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十八年来瞿秋白研究述要

2010-04-04易难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瞿秋白党史论文

易难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1922年,剑三发表评瞿秋白散文集《新俄国游记》,至今已88年,瞿秋白研究发表论文4 000篇左右,出版论著与传记115部,各类不同瞿秋白著作66部(册)以上。周恩来等有研究述评,瞿秋白研究也有必要回顾,这是其研究深化的需要,对早期党史及某些现代历史伟人的研究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分总述与专题回顾。

一、总述

(一)分期

瞿秋白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

1.开创与初步繁荣时期(1922—1966年)。这时期又分两个阶段。1922年到1949年为开创阶段,分散微观研究,局限于纪念及少量文学评论,文60多篇,悼念性简传1本。1949年到1966年,为初步繁荣阶段,由纪念为主转入学术性研究,受毛泽东对瞿秋白题词的影响,着眼“文化事业方面”,出版《瞿秋白文集》4册(文艺和翻译),有曹子西等书2册,文400多篇,研究其政治理论文章才二三篇。

2.诬陷浩劫时期(1966—1978年)。高层为抓叛徒,言晚节不忠,视《多余的话》为叛徒“自白书”,引发砸碑毁墓,出《瞿秋白批判集》4集、《讨瞿战报》10多期(含名家文)。

3.复兴、再繁荣时期(1979—2010年)。研究专著40多部,传66部,空前繁荣,1979年前文有590多篇,此时期近乎它的5倍,其中,论其文艺250多篇,是初步繁荣时期60多篇的4倍,作品研究320多篇,近乎初步繁荣时期的2倍,生平500多篇,是1979年前的5倍,成为党史人物研究中的热点。此时期又分两段:

(1)前阶段(1979—1999年)。1980年9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查报告》,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鉴于文革中他“自首的说法”,要求各地“恢复瞿秋白同志的名誉”。周扬、胡绳、杨尚昆分别在瞿秋白就义45、50、60周年纪念会上代表文艺界、学术界、党和国家领导作了“讲话”,为秋白同志“寂寞身后事”正名:他“是党的一位才识卓越的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阶段文章大多为其辩诬,历史评价80多篇(含对其“左”的评价10多篇),纪念性文100多篇,恢复了瞿秋白真实的历史伟人形象;研究队伍由文艺界扩展到党史界、高校文科教师,不过,研究者大多为前辈和中年学者,80年代约400名研究者中青年为数极少。1995年胡绳讲话中提到尚“有待普及”。

平反后把他作为党的早期领袖、政治家研究,由文艺、文化扩展到政治,80年代中期起,随着《瞿秋白选集》、新《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8卷300多万字出版,掀起研究他革命理论的高潮,特别是研究了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研究其哲学、社会、政治思想论文近千篇。一些学者指出瞿秋白“对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见丁守和:《瞿秋白思想研究·自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叶楠:《瞿秋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盐城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季世昌、朱净之:《瞿秋白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比较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3期)。

(2)后阶段的新发展。后阶段即1999年后,传著20部,论著24部,研究有四方面新发展。

第一,研究由政治学发展到社会学、伦理学、现代化、建党贡献;由文艺扩展到其先进文化思想领域,包括文化思想先进性、内涵、成因、文化史地位、当代意义等。文化思想研究180多篇,文艺315篇,作品350多篇,计850篇以上,并趋向不同文体、多学科研究,专题化、微观化,学术著作《瞿秋白学术思想评传》等20多部。有着眼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龙德成),也有文体论如《瞿秋白杂文研究》(王文强)、《瞿秋白政论文研究》(杨建生)及《瞿秋白写作艺术论》(程民)等,各类研究论文1 000多篇。王观泉的《世纪末的纪念》宏观地论述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还有从宗教学来研究的。

第二,瞿秋白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研究出了系统理论成果。1999年1月29日,尉健行在《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瞿秋白是艰苦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优秀先行者。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既合乎瞿秋白著述的实际,也概括出不少学者研究的共同成果。代表专著为刘林元、周显信等的《瞿秋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三,出现了一批中青年研究者。如: 写《瞿秋白“苏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俄乡纪程〉、〈赤都心史〉新论》的陆克寒,写《早期革命道路的选择》的瞿虹,写《瞿秋白文艺思想的理论缺陷》的杨建生,写《瞿秋白与国学》的梁化奎,写《瞿秋白为何“心忧”——读〈多余的话〉》的鞠健,写《瞿秋白的文人性格特质探因》的赵晓春,以及熊焱生、叶栋、杨成敏、钟菲等。

