(《论语·宪问》),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年》)的先秦儒家文论,也主要偏重的仍是“辞达而已”(《论语·卫灵公》)。《诗经》天然古拙,《楚辞》自然流丽,《汉乐府》则质朴无文,《古诗十九首》则平易淡远。到了建安,中国诗歌方觉醒、独立,意识到自身的文采美、音乐美,曹丕《典论·论文》首倡“诗赋欲丽”,将“丽”作为诗赋区别于其它文体的重要特征;曹植的《前录序》也主张“质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要求“质素”与“摛藻”的结合。诗歌创作方面,也“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曹植《与杨德祖书》),孔融“气扬采飞”(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曹操“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曹丕“才秀藻朗,如玉之莹”(曹植《文帝诔》)、曹植“清辞妙句,焱绝焕炳”(陈琳《答东阿王笺》)、陈琳“微为繁富”(曹丕《与吴质书》)、王粲“文若春华”(曹植《王仲宣诔》)、徐干“怀文抱质”(曹丕《与吴质书》)、阮瑀“文词英拔”(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应瑒“才思逸发”(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刘祯“笔气隽逸”(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所以刘师培先生以“华靡”、[1]鲁迅先生以“华丽”[2]来概括建安诗歌这一美学品格。

建安诗歌“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这种明朗刚健、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梁钟嵘《诗品·总论》称之为“建安风力”,唐陈子昂《修竹篇序》誉之为“汉魏风骨”,李白《饯别校书叔云》标之为“建安骨”,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赞之为“建安风骨”。建安诗人,孔融“文特高雄”(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曹操“气雄力坚”(刘熙载《艺概·诗概》)、曹丕“文雅纵横”(刘祯《赠五官中郎将》)、曹植“骨气奇高”(钟嵘《诗品》卷上)、陈琳“辞气俊爽”(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王粲“局面阔大”(东方树《昭昧詹言》卷二)、徐干“弥觉峭劲”(黄子云《野鸿诗的》)、阮瑀“雅有劲思”(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应瑒“音节自壮”(何焯《义门读书记·文选》卷二)、刘桢“壮而不悲”(刘熙载《艺概·诗概》),所以鲁迅谓建安文学“于华丽之外,加上壮大”,[3]葛晓音《汉唐文学之嬗变》也说“建安文人对文学的要求正是以壮气和文采并举的。”[4]

正因为建安诗歌文质相衬、情文并茂,是华丽与壮大的结合,所以古人也谓“建安诗,辨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劲。”(范温《潜溪诗眼·诗宗建安》)“建安诸子,雄赡高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建安体,华腴之中,妙能矫健。”(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李泽厚《中国美学史》说得好:“建安文学华丽而加壮大,这就是‘壮丽’,不同于后来西晋的陆机所说的‘绮丽’,当然更不同于齐梁文学所特有的‘侈丽’。”[5]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极力标榜这种风骨与文采的结合:“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将风骨与文采的统一誉为文中凤凰,将有风骨而乏文采者讥为文中鸷鸟,将有文采而乏风骨者斥为文中野鸡。建安诗歌“文笔鸣凤”、“壮丽雄赡”的艺术精神,经魏晋南北朝诗人,诸如阮籍、嵇康、左思、刘琨、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庾信等人的因革发扬,到唐代陈子昂的诗歌革新更是高标“汉魏风骨”,要求新诗歌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此,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修竹篇序》)盛唐诗人更是“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杜確《岑嘉州集序》)王维“弥工建安体”(《别綦母潜》)、高适“纵横建安作”(《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李白标榜“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饯别校书叔云》)要求“风骨”与“清发”的结合,并“多建安句法”(范温《潜溪诗眼·诗宗建安》),杜甫“方驾曹刘不啻过”(《奉寄高常侍》)、“文章曹植波澜阔”(《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推崇建安壮丽诗风,并且“作建安语”(范温《潜溪诗眼·诗宗建安》),殷璠《河岳英灵集·序》的选诗标准也是“言气骨则建安为传”,对建安气骨极为推崇。古人常以“雄赡”称盛唐诗风,同样也以“雄赡”称建安诗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五、卷一),也足见建安诗歌对盛唐壮美诗风的强大影响。王运熙先生就谓“文质兼备,既有建安风骨,又声律调谐,文辞华美,这确是盛唐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突出优点。”[6]唐以后,宋代范温《潜溪诗眼》、张戒《岁寒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明代钟惺《古诗归》、胡应麟《诗薮》、许学夷《诗源辨体》、清代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沈德潜《古诗源》、《说诗睟语》、方东树《昭昧詹言》等大量诗集、诗话皆标榜建安、盛唐,也揭示出建安诗与盛唐诗之间的艺术渊源关系。因此,中国诗歌体备质文,追求壮美的美学品格及发展道路的初步确立,当在建安时期,这是建安诗歌对中国诗史的又一杰出的艺术贡献。

