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少林四小龙》的声音艺术创作

2010-03-27朱赵伟

剧影月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主题歌音响音乐

■朱赵伟

电影《少林四小龙》的声音艺术创作

■朱赵伟

电影是视听艺术的结合,是一门既有视觉画面又有听觉声效的完整艺术。在电影的艺术创作中,声音是极其重要的艺术元素,所以成为不可缺少的而且越来越重要的艺术创作手段。

电影的声音创作,现在越来越引起电影创作人员的重视。电影中的声音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自然主义在影片中的运用,而是越来越被艺术性的加入在影片之中。无论是对白、音乐还是拟音、效果,对其声音的艺术追求日益提高。有的声音在夸张变形;有的声音虚无飘渺;有的声音被加强到极致以其达到强烈震撼的效果;有的声音要被削弱到极点以配合影片情感的需要。这些声音的创作为影片的艺术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我在电影《少林四小龙》的声音艺术创作。

概述

电影《少林四小龙》讲述4个不同年龄的孩子为学少林功夫来到武术学校学习、练功、生活的故事。这4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还有着不同的学习武功的目的。经过在武术学校的学习生活,不仅都学到了少林功夫,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中华武术“习武尚德”的真谛。

这是一部儿童影片。既是一部励志片,也是一部动作片,还是一部具有轻喜剧色彩的影片。这些影片特性,为影片的声音艺术创作确定了设计要求。影片的声音艺术创作应该为影片的主题服务,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塑造服务。声音设计,除了在情感的地方要有抒情的气氛之外,整部影片的声音基调是:活泼、轻快,有动感、有情趣和诙谐,还要有励志的氛围。

语言

本片的主题决定了其语言的内容和形象特征。这是一部儿童影片,影片的语言一定要塑造出儿童的童贞、童趣,特别是这些喜欢武术的孩子,他们活泼、调皮的形象特征一定要表现出来。语言节奏快,孩子们之间的对话一般不假思索,这是该片孩子们的语言特点。例如:4个孩子在去食堂路上夸奖教练的对话;小兵和小豪在课堂上的争吵;等等均体现出这一特征。

为了表现4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地方,本片部分语言采用方言的形式。孩子们运用方言的表达方式,(小兵说四川话;小豪说大连话。)一方面增添了语言的色彩,也增加了很多童声方言所独有的童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塑造人物性格与形象;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运用方言突出了影片的主题:方言说明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武术的目的也不相同,但通过学习武术而领悟到武术的“习武尚德”的真谛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影片的开始,孩子们刚到武术学校尽量说方言,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统一都是普通话,其用意也在于此。

为了达到影片轻喜剧的效果,我们在语言上设计了一些“笑点”和“笑果”,例如小兵的“中国话英语”:“踹死你就是功夫”;小豪的用大连方言对老师讲:“老师,你不知道,我是又学文化,又练武,实在受不了哇。”等等这些对白在电影的放映中从观众的笑声中得到回应。

这部影片没有采用同期声拍摄,因为这对于业余的儿童演员难度太大。他们既要背台词,还要表演,很难。我国很多儿童影片的对白都是在后期配音完成。儿童电影如果是一两个儿童演员还可考虑采用同期声拍摄,而这部影片不仅是群体儿童戏,还是一部表现武术的动作影片,所以我们没有同期声拍摄,影片的对白只有在后期配音。

儿童影片的配音和其他故事片一样,基本都是由专业演员看着银幕对着口形来配音。很多儿童影片中儿童角色的对白也是由成年专业演员配音,男孩子大多都用女演员学童声来配。这部影片开始也是采用这种配音方法,但感觉不理想。虽然这些专业演员的台词背得很快,口形对得很准,语言的内容理解也很到位。但是在声音中他们缺少童声中的童贞和童趣,声音中孩子们的调皮劲儿也不足。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来为自己的角色配音。这是一种冒险,这些孩子们演电影都是首次,配音更没有见过。加上年龄又小,(当时最小的四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配音。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剧本台词很多地方与银幕表演时说的不一样。拍摄时孩子们有很多台词没有按剧本说。拍片时我要求孩子们只要表演到位,说对意思,台词差一点没关系。但就是差的这一点对后期配音增加了很多的困难。因为胶片是没有声音的,(这一点与拍摄电视剧不同,电视剧可以有参考声)。专业配音演员是根据经验看着口形判断出当时的语言,可这对于才几岁的孩子们就太困难了。孩子们一看银幕都傻了,他们也不知道当时说得是什么。孩子们还天真地说:“导演,我还说对意思行吗?”我说:“不行,对口形,一点都不能差。”孩子们很听话,也很认真,他们只好一边背着台词,一边看着银幕,(好在是他们自己的表演,回忆加判断),很快解决了台词问题。紧接着是另一个难题:“对口形”。“对口形”配音是有技巧的,对于专业的配音演员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才能掌握,何况是才几岁的孩子,从未经历过,更没有任何经验可谈。录音开始,画面一出,该讲话了,因为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说什么;待反应过来,知道该说什么时,画面又过去了。确实很难为孩子们。录音师采取很多办法:放慢速度、切碎画面、循环放映;终于完成了配音,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声达到了我所希望的语言效果。