第四,研究瞿秋白主张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实践了秋白倡导的文艺大众化,通过对瞿秋白研究成果的通俗化、形象化,达到普及化。

纵观研究历程,从初步繁荣到遭受破坏再到新的繁荣,由瞿秋白带有悲剧性命运,他被打成“叛徒”、平反,到研究高潮再次掀起可看出:研究走过“之”字形道路。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80年代和1999瞿秋白诞辰百年纪念,形成两个研究高潮。新时期有论文2 700多篇。这高潮与繁荣比之初期的繁荣有质的飞跃。其原因在:

其一,有研究社团。80年代初徐州师院成立了瞿秋白研究所,1983年,该所负责人冒昕代表该所联合江苏省社科院文研所及省作家协会,成立了以吴奔星、汤淑敏等为首的江苏省瞿秋白研究组,举办两届活动;1991年初,在温济泽等倡导下,得到常州市委领导张晓霞等支持,依托常州市文化局、瞿秋白纪念馆,成立了瞿秋白研究会,由赵顺盘任会长。联系的队伍由文艺界扩展到文化界、党史界、高校文科教育界。

1999年1月,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成立,原江苏省人大主任沈达人为会长,挂靠省党史办,会员是省内的,但几次活动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或中共中央党史办联办,起到了联系全国各地瞿秋白研究学者的作用;上海市瞿秋白研究会,2001年6月成立,纯属民间性质,未能坚持,但曾起一定作用。

21世纪初,江南大学依托该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成立江南大学瞿秋白研究中心,组织本院校的胡博综等四位画家,创作连环画《瞿秋白》,在院内外开展学习与宣传;2005年6月,常州工学院成立瞿秋白研究中心,团结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瞿秋白研究队伍。

其二,有发表成果的阵地。80年代初起,《常州教育学院学报》、《常州师专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徐州工程学院学报》先后定期刊登瞿秋白研究的论文;瞿秋白纪念馆编《瞿秋白研究》,从第2辑起即公开出版,集中编发瞿研论文,共出14辑,论文与资料380多篇;省研究会2000年起编《瞿秋白研究论丛》(内刊),2007年改为《文丛》,公开出版,前后共出15辑,发表研究瞿秋白生平、思想、作品的论文,这些都有助于研究的繁荣、持久。

其三,瞿秋白研究既要出学术成果,更要把新学术成果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到大众中去。如连环画《瞿秋白》(张晓霞主编,承欣茂、朱玉林副主编)、新诗集《瞿秋白》(蒋柏桢)、《弘扬瞿秋白精神书画集》(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中共江苏省委老干部局、江苏省老年书画联谊会)等通俗化、形象化的形式;又如省瞿秋白研究会还在一些大学开展学习秋白、争当新人演讲比赛等等。这样,瞿秋白研究会才能在大众中有影响,专家学术研究和群众互动,研究从大众中出新课题,研究本身有群众基础,既“化大众”,又持久,有生命力。

(二)研究特点

1.以秋白精神研究秋白。在冲破禁区把被打成“叛徒”的秋白还原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时,有其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在阐明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承前启后历史地位时,有他那种放眼世界、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他跟时代、一代人联系起来研究。如王彬彬的《从瞿秋白到韦君宜——两代“革命知识分子”对“革命”的反思之一》等,既有时代和共性,又反映他是一代共产党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刘小中的《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则与现代文学思潮、运动,工运和工运文学相结合来研究。

3.研究与党早期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把学者研究瞿秋白的突出成果与几次全国性瞿研学术会议相结合研究。省研究会于2000年召开的瞿秋白英勇就义65周年研讨会,有文化方面论文21篇;2002年召开“瞿秋白与先进文化”研讨会,论文43篇,汤淑敏、蒋兆年、叶楠将以前有关论文(含教育四十多篇、新闻七十多篇等)选编出版了《瞿秋白研究新探》;2005年6月,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学术研讨会,有论文51篇,会后,唐茂松等选编出版了《瞿秋白的历史功绩》一书;2007年8月,以瞿秋白与“八七会议”为中心,有关他的贡献与失误的论文有42篇。每次突出一个学术中心,收到较好效果。