然建安诗人中,曹植为“建安之杰”(钟嵘《诗品·总论》),用郑振铎先生的话说,就是“独步当代,无与抗手”。[7]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钟嵘《诗品》卷上)最典型地体现了建安诗歌文质相衬、情文并茂、华丽壮大的一代诗风。所谓“骨气奇高”,是说曹植诗无论前期诗的写理想,写壮志,如“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薤露行》)“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虾鳝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显得高歌猛进、慷慨豪壮;还是后期写横遭迫害、壮志难申的抑郁愤激之情,写岌岌可危、惴惴不安的忧生患害之心,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野田黄雀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仆夫早严驾》)显得含蓄蕴籍、悲愤沉郁,但“悲婉宏壮”(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气骨苍然”(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却是贯穿前、后期的,都同样富有气势和力量,充满追求和抗争。就是写弃妇怨女、柔情丽质的诗,如“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美女篇》)“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杂诗·南国有佳人》)也是继承屈原“香草美人”的艺术传统,摧刚为柔,潜气内转,以男女之情喻君臣之义,其内在的胸中块垒、肝肠气骨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词采华茂”,是说曹植诗工于起调,善为结语,如《野田黄雀行》之首二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喷薄而出,笼罩全篇,以自然界的风、波喻社会界的险、恶,以博大之景托深广之愁;《白马篇》之末二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总收全篇,催人奋发,“视死如归”的成语就出于此;曹植以前,古诗不假思索,无意谋篇,自曹植方“有起,有结,有伦序,有照应”(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且“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曹植有此成就,实在是大不易;曹植诗功于锤炼,善为警句,如《公宴诗》的“朱华冒绿池”、《侍太子坐》的“时雨净飞尘”,一“冒”字,写尽静态、动态、繁盛之美,一“净”字,道尽清新、明净、鲜丽之态;而曹植以前,古诗“平平道出,无用工字面”,自曹植方锻字炼句,后世诗人也争相效仿,甚至“唐人诗眼本于此”(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曹植诗还注重对仗工整,平仄妥贴,对齐永明体及唐近体诗,也多有启发,故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谓“建安诗人惟子建平仄稳贴”,“此声律之渐”;曹植诗深于取象,善为比兴,大量诗作通篇用比兴,在建安诗坛,可谓“集比兴之大成”,“开一代风气”;[8]曹植诗繁辞华句,注重文采,正如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所说“辞极赡丽,句颇尚工,语多致饰”。然曹植诗的词采华茂,粲溢今古,却能“浑然天成”、“文质适中”(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卷三),他将汉乐府的通俗质朴和《十九首》的典雅高华相融合,“形成自己全新的语言风格”。[9]曹植诗的“词采华茂”,因“骨气奇高”而不致流于浮艳纤柔;另一方面,“骨气奇高”,又因“词采华茂”而不致陷于平浅粗豪,真是文质相衬、情文并茂,壮哉美哉,美哉壮哉!

