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在失眠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0-04-03周念港赵艳霞刘诏薄

重庆医学 2010年13期
关键词:失眠症信念错误

周念港,赵艳霞,刘诏薄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343000)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在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中,更为普遍,它的发生、缓解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患者对睡眠存在某些错误信念而不自知,往往会加重病情。因此,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有必要对这些错误的睡眠信念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不同的失眠患者对睡眠所持有的歪曲的信念是不同的,及时准确地寻找出患者错误睡眠信念,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来确定患者的错误睡眠信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3~12月在本院心理科住院的失眠患者,诊断标准:主诉睡眠障碍;白天疲乏、头胀、头昏等症状由睡眠障碍干扰所致;仅有睡眠量减少而无白天不适,则不视为失眠[1]。观察期限:住院期间8周,以首次入院当天和第8周末的评分来评价。受教育程度初中或以上。排除标准:曾接受过正规心理治疗,可能影响量表测评。共入选7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38例,男18例,女 20例,平均年龄(34.52±9.72)岁,平均病程(10.36±6.75)个月,平均受教育年限(12.37±3.65)年;对照组 38例,男 20例,女 18例,平均年龄(33.62±8.73)岁,平均病程(11.07±5.13)个月,平均受教育年限(12.26±3.3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scale,DBAS)[2]测评 每例失眠症患者于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DBAS测评。DBAS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睡眠专家Morin编制,在临床上用以辨别患者入睡前出现在大脑中严重影响情绪的非理性思想念头。此表有30个条目问题,1~5分等级负向评分,评分越低,说明不合理信念越明显。包含5个分量表,即引起失眠原因的细微概念、诱发或加重失眠后果的不良原因、对睡眠的不现实期望、对知觉控制减弱以及对帮助睡眠方法的不正确信念和认识。国外有研究者将此表用于慢性失眠患者,认为DBAS适合临床应用,尤其在指导认知疗法治疗失眠患者方面有特殊意义。

1.2.2 分组教育和治疗 研究组应用认知治疗,同时联用氯硝西泮,平均剂量(2.98±0.72)mg/d。对照组单用氯硝西泮治疗,平均剂量(3.21±0.67)mg/d。两组患者的用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

1.2.3 健康教育过程 教育前准备: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个性特点、家庭背景,耐心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鼓励其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健康教育步骤:(1)找出与睡眠有关的错误认知:通过治疗前DBAS测评,掌握患者的认知特点以及与睡眠有关的歪曲观念。(2)论证错误认知,加以纠正:与患者一起对错误认知进行讨论、分析,让患者充分意识到存在于自身的与睡眠有关的负性自动式思想和认知的歪曲;认识到这些错误信念对自己睡眠造成了影响。(3)分析错误认知的根源,重建新的正确的认知:通过对患者生活经历、成长过程的充分了解,利用查找、盘问追根等方法,进一步挖掘患者内心与睡眠有关的错误认知的根源,让患者充分意识到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再把正确的、合理的认知模式、反应方式灌输给患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复习,最终让患者掌握并代之以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4)患者接受其存在不合理的睡眠信念后,继续进行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治疗、刺激控制治疗、放松治疗和矛盾意向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5)住院病区医护人员将健康教育纳入医疗、护理全过程,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医师及护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与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3]。

1.3 疗效评定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2]评价疗效。PSQI将睡眠的质和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评定,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睡眠质量的综合评价。由非经治医师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 (入院当天)、治疗后 (第 8周末)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DBAS测评 治疗前,研究组(n=38)的DBAS评分为(73.28±17.16)分,与对照组(n=38)的(71.15±20.56)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评分为(114.33±27.67)分,与对照组的(79.67±21.8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01)。

2.2 PSQI评定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n=38)的PSQI评分为(13.16±4.13)分,与对照组(n=38)的(13.45±3.74)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评分为(6.73±2.68)分,与对照组的(9.87±3.1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01)。

3 讨 论

以往对失眠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催眠药物的耐受性、依赖性和宿醉作用影响疗效和依从性。在失眠患者中,往往存在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患者过度地担心能否入睡和夸大失眠的后果,引起生理和心理的觉醒,使失眠问题更加严重[4]。药物治疗不可能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观念和态度[5-6]。近年来认知治疗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70%~80%的失眠症患者可以从认知治疗中受益。认知治疗主要是关注患者的期望,其目标是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识,使患者建立起能够自主有效地应付睡眠问题的信心[7]。然而,患者往往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信念和心态会影响到睡眠,不会乐意接受改正信念能改善睡眠的指导。本文采取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寻找患者不合理的信念,使患者更容易接受信念的错误性,改正信念的主动性也会更强。本研究结果发现,经过治疗后,研究组DB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这一观点。由于能主动调整自己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研究也发现,治疗后,研究组PSQI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的睡眠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DBAS来寻找出失眠患者错误的睡眠信念是可行的,而且更利于患者接受和改正这些错误信念,增强护患的协作,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1]Dement WC.The proper use of sleeping pills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J].J Clin psychiatry,1992,53(12):51.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07.

[3]卢素琼,王荔.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医院健康教育[J].重庆医学,2004,33(8):1218.

[4]张斌,荣润国.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82.

[5]郑丽荣,高演昌,杨演.高压电位治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3):208.

[6]高世堂,路仲晓,刘军利,等.高压氧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399.

[7]高红,陈静.失眠的诊断及治疗[J].黑龙江医学,2003,27(1):29.

猜你喜欢

失眠症信念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