4.研究与宣传结合,注重普及秋白精神。《瞿秋白研究论(文)丛》与《瞿秋白研究》是学术性的;省内外还有刊物刊发适合大众看的瞿秋白故事、通俗文章。从著作看,有史料性、学术性强的《瞿秋白评传》、《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化》等专著,也有可读性强的杨金达、罗宁各自著的《瞿秋白的小故事》,《瞿秋白画传》(侯涤、朱净之撰稿),《纪念瞿秋白诗歌楹联集》(季世昌、钱璱之、朱净之主编),大型文献画册《瞿秋白》(于仲良、季世昌主编);除朱钧侃、汪诚国、王崇英、刘洪英主编的《瞿秋白崇高精神与高贵品质》专著及论瞿秋白精神及心灵的论文外,还有用文艺手段宣传瞿秋白,如,江苏电视台摄制的《秋白之死》,常州电视台的《人生难忘少年时》(电视剧),常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永久的青年——瞿秋白》(六集广播系列剧)。而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省党史办、省瞿秋白研究会、常州市委联合摄制的文献纪录片《瞿秋白》更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有宣传秋白精神文章350多篇,其中,1979年到2009年有260多篇。此外,省瞿秋白研究会还在各地举办纪念秋白书画展,有33 000多人观看;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无锡市江溪小学等办学习秋白墙报;江苏省常州中学等争创瞿秋白命名班级……

(三)存在的问题

虽有5本政治理论专著,肯定瞿秋白在党史上应有地位,论述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千篇论文和10多部专著阐述他是中国革命文学的奠基者,成绩辉煌。但有的是“炒冷饭”,如某刊10来篇论文“似曾相识”;有的一度曾过份强调“文人政治家”的“文人”一面,两三年间连出四本“文人瞿秋白”的书及大量这类论文,忽略他曾是党的领袖的历史定位。因此,应辩证地论述他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突出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是“文革”前少有的,不过,对他与周恩来等领导群体思想研究尚不足;新史料发掘、考订、编辑薄弱,文本重视不够,尚未充分挖掘其中新经济政策、人本思想、精神文明、和谐、科学发展观……有对专著、学者的评介及重要研究信息综叙70多篇,但对秋白研究的研究不足,研究阶段性、专题性的论文有10多篇,总体性研究屈指可数;在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后,曾有某些绝对化,如对《多余的话》中有的过头话也肯定等。

(四)今后研究的方向

总的来说,今后要深入总结88年来瞿秋白研究,指出其空白点、分歧点、难点,明确方向;收集苏联解体后共产国际、联共(布)解密文件里瞿秋白新史料;加强瞿秋白佚文考辨、整理,出版《瞿秋白研究资料索引》,以避免重复已有成果;要加强瞿秋白总体研究及研究的研究,著瞿秋白研究史或瞿秋白研究述评;把他放在党的群体领袖中比较研究,与党史研究同步,互为补充;应把文艺、文化思想及其大众化实践上升到中国现代早期先进文化的高度;个体研究与革命史、共运史、联共(布)史研究结合,《多余的话》与瞿秋白的心灵史结合;探讨他“左”的失误与共产国际关联;发掘他指导台共“一大”、“二大”新史料,开辟新领域,站在最新学术前沿出创新成果,把瞿研推向新水平,并把理论成果,特别是精神转化为大众思想。

二、专题回顾

(一)对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论述他土地革命、武装暴动、统一战线等政治理论论文190多篇,哲学与社会学论文60多篇,专著《瞿秋白哲学思想评析》(季甄馥);刘林元等提出瞿秋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近几年论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有20多篇,把他跟马克思主义“西方化”学者研究比较的三四篇,集中在和葛兰西文化霸权思想相比;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化”可进一步展开,此外,其社会学研究较薄弱,可就其《现代社会学》联系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中国流派”研究,探讨它的现实意义。

(二)瞿秋白与“八七会议”、党建方面的研究

有关论文四十多篇,对“八七”会议历史转折作新评价,对瞿秋白的“盲动”有新认识,认为它是在贯彻总的正确方针中的偏差,不是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的路线性错误,应辩证认识,如鲁振祥撰写的《瞿秋白犯“左倾”错误时期探索贡献的一面》(《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都表明研究瞿秋白在党史中的地位取得较好成果。今后,应明辨瞿秋白主持的中央不仅领导江南农民大暴动,也指导了三大起义,它丰富了这一阶段党史、军史。张寿春等认为瞿秋白领导的“八七会议”是我党第一次起死回生的转折,有它才有后来遵义会议转败为胜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论述其建党思想文章有39篇,周一平等提出瞿秋白与中国共产党的课题,瞿秋白是现代党的领袖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好领袖,今后要发扬其民主思想,加强对他创导“自省”与党员先进性教育关系的研究,把他党史著作与党史学联系起来研究。