音乐

在电影中,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声音形象、一种情感表达、一种色彩渲染、一种节奏叙述,其创作原则一定要与银幕画面相结合,不能是游离于银幕画面之外,要是音乐与画面融为一体。

根据本片主题,本片音乐的总体风格:活泼、清新、在强调激情和励志元素的同时要体现出时代感。

整部影片的旋律是根据主题歌的旋律进行变奏,一方面使整部电影的音乐在清新、活泼和富有强烈动感的情况下不失其统一。另一方面使观众加深对主题歌的印象。

片头,在管弦乐的衬托下,清脆的小号SOLO引领出继激昂而又现代感十足的旋律,与银幕上少林武僧在少林寺的山门前练功的场景相得益彰。

全片音乐不仅将西洋管弦乐和现代电声乐有机结合,还在一些诙谐和幽默的情节上使用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坠胡和琵琶的运用等)。此外,音乐情绪上的夸张变形、音乐节奏上的快慢变化、声音表现力度上的起伏转换、主题歌旋律的反复呈现、多种音色的跳跃配合、以及打击乐的充分利用。加强了该片活泼、幽默、诙谐的轻喜剧气氛,在给影片带来强烈时代感的同时,为影片的主题起到了表现作用。

情感音乐的运用也是该片的重点。孩子们想家的时候,乐队柔美的旋律配着画面上孩子们流出的泪水,真让人心疼这些孩子。小强刻苦练功,将脖子上的伤疤碰破,当鲜血流出的一刹那,是动情的音乐配着画面将观众打动。

最令我满意的还是该片主题歌的创作。歌词是由我国著名词作家易茗创作,歌曲由我省一级作曲荆乐霞谱写。

主题歌恢弘、大气,激昂而充满活力,在富有强烈震撼的同时不乏柔美动听。歌曲一开始用民歌散板的形式引出气势浩荡的音乐主题,与银幕上万人习武的壮观场面浑然一体。当歌词唱到:“太极沉腰,八卦看走,形意拳催动肩和肘;抢前顾后,退左进右,站住了翻转阴阳手”!与银幕上习武的动作相吻合。特别是歌曲的后半部分随着画面的变化,作曲者为了将主题歌推向高潮,先是男生独唱;逐步加入合唱;在合唱的声部上又飘出女高音的回荡;还感觉不足,又加上数千名的童声呐喊,气势磅礴的音乐在整个影院回荡,主题歌在最高潮时整部影片结束。

本片采用了“杜比5.1”环绕立体声的录音技术,这是大制作影片通常采取的录音方式。虽然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影片,但为了追求影片声音的艺术效果,我们不惜成本还是采用了大片的声音制作方式。“杜比5.1”环绕立体声的录音技术,对本片的音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银幕画面和音乐融为一体,真正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的全新的富有震撼力的“交响乐”。

音响

电影音响,不仅能对电影银幕画面在声音上作补充;可以对电影所表现的内容在气氛上加以烘托;还可以对影片所展示的环境和性质给予暗示。(如:影片中,小豪上山的情节,画面上是平静的,突然的雷声可以暗示人物的心情及厄运的到来)。电影的音响在当今的电影声音创作中越来越被创作者所重视。现在已有很多影视剧在创作人员字幕上出现:“声音设计”或“音响设计”名衔,可见“音响”在影片中的重要。

本片音响在制作技术上也是采用大片的制作技术:“杜比5.1环绕立体声”。音响的环绕立体声效果,不仅仅是对银幕画面声音的立体的在现,还有着银幕画面外的声音显现。不仅仅是左右两边模拟立体声效果,而且是前后左右6个方位的环绕立体声效果。这样的立体声效果有时是会冲入银幕的。我们知道,银幕再大它也是有框框的,银幕的框框可限制电影的画面,但是声音可以不受框框的限制。画面外是有空间的,而画面外空间的声响通过环绕立体声效果会冲入银幕,加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如:影片中操场练功的场面,就是由呐喊声、脚步声及刀枪等器械声首先冲入画面的。它在表现练功场真实感觉的同时,还有一种强烈的震撼。)