建安其他诗人,对文质彬彬、情采壮美的艺术风格的确立各有偏胜,各有贡献,但相比之下,曹操诗虽悲慨淋漓,“气韵沉雅”(敖器之《诗评》),然语无致饰、质朴无文,“过于质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曹操自己也主张“勿得浮华”(《文心雕龙·章表》);曹丕诗大多“鄙质如偶语”,只有少数诗“美赡可玩,始见其工”(钟嵘《诗品》卷中),具有从质朴走向工美的过渡性特征;并且曹丕也只有写南征、东征的几首诗有乃父“横槊赋诗”(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的雄风,其余大多数诗作则“婉娈细秀”(钟惺《古诗归》卷七)、“气不充”、“力不及”(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郑振铎先生也谓曹丕“情思婉约悱恻,能移人意,却缺乏刚劲猛健的格调。”[10]所以成书《多岁堂古诗存》称“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七子中,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其诗“才思逸发,华藻灿然”(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然“文秀质羸”(钟嵘《诗品》卷上)、“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诗概》);刘桢有“陈思以下,桢称独步”之誉(钟嵘《诗品》卷上),诗史上也将曹植、刘桢并称“曹刘”,元好问《论诗绝句》有“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的赞辞,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钟嵘《诗品》卷上),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六也谓“公干诗,质直如其人”、“盖以骨胜”;阮瑀诗“质直悲酸”(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缓弱不逮”(徐祯卿《谈艺录》);徐干诗质朴有余,文彩不足,钟惺《古诗归》卷七谓其“质甚”;孔融存诗三首,陈琳存诗五首,应瑒存诗六首,存诗太少,不足为论。建安诗人唯曹植诗华丽其容,风骨其实,吴质《答东阿王笺》也以“文彩巨丽”赞美曹植;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也称“钟嵘〈诗品·总论〉也以曹植为‘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也即文质彬彬的最杰出的代表”;[11]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也谓“曹植的诗中,这点(华丽壮大)表现得最为明显,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12]

牟愿相《小澥草堂杂论诗》云:“曹子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左思得其气骨,陆机摹其词采。左一传而为鲍照,再传而为李白;陆一传而为大、小谢,再传而为孟浩然,沿流溯源,去曹益远。”[13]陆机、谢灵运、谢脁等人,受曹植“词采华茂”的影响,以至愈演愈烈,繁衍出六朝诗歌的“采丽竞繁,刚健不闻”(陈子昂《修竹篇序》);另一方面,左思、鲍照,其实还包括阮籍、嵇康、陶渊明、庾信、陈子昂、李白、杜甫等人,继承发展曹植的“文笔鸣凤”的艺术精神,坚持风骨与词采的统一,华丽与壮大的结合,以至形成“盛唐雄赡”的壮美诗风。陈子昂要求新诗歌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即要求新诗歌有骨有气,有声有色,明朗刚健,顿挫抑扬,气势飞动,光彩照人。这与曹植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何其相似乃尔!曹植九泉有知,这“相视一笑”,一定很会意、很舒心。曹操骨气有余,词采不足;曹丕词采尚可,骨气偏柔;王粲文秀而质弱,刘桢气壮而辞质,皆与陈子昂的要求不尽一致。难怪李白要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特别强调风骨与清发的结合;难怪杜甫要说“诗看子建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子建文章壮”(《别李义》),特别亲睐曹植,标榜曹植的壮美诗风;难怪尚镕《三家诗话》将曹植、李白、杜甫、韩愈等人作为“文笔鸣凤”的代表诗人;[14]难怪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要将李白、杜甫作为曹植的传人,认为李、杜“接武子建”、“其源皆出于子建”(《曹集铨评》附录);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谓“盛唐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骄傲,它在一个崭新的高度重现了建安所具有的‘以文被质’、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15]因此,我们可以说是曹植一改中国诗歌简朴直拙的风格,初步确立中国诗歌“壮美”的艺术品格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余冠英先生的《汉魏六朝诗论丛》谓曹植是“第一个以诗为事业的人,诗终于使他不朽。”曹植有此贡献,当然应永垂诗史。罗宗强先生曾说“建安文学决定了中国文学思想发展的主要方向”[16]这话很有见地。

[参考文献]

[1]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A].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

[2] [3]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A].鲁迅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04.

[4] 葛晓音.汉唐文学之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 [12]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6] [11] [15]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4,108,114.

[7] [10] 郑振铎.播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8] [9]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13] [14] 牟愿相.小澥草堂杂论诗[A].清诗话续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1.

猜你喜欢

骨气壮美建安
壮美广西
盖叫天的骨气和风格
建安区
朽木颂
壮美的城市景观
拓展延伸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壮美篇章
惟有骨气映青松
壮美的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