(三)年谱、传著、著作出版方面

这方面成果突出,120多部著作绝大多数是1980年后出版的,其中传记著作60部,年谱4部,家世一部:《瞿秋白家世》(武进党史办吴之光著),大事记一部:《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大事记述》(朱钧侃、刘福勤、钱璱之、赵庚林主编),陈铁健、王观泉各自著的瞿秋白传堪称标志性传记,叶楠、鲁云涛著的评传也各具特色,但近10部传大同小异,年表近百,过滥。今后,传要出精品,要纪实性、学术性、科学性、可读性统一,把握历史主义原则;瞿秋白影视形象心理可体验,典型化,传记的史实不能虚构,史料还要大加丰富与确证,著新瞿秋白传。瞿秋白著作出版成绩也显著,八九十年代出版瞿秋白文集14本,还有选集、诗文集、译文集、他自编论文集、瞿秋白自传等。周永祥、范立群、叶栋、陈福康、丁言模等发现佚文(诗、信函)30多篇、伪作(误作,有的收入瞿秋白文集)近10篇,今后应加强其佚文收集和伪作的鉴别,可编瞿秋白佚文集,进而编瞿秋白全集。

(四)瞿秋白与同时代人关系研究及其海外资料方面

他与共产国际及国际友人关系的研究论文70多篇,与毛泽东、孙中山、陈独秀等关系的论文110多篇,与鲁迅关系的论文150多篇,与茅盾、冯雪峰、郭沫若及文化界其他人士的关系论文80多篇,《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汤淑敏、孙淑主编)汇集这方面重要成果;张秋实《瞿秋白与共产国际》既讲共产国际对他的正确指导,也说到失误,对有些问题提出新看法,今后应用共产国际解密资料及国内新的有关材料,更广泛地开展他与同时代人及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研究,如受布哈林理论的影响,与张国焘的斗争等。

国外资料有60多种,以80年代前苏联、日本等为多,欧美以《书生政治家——瞿秋白曲折一生》较有价值,但缺新世纪的国外资料,港台有不少,以台为多,香港中文大学有其研究,但资料缺,今后可进一步发掘,编《海外瞿秋白研究资料选编》。

(五)文化、文艺与作品研究方面

著作以《瞿秋白论稿》(王铁仙)、《瞿秋白诗歌鉴赏》(季世昌、朱净之)、《瞿秋白与先进文化》(常州工学院瞿秋白研究中心汪诚国等主编),分别为不同时期有分量的作家作品论。研究论文量多,有文1 000多篇,1979年前后起,有较多论文化思想的,计210多篇,其中,1999年后有180多篇(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相关),1949年到1978年才31篇。今后应加强他与其他党的领导人先进文化思想的比较、对指导当代文艺文化的研究;此外,他早期文化思想定位与转变、领导左翼文化身份等观点有分歧,可连同生平等列出80多年特别是近30年来的争议点,以供研究;生平资料发掘、考订上,有620多篇,尚有薄弱之处,如武汉时期仅9篇。

(六)《多余的话》的研究

陈铁健的《重评〈多余的话〉》(《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较早否定《多余的话》为叛徒“自白书”,因他参加了中纪委孙克悠领导的瞿秋白复查专案组,此文不仅是“文革”中对瞿秋白否定的否定,而且,它拉开了重新评定瞿秋白为党的领袖的序幕。在此后有“自我解剖”等数说,论文198篇以上,专著2部(刘福勤的《心忧书〈多余的话〉》,陈铁健的《〈多余的话〉导读》)。省瞿秋白研究会于2006年10月,召开中青年专题研讨《多余的话》,会议前后有近20篇论文发表。今后可联系《评李自成自述》,揭示“晚节不忠”深层背景;在与方志敏狱中书、彭德怀自述、俄罗斯文学“多余人”等比较中,用伦理学、心理学等开掘心灵……

瞿秋白虽只活了36个春秋,但他曾主持党中央工作,参与国民党高层合作、任驻共产国际团长,思想博大精深,他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民族对其解放道路的探索,对其研究是无止境的。

(注:本文提到瞿秋白研究的各种数字,均据易难、叶栋编《瞿秋白研究资料索引》,江苏瞿秋白研究会2005年6月刊印,2010年修订稿。)

猜你喜欢

瞿秋白党史论文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独伊心中的瞿秋白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瞿秋白三次被捕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