本片由于是儿童片的原因没有采用同期声录音,整部影片的音响是在后期录制完成的。我们对于音响的创作定位是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虽然是后期录制,音响效果要求真实。

为了追求写实的音响风格,我们先期进行了很多的现场收音,如:操场练功场面的呐喊声、脚步声、器械撞击声等。这些声音如果不是现场收音,后期是很难制作出来那么真实的效果。还有,片尾万人习武的场面,也是先期进行了现场拾音,后期加工后贴在画面上的。有些声音如:行走的脚步声、衣服的摩擦声、公园的欢闹声、以及乡村的鸡鸣狗叫声等等。虽然是后期制作的,但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求细节上精致入微,效果上追求真实。

该片在音响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很好地处理了“音响”与“音乐”的关系。通常在影片后期制作过程中,“音响”与“音乐”经常是会“打架”的,音乐创作者和音响设计者也是经常“吵架”。因为影片中很多的音乐和音响是同时出现的,这时音乐创作者想让音乐声大点,把音响声压小点,以突出音乐;同样音响设计者,想让音响声大点,把音乐声压小点,以突出音响。还有一些场面,可以用音乐,也可以用音响,音乐创作者说:这里应该要音乐;音响设计者说:这里应该是音响;两位创作者各自主张各自的理由,争论不休。例如本片中最典型的地方:片尾中万人习武的场面,既是主题歌推出的地方,但还必须有万人习武的震撼音响。如果同时都出现,不仅声音上“打架”,音乐和音响都达不到最佳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把音乐和音响的录制工作做好,各自都作到最满意的效果。在混录时,我们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我们采取根据银幕画面的推进,音乐和音响先后推出,有音乐时不出音响,有音响时不出音乐,我们是这样处理的:当孩子们看到奥运会鸟巢时,引出优美的音乐及主题歌的前奏;当画面上万人涌出时,音乐停止,在一片寂静中,战鼓擂响,随后是万人习武的呐喊声和脚步声响彻云天,在这震撼人心的呐喊声和脚步声中音乐逐步推进,音响逐步压低,推出主题歌。这样既突出了主题歌音乐的大气和优美动听,也突出了音响的震撼和气势,最后达到了音乐和音响有机结合的艺术效果。

片中我们还有很多地方用音乐当音响效果来使用,如影片的高潮,小强在比赛现场,当站在人体梅花桩上单腿下叉的一刹那,一连串的军鼓声(军鼓轮锤),惊呆了观众。片中还有很多地方是用定音鼓声音作效果使用的。如片尾,万人习武场面开始前,震撼人心的战鼓,就是定音鼓的作用。总之,音乐和音响的关系一定要根据影片的需要来处理。

总结

电影声音作为电影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其创作和制作过程实质上就是一次用声音艺术讲故事的过程。以上是我从:语言、音乐、音响三个方面对电影《少林四小龙》讲故事方法的阐述,我是这样想的,也去这样做了,但不知做得如何?

在语言上,我是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要求朴实、自然、真实;想尽办法体现孩子们的童贞、童心和童趣。

在音乐上,我是尽可能的贴近时代,力求时尚,在使用管弦乐队的配器中大胆加入电子音乐。还运用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以配合影片中一些幽默和诙谐的气氛。

在音响上,我是尽可能的贴近真实,在追求真实、自然的同时与画面配合展示出气势磅礴、惊天动地的武术场面。通过杜比5.1环绕立体声技术,使观众仿佛感觉在环境之中。

最重要的是在处理上述三种声音的同时,根据影片情节和画面的需求,恰当的运用这三种声音。在表现各自声音的时候,不掩盖其他声音元素的表现力。甚至三种声音元素在互相结合、互相转化、互相交换。特别是音乐和音响,让它们错落有致,交相呼应,使其都能在影片中显现出精彩。

由于儿童影片在制作过程中与其他故事片、戏曲片有很多独特之处,而我又是第一次导演儿童影片,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广大的观众和影视界的专家、同行多多指教,为我今后的创作积累知识,使我能创作出具有更好视听效果的艺术作品奉献给观众。

(作者系电影《少林四小龙》导演)

导演朱赵伟与摄影师李力在现场。

导演朱赵伟在拍摄现场给演员说戏。

剧照:人体梅花桩造型

猜你喜欢

主题歌音响音乐
田野里的音响
花仙子之歌
浅谈《笑傲江湖》系列电影主题配乐的流行性
诚实音响
音乐
2014年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
《渔光曲》赏析
音乐
简析电影主题歌《雁南